馄饨的来历与传说
馄饨,名号繁多,在各地有各地的称呼,各地有各地的特色。江浙等大多数地方称馄饨,而广东则称云吞,湖北称包面,江西称清汤,四川称抄手,新疆称曲曲等等,这些是馄饨这一食品的大概念的统称。而京津却以其外形的不同,有着极为清晰的命名。比如:其形如微型狗不理包子,收口又似烧卖的称之为“云吞”;薄皮少馅,捏和随意,形如片汤的称之为“馄饨”。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中有载:“夫馄饨之形有如鸡卵,颇似天地混沌之象,故于冬至日食之。 ”读后,才知道在京津很早很早以前,馄饨和“形有如鸡卵”的云吞统称馄饨,只是现在人们吃的讲究,才把本来“混为一谈”的分了个清清楚楚。馄饨,以其皮薄馅嫩,味美汤鲜,赢得了天下食客,流传不断。
馄饨的由来有很多传说。相传,在春秋战国时期,吴王夫差打败越国,生俘越王勾贱,得到许多金银财宝,还得到了绝代美女西施。从此,夫差整天得意忘形,沉湎歌舞酒色之中,不能自拔,荒废国事。某年冬至到了,吴王照例接受百官朝拜,宫廷内外歌舞升平。不料饮宴之中,吃腻山珍海味的他竟心有不悦,搁箸不食。这一切被同床异梦的西施全都看在眼里,她跑进御厨房,和面又擀皮,想做出一种新式点心来迎合夫差。皮子在西施手中翻开几个花样后,终于包出一种畚箕式的点心。放入滚水里一氽,点心便一只只泛上水面。她盛进碗里,加进鲜汤,撒上葱、蒜、胡椒粉,滴上香油,献给吴王。吴王一尝,鲜美至极,一口气吃了一大碗,连声问道:“这是什么点心?”西施暗中好笑:这个无道昏君,成天浑浑噩噩,真是混沌不开。听到夫差问话,她便随口应道:“馄饨。”从此,这种点心便以“馄饨”为名流入民间。
还有相传汉朝时,北方匈奴经常骚扰边疆,百姓不得安宁。当时匈奴部落中有浑氏和屯氏两个首领,十分凶残。百姓对其恨之入骨,于是把肉馅用面皮包成角儿,取"浑"与"屯"之音,呼作"馄饨",恨以食之。以此表达人们对统治者的仇恨和对安宁的祈愿。
在京津,也有吃“冬至的馄饨夏至的面”的说法。在资源匮乏的年代,这已是百姓冬夏之季最为适口,最为奢望的节令食品。冬天喝上一碗热气腾腾的馄饨,顿觉周身温暖,夏天吃下一碗凉丝丝的面条,那份爽利更是无法言表。
再有一种传说,似乎有些“玄”或有望文生义之嫌。是说,冬至之日京师各大道观有盛大法会。道士唪经、上表,庆贺元始天尊诞辰。道教认为,元始天尊象征混沌未分,道气未显的第一大世纪。“馄饨”与“混沌”谐音,故有人将吃馄饨引伸为,打破混沌,开辟天地。
其实,民间自有传说,而此传说更为有趣和接地气。说过去有一位没落富家女,嫁入一贫户,由于肩不能担担,手不能挎篮,便自惭形秽。而婆家却感到无上的光荣。
一日,有客来访,富女的公公觉得自家儿媳,是大家闺秀,定是见识多,就拍着胸脯说:“今天叫儿媳给你做好吃的。”儿媳一听,险些被吓晕,心想:在娘家从来没有做过饭,做什么好吃的呢?心想:好受不如倒倒,好吃不如饺饺,那就包饺子好了。她只好硬着头皮边回忆边操作起来。说来也快,饺子已包好。水烧开后,把饺子下了锅。一会儿又开起锅来,这时才发现,饺子个个被水煮开了嘴儿,漂了一锅油。公公婆婆看着这饺子不是饺子,片汤不是片汤,绿菜清汤中,飘着一些被面片似裹非裹的小肉丸,闻着却是香味扑鼻,就偷偷问儿媳,“闺女,你做得这是什么?”儿媳正为把饺子煮破了感到无地自容,就羞愧地回答:“本来做得好好地,不知怎的就煮成一锅混沌粥了。”公公耳背,只听到“馄饨”二字。
客人吃后,觉得这从来没有吃过的食物,清香四溢,甚是好吃,就按捺不住的问:“这是什么美食,竟然如此令人胃口大开?”公公自豪地夸赞说:“这是俺儿媳从娘家带来的手艺,没吃过吧?告诉你,这叫馄饨。”
此后,由于这位客人对此的广为传播,经常有人登门求教这家儿媳,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馄饨”,这一因失败的操作而衍生出的新的食物品种——煮破的饺子,走上了人们的餐桌,在世世代代的传承中被赋予了太多地美好和玄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