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海门民俗文化
历史名人
海门设县初期,居民多以煮盐为业,经济文化不发达。明代起文化开始兴盛,民间的祭神乐活动已成习俗,戏曲活动也开始出现,文风渐兴。由于土地涨坍不定,文化也随之兴衰。清代中叶以后,海门文化受江南吴文化的影响而迅速发展,呈现出繁荣景象。明清两代,海门曾涌现出崔桐、周家禄等文史学家,程源、张光鉴、李潜昭、丁有煜、李芳梅等近10位书画家,尤以有“外八怪”之称有丁有煜为代表。
近代涌现出实业家、教育家张謇,琵琶演奏家沈肇洲等。至当代,海门更是人文荟萃,涌现出书画家王个簃,文学评论家陈辽、林非、翻译家、文学家卞之琳,中国古典文学家陆侃如,音乐家龙飞等。海门民间文化传统底蕴深厚,从江南传入的吴歌逐步演变为具有海门地方特色的海门山歌,并于建国后发展为新兴的地方剧种――海门山歌。通东民歌在海门北部十分盛行,民间舞蹈丰富多彩,如跳财神、跑五方、跳判等。清末,诞生了海门第一个京剧戏班――张洪福班,评弹演唱遍于城乡。以沈肇洲为代表继承和发展了瀛洲琵琶流派,并于1920年灌制了中国音乐史上第一张琵琶曲唱片。建国后,海门曾建过越剧团、评弹团、京剧团、杂技团,产生过广泛影响。
地方文化
庙会
清代至民国初年,境内一些集镇及庙宇,一年中要有数次庙会,俗称“出会”,也叫迎神赛会。庙会的日期按规定,农历二月十九“观音菩萨”出会、五月十三“关帝菩萨”出会、十月初一或十五“城隆菩萨”出会、还有“猛将会”、“娘娘会”等。县境北部地区一些集镇一两年就要有一次 庙会,如都天会、元帅会、观音会等,其中都天会的规模为最大。庙会非常隆重,先将寺庙里供奉的菩萨用轿子抬出,前后有各式仪仗队迎送。有撑花伞的、捕盾牌的、提灯笼的,还有踩高挠、跳师子舞的,前呼后拥,锣鼓喧天,鞭炮齐鸣。菩萨“出巡”途中,有些人摆香案跪拜,围观者人山人海。许多善男信女,穿红戴绿,欢天喜地,热闹非凡。此种庙会,40年代以后逐渐减少,与50年代基本停止。
海门山歌
清代中叶后,江南把吴歌传入,经海门劳动人民世代口头传唱,不断润饰创造,清末明初发展成为广泛流传于境内的海门山歌。山歌分两类,一类是即兴山歌,大多在田间劳动或劳动之余,随口编成,歌词有四句、六句、八句等。另一类是叙事山歌,歌词有十多句、几十句、乃至几百句不等。 民国24年(1935),管剑阁、丁仲皋搜集的海门山歌整理成《江口情歌》,在上海大趱大学校刊上发表,随即辑成专集。次年,管剑阁所搜集的长篇叙事山歌《红娘子》发表于武汉《天地人》杂志。1954年,海门山歌搬上舞台。50-60年代,有山歌剧本发表于全国性戏剧刊物上。80年代,许多山歌和研究山歌的论文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1984年,海门山歌研究会成立。1985年8月,县举办首届海门山歌会唱,50多名歌手演唱山歌40多首,《光明日报》、《新华日报》等先后对此作了网报道。1986年7月,宋卫香演唱海门山歌《小阿姐看中摇船郎》,随南通民间艺术团赴京演出。1987年,《海门山歌选》由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出版,收录海门山歌250余首。1995年,海门山歌《青龙角》赴京演出。流传较广的部分山歌目录 长篇叙事山歌,摇船郎、拔蒜苗、贩桃郎、接小姨、张二娘、秧歌、九姑娘、麦花姐、绣落衣、绣汗巾、庵堂相会、爱情十里亭等。
情歌 :采桑 、采木香、采红菱、采青梅、花望梦、哭望郎、四季歌、绣郎衣、五更调、梳妆台、郎想想、挑水歌、思曲山歌、日落西山、结出私情、约郎山歌、西湖栏杆、情郎山歌、新打水车、绣花肚兜、弯弯络络一条河、远望江南一颗桑、红嘴绿鹦鹉等。
十字歌: 十张台子、十个苦恼、十只香袋、十双拖鞋、十房媳妇、十个姑娘、十把扇子、十约情郎、十姐见郎 、十双绣花鞋、十个铜细、十条手巾、十里亭劝郎、十稀才、十娘子、十个月、十告郎、十二月花名、十二杯酒、十二月长工歌、三十六条虫,等等。
通东号子
通东地区人民在劳动中,随着劳动节奏自编自唱形成口头音乐。凡集体性的劳作,如车水、打麦、挑泥、拔花秸、打夯、扛棒、木工、拉船、采耥等,都有与之配合的号子。
通东号子一般为一唱一和的对歌号子,还有一些较长叙事号子;每段有十多句乃至数十句,如莳秧和利市歌。
通东号子调式多样,曲式多样,有的抒情优美,节奏自由,如车水号子;有的雄浑开阔,高亢有力,如挑泥号子;有的起伏和缓,节奉规整,如拉船号子;有的节奉规整和自由相间,如挑粪号子等。
建国后,有专人对通东号子进行挖掘整理。1979年5月,《海门民歌选》中收录各类通东号子21首,其中拉船号子、拔锚号子和挑粪号子被选编进《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江苏卷》。1984年,号子独唱《新嫂嫂领了独生证》在上海电视台播放。
舞蹈
海门民间舞蹈起源于祭神活动。明代逢年过节就有祭神娱乐的习俗。清代中叶起,随着宗教仪式和庙会活动的兴盛,海门民间舞蹈不断发展,有跳财神、跑五方、调狮子、舞龙灯、荡湖船、蚌壳精、踏高跷、挑花担、打莲湘、腰鼓舞、马灯舞、秋千台、红扇舞、等数十种,其中大部分舞蹈是在宗教仪式中出现的,如道教仪式“放施食”中的“跑五方”等;有的是从宗教仪式中分解出来后在民间流行的,如“跳财神”;有的是从外地流入的,如打莲湘、腰鼓舞等。1949年前,部分民间舞蹈失传。50年代,县派专人负责民间舞蹈的发掘和整理,龙灯舞、狮子舞、送菜头、挑花担、打莲湘、腰鼓舞等先后搬上舞台。县举办的文艺会演,每次都有一定数量的民间舞蹈。1983年,县文艺部门对民间舞蹈进行普查。经过整理的民间舞蹈“跳财神”,被收入《中国民间舞蹈集成、江苏卷》。
1949年前,部分民间舞蹈失传。50年代,县派专人负责民间舞蹈的发掘和整理,龙灯舞、狮子舞、送菜头、挑花担、打莲湘、腰鼓舞等先后搬上舞台。县举办的文艺会演,每次都有一定数量的民间舞蹈。1983年,县文艺部门对民间舞蹈进行普查。经过整理的民间舞蹈“跳财神”,被收入《中国民间舞蹈集成·江苏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