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天门皮影与民歌
天门皮影兴起于明末清初,流行于天门、仙桃、潜江、监利、洪湖、石首、江陵、公安、京山等原荆州地区及孝感、云梦、汉川、应城和湖南、江西、安徽等地区。后归并称为江汉平原皮影。其唱腔是湖北渔鼓 的立体风格源和母腔。江汉平原皮影是湖北皮影中流传区域最广、最具影响和风格最鲜明的皮影。
天门素有“皮影之乡”的美誉,天门皮影戏源远流长。
天门一些知名的皮影艺人们说,与潜江皮影戏的“鸡鸣腔”不同的是,天门皮影是“渔鼓腔”。天门渔鼓,是演唱者用牛皮和竹筒作鼓敲打,边敲边唱的一种天门民间传统曲艺,距今已有280多年历史。天门皮影戏将这一曲艺融入演唱之中。艺人们说,天门皮影唱的是“七五韵”,即唱词上是五个字与七个字的句子组成,一般为“五五七五”式。在演唱过程中,他们还根据观众的要求,巧妙地将《正月望郎》、《双探妹》等100多种群众喜爱的天门民间小调穿插其中。这样一来,天门皮影戏地方特色更加鲜明,乡土气息更加浓郁。
天门皮影艺人在长期的演唱过程中,在皮影的雕刻工艺上也有创举。
现在,江汉平原皮影艺人演出的皮影大多是潜江的“汤格”和“郭格”,以图案精细、圆润舒展、人物造型逼真生动和影大见长,艺术风格独特。而在上世纪50年代,天门皮影名艺人杨双林师承“郭格”创始人郭大彪,开始从事皮影雕刻,由于他兼通戏剧,熟悉舞台脸谱衣冠,所以,他雕的皮影都较汤、郭两种格谱有新的变化。如他雕的关公、包拯、焦赞等人物,女靠、花箭袖、跨蟒等衣装影子都较“郭格”更细致、逼真。
天门皮影唱腔与雕刻工艺上的不断创新,源于它长演不衰。如今,尽管受到各类现代娱乐方式的冲击,但是天门皮影在城乡仍热受追捧,市场广阔。目前,常年活跃在我市城乡市场的天门皮影戏班共有5个,艺人有30人左右。
目前,在城区有3个固定的皮影戏馆,这种格局至今保持有5年。一处在船闸附近,一处在趟子街,一处在大桥附近。3个唱馆,个个兴旺,每天日场有300多人看戏。
皮影在农村特别受欢迎。在彭市、杨林、石河、张港、汪场等地,办红白喜事请皮影戏班助兴蔚然成风。
天门民歌是湖北省的汉族民歌音乐。天门民歌有其独特的风格特色,它不像高原民歌那么粗犷高亢,也不同于草原民歌的辽阔悠长,也不像新疆民歌那样欢快跳跃、节奏明朗,更不像江南民歌吴侬软语、浅吟低唱,天门民歌旋律优美抒情,如行云流水、曲调妩媚缠绵、纯朴甜美、委婉动听。
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唐朝,出生在天门竟陵的陆羽,就以他不朽的专著《茶经》,闻名于世,而陆羽曾经还是一名艺伶,编导过一些歌舞、戏剧。如今天门市的有些民间音乐有着宫廷音乐的遗韵,窃以为与陆羽有很大关系,当然是否真的是由陆羽传过来,尚须考证。明末清初,以钟惺、谭元春为首的竟陵派在文坛独树一帜,灿烂夺目的天门文化源远流长,在这块文化积淀丰厚的土地上,孕育了无数的天门民歌。如《小女婿》、《幸福歌》、《洪湖水,浪打浪》、《天门来了贺老总》等等,至今传唱不衰。
天门北倚京山、荆门,南临汉水,与仙桃、潜江一衣带水,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交通便利,民康物阜,民间音乐素材极为丰富。解放后一批又一批热爱民族民间音乐的音乐家对天门民歌的搜集整理、出版发行,使天门民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此外还有以蒋桂英为首的一批歌唱家及民间众多的演唱者对天门民歌的演绎推介,使天门民歌在湖北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蒋桂英老师带着天门民歌曾三次唱到北京,在中南海为党和国家领导人演唱,毛主席听了《幸福歌》后对蒋桂英连声称赞:“好!好!跟湖南花鼓戏一样好听!”从此天门民歌走向了全国。而经典歌剧《洪湖赤卫队》的影响,更是使天门民歌的地位达到了极致。有趣的是《洪湖赤卫队》的主题歌《洪湖水,浪打浪》不是洪湖民歌,更不是襄樊民歌,它是一首地地道道的天门民歌,《洪湖水,浪打浪》与音乐家吴群先生1950年代初期创作的《襄河谣》何其相似乃尔。《洪湖水,浪打浪》的旋律,完全是在《襄河谣》的基础上加花变奏而已,而《襄河谣》则与天门传统民歌《月望郎》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血缘关系,事实上湖北省歌剧团在创作《洪湖赤卫队》之初,曾到天门花鼓剧团学习花鼓戏音乐和天门民歌,收集音乐素材,时间达一个多月之久。
天门民歌大致可以分为号子、田歌、小调、灯歌、风俗歌、儿歌、宗教歌等类型。其中号子又可分为若干类:《打硪号子》、《打麦歌》、《车水歌》、《栽秧歌》、《薅草歌》、《船工号子》、《装卸号子》等等。
天门民歌深深扎根于群众生活的沃土之中,可以说根深叶茂、花繁果丰,正如一首民歌所唱:“唱歌不是人发颠,也是前朝古人传,一人传三三传九,歌海淘沙渐渐深”,由于世代传唱,歌海淘沙,才使天门民歌进一步达到词句优美,曲调动听的境界。特别一提的是新民歌,唱出了天门人民的新声,和的是时代前进的节拍,扬的是传承现代文明的旋律,是天门热土上绽开的一朵精神文明之花。我们相信,天门民歌一定会散发出诱人的芳香,也一定会结出丰硕的文明之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