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州蒲织
雷州半岛盛产蒲草和蒲织品,故有莆乡之称。雷州蒲织是一种以手工方式把蒲草编织成日常用品的传统技艺,主要流布于雷州半岛中部的雷州市,流布区域覆盖整个雷州半岛。在人类文明史、雷州开发史上有着杰出的贡献。
原料
雷州市地处雷州半岛中部,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湿润气候,境内水田适宜种植蒲草。蒲草是一种多年生水生植物,种类繁多,有三菱草、棍子草、大籽草等。今天常见的为大籽草,乃元顺帝时泉州商人自锡兰引进,有植株高,纤维坚韧等优点,是雷州蒲织的首选原料。
工序有选草、舂草、染草、起头、织肉、织花、织角、穿边等,产品有草席、草袋、草扇、草帽等,且以草席为大宗。《海康县续志》记载:“蒲草……拔起晒干,男女手织,大者曰席,小者曰苞。商人运售香港澳门及外洋各埠”。雷州蒲织具有手工、实用、环保等特点,渊源久远,区域性强,流布区域覆盖整个雷州半岛。
历史
雷州先民编织并使用蒲织品的历史,最早可上溯至新石器时代。汉唐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的开拓,对雷州蒲织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元代时引种高产“大籽草”获得成功,更为雷州蒲织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明清两代,蒲织品已成为雷州大宗出口货物。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是雷州蒲织发展的高峰期,从业人员达10万人,年产草席、草袋、提篮、草帽、草扇等近2000万件。上世纪五十至七十年代,雷州蒲织有三大创新。一是流行“穿边”技术,取代了传统的“织边”技艺,生产出美观整洁的“穿边”床席;二是发明了“煮染”技术,利用素、绿、红三色草料编织出“三角纹”、“棱形纹”组合图案的“色席”;三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初,设计出“水波纹”、“城墙纹”、“回”字纹及“汉字”编织技术,催生了“花席”品牌。
贡献
雷州蒲织工艺是极具地方特色的“雷”字号风物,有着悠久的历史与广泛的社会传承。1967年是雷州市(海康县)蒲织业的高峰期,蒲草种植面积近6万亩,从业人员达10万人,出口蒲苞190万张,草席13万张。它的发展历程与雷州地理环境、人文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并已融入了雷州族群的物质与精神生活之中,成为雷州经济、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雷州族群正是凭着这一手艺谋生养家,甚至远渡重洋,经商贸易,对我国南部沿海及东南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雷州蒲织在人类文明史、雷州开发史上有着杰出的贡献。它不仅是雷州人民物质、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还是雷州与周边国家、地区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在“海上丝绸之路”开拓史上有着辉煌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