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蚕俗
余姚境内种植桑树,历史悠久,种桑养蚕先秦之前已经盛行,新石器时代已有蚕桑,已有4000多年历史,也是浙江蚕乡的重要组成部分,民众养蚕是旧时农户—项重要的经济收入来源。乡中俗语有,“懒婆娘勿养蚕,嫁妆不见绸”,传统上对养蚕非常重视。上世纪九十年代前,余姚境内养蚕业也是一个重要的农业支柱产业,姚西马渚区、临山区、姚东丈亭区、姚南梁弄区,都是养蚕产地,都有供销社专门收购的蚕业门市部,都有指标下达到各村。
养蚕是一桩既辛苦又有一定风险的农业生产。养蚕妇在饲养过程中不能睡上一个囫囵觉,若稍有不慎,就会引起“倒蚕”而前功尽弃。正因为蚕宝宝很“娇气”,再加上旧时缺少科学养蚕的道理,故而在养蚕时就比其他生产劳动有独特的习俗和禁忌。
旧时农家在养蚕数月前就开始有意识地谁备了。每当大年三十夜,主妇择取大木红炭数枚,理于铜火熜内,至第二天新春初一不灭,此俗称“蚕花火”。
正月十四日,俗传为“蚕生日”,养蚕户皆炒糯谷为“孛箩花”,供于蚕房,以祭蚕太婆。元宵佳节乡村向来有舞龙习俗。在村中广场舞龙之时,龙灯上偶有“龙须”、“龙鳞”等纸片抖落,围观姑娘媳妇婆妈往往拥挤争抢,这就是所得“抢蚕花”。
马渚一带,过去盛行龙灯巡行蚕俗,各村厅堂均设香案,养蚕人家作“蚕茧果”(用粳米粉做成蚕茧装.有白色或青绿色,可食用)以祭,俗称“龙王斋”。祭时锣鼓喧天,鞭炮火铳齐呜、舞龙者在露天广撒茶叶米(茶叶和米拌和而成),男女老少用衣巾布帛分相接取,谓之“枪蚕花米”。
姚江区域一带,每年农历二月二十三,许多村庄要举行“踢蚕花”庙会。养蚕妇女集中于族中祠堂,摆上供品,点燃香烛,用小蔑爿包以彩纸作蚕状,称“蚕花”。祭后均各自带回家中。以上这些象征性的“蚕花”求来之后,有的放置在灶君殿前,有放在蚕架上,也有的贴在蚕房墙上,皆为祈求当年养蚕顺利,蚕壮茧大。
春日暖暖,桑枝抽出嫩叶,养蚕季节来临。婆嫂姑媳洗笾晒蚕具,刷洗蚕房,忙碌起来。在整个养蚕过程中,更有许多习俗与禁忌。
蚕刚从蚕籽中孵化出来时称“乌毛”。蚕一生要眠四次。而乡间俗称眠为“幼”。每次眠分别称幼一、幼二、幼三、幼大。第四次眠,不能叫“幼四”,因为“四”是“死”的谐音,故讳之。
蚕房内忌讳更多。蚕在笾上蠕动吃桑叶,不能叫“爬”而要呼“行”,蚕房内禁呼“蛇”、“鼠”。到过产妇房中的人,称“落暗房”,也是不准进蚕房的。养蚕者须衣着整洁,不能涂脂抹粉,不可吃大蒜、酒类及异味食物。还不可敲击门窗,高声喧哗,避免惊吓蚕宝宝。
蚕老之后,就要上簇作茧,俗称“上山”。蚕山用干净稻草架搭。养蚕妇用夹筛将蚕担到蚕山上,过露天要用笠帽盖住,不可使蚕宝宝受惊。上山后,在门边放上铁器和镜子,据说能驱邪避雷。俗话说“麦要上仓,丝要上行”,只有当茧卖到茧行时,才能算一期蚕真正养毕。
如今随着养蚕科学的不断普及,有些习俗和忌讳已经淡化了,其中不吃异味食物、不可敲击门窗一类科学的禁忌,仍在民间保存流传着。还有一些禁忌,明明知道不符合道理,但人们为了满足某种心理愿望,还是照前辈传下来的习俗在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