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不胜数的巍山古迹
巍山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古迹众多,除大量分布在古城内外,还有不少散落于整个巍山坝子和四山,有古色古香的公园,有古代文化教育的古书院,还有古寺庙、古塔、古桥、古驿站等等。
先从巍山古城内说起,古城内有一蒙阳公园,又叫大公园,坐落于县政府南面。初建于明代,后经过历次扩建,其中民国年间扩建时命名为蒙阳公园,占地三十亩,内有明伦堂、尊经阁、文源亭、三鹤亭、琴棋社、奇嘉阁等古建筑。有建国后建设的水池、柏苑等亭阁;有银杏、古柏等古树名木;有山茶、杜鹃、紫薇、兰花等名贵花草,四时花木葱茏。其中,明伦堂格子门木雕价值最高,雕刻了古代的城池城堡、山水风光及自然珍奇。如其中雕刻的油瓜经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专家认定为古代一种珍稀的植物。另外,公园内建有的水池独具匠心,整个池塘完全按中国版图轮廓作为水池边缘、曲绕四周,池中建有一亭,廊通东西,亭上环顾泉池,祖国版图概貌依然,如雄鸡状。另外,园内有一雕塑作品为墙面浮雕,内容是百鸟朝凤图,为巍山文化名人张文献的力作,大大小小、各种各样的鸟被雕塑得活灵活现,形态逼真,呈环形状飞聚于栖息在中间的百鸟之王“凤凰”。公园内还有其他值得称道的宝物,有宫廷花木紫薇,有如巨蟒的古长青藤,有历尽沧桑的古柏和古老的银杏树等。
书院在巍山开发较早,历代官员重视教育,明弘治三年(1490年),在城外西北隅创建的崇正书院,为境内第一所书院。清代,创办义(社)学。自明代以来,境内书院、义(社)学和私塾并立,文风日盛,历久不衰。明代中叶至清末400年间,共创办书院8所、置义学25馆,设私塾100余所,著名书院有文华书院、崇正书院等。社学有北社学和南社学等。其中,文华书院规模较为庞大,建筑甚多,保存完好,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现由南诏镇文华中学管理使用。
文庙位于蒙阳公园东南,有孔庙大成殿,原来还有泮池泮桥,既是古代官员朝圣祭孔的地方,又是科举时代秀才入试获取功名的神圣之地。巍山古寺数量众多、星罗棋布,有道教宫观、佛教寺院、穆斯林清真寺三大系列。巍宝山为道教宫观群落,最精典的是长春洞古建筑群,以八卦型布局和精美的雕刻而惊世绝伦。其它著名的寺院有玄龙寺、圆觉寺、等觉寺、云隐寺、竹扫寺、广善寺、慧明寺、降龙寺等寺院。
巍山的清真寺同样闻名遐迩。全县共有22座清真寺,这些清真寺建筑规模庞大,气势恢宏,民族特色浓郁,西域风情典型。
巍山古塔主要有等觉寺双塔、圆觉寺双塔、文笔塔、封川塔等。等觉寺双塔建于明成化元年(1465年),为等觉寺佛教寺院的佛塔,塔高五丈余,周围四丈八尺,塔体为九层密檐式方形砖塔。圆觉寺双塔在灵应山圆觉寺门前,建于明成化十四年(1478年),塔高二十余米,塔身为九级,为密檐式方形砖塔,双塔隐于古柏林中。被称为圆觉寺八景中的第一景,名为“浮屠削玉”。文笔塔位于巍山城南一公里处,《蒙化志稿》记载:“白塔(文笔塔),相传武侯所建,后圮。乾隆五十五年(1787年)郡丞黄大鹤、刘垲重建。”塔身为九级密檐式方形砖塔,塔高二十余米。封川塔,立于巍山城南封川山上,系关镇风水、镇妖辟邪的风水塔。塔高十八米左右,为七级空心密檐式方形塔,建于清咸丰初年。
巍山古桥众多,遗留下来较为有名的有永春桥、封川桥、登龙桥、崇化桥、永济桥等。永春桥,位于巍山县城一公里处,又叫西河桥,为多孔石拱桥,是巍山较为兴盛的民俗活动“七月半逛桥会”之地。封川桥位于封川山下,又名南大桥,为多孔石拱桥,是古代巍山通往临沧、思茅等地的重要桥梁。登龙桥又名东河桥,始建于唐代,桥旁石头上刻诗一首,首句为“唐宋元明登龙桥”,可见其建桥历史之久。今登龙桥保存完好,是县城通往东山及弥渡的一条古桥梁。崇化桥,又名南熏桥,在巍山城南锦溪河上,为铁索桥,该桥为历史上巍山县城通往南面的重要古桥。始建年代无法考证,清康熙年间大理人杨国用重建,清宣统二年改建。永济桥在巍山北部巡检河上,又叫巡检桥,桥体为古老的长廊式木架桥,桥身全长十五米,宽三米。此桥最初为明万历初年蒙化府通判薛希周建造,著名文人李元阳题写碑记,是通往西部漾濞、永平、保山而入缅甸的古驿道上的重要古桥。
古驿站在巍山也十分有名。有驰名中外的鸟道雄关,现驿道路基清晰可辨,关隘口深近二十公分的马踢窝见证着来往客商和马帮的兴盛历史,众多村寨名称和地名同样反映出古驿站的辉煌。如石佛哨、沙塘哨、瓦房哨、南庄塘、洗澡塘等地方,哨、塘都是古驿站的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