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川白族纸扎_国际新闻

剑川白族纸扎

国际新闻 2022-11-23 17:02www.worldometers.cn最新国际新闻

剑川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以白族为主的剑川各族人民创造了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纸扎就是其中一项独具特色的古老传统民间手工技艺,主要分布在全县金华、甸南、沙溪、羊岑、马登、老君山、弥沙、象图等乡镇。

剑川白族纸扎,又名扎作、扎彩、糊纸、彩糊等,其历史悠久,在白族地区影响深远,最早源于古代民间宗教祭祀活动,以后逐渐成为日常生活及庆祝节日的一种装饰艺术。

剑川盛行于唐宋的“阿吒力”佛教科仪中就有以纸扎为表演道具的宗教舞蹈《散花》。“阿吒力”属大乘佛教密宗,一般认为由印度、缅甸经西藏传入,另说由中原传入。传入剑川后与土著文化相结合,形成自己的特点,颇具民族性和地方性,被白族称为“阿吒力”教。“阿吒力”教中的《散花》为双人或多人舞,舞者持五彩纸花束歌舞,以此酬谢佛祖。所谓:“一花五叶祖师传,拈此花供养菩萨”。《散花》舞姿婀娜多姿,舒徐有致,动作细腻,富有韵律和造型美。舞毕,要将五彩纸花散到各方,任由人们抢捡。民间说法,抢到花朵的人,求财财运亨通,求安身体健康。

如今,在剑川白族地区,每逢丧事、喜事、祭祖、祭神以及庙会、各种宗教礼仪活动和节庆活动,都要用到纸扎用品。用纸扎艺术形式来悼念死者,能起到安慰悲伤、调解消极感情的作用;用纸扎艺术形式来祭祀祖先、神灵,能表达心中敬畏和祈求福祉的诚意;而在各种节日庆典、庙会等民间民俗活动中,纸扎艺术不仅能增加节日欢乐祥和的气氛,更能表达人们心中各种美好的祝愿和祈求。

剑川纸扎根据用途可分祭祀类纸扎、节庆类纸扎和百花工艺类纸扎。

祭祀类

本主寺庙中:剑川广盖本主寺庙,各本主像前都有纸花供品,祭祀观音菩萨则常用纸莲花等,四大天王及脚夫又常出现在道教科仪中。

灵堂中:丧事灵堂前常设人物和动物、花圈等纸扎,如童男童女、开路神、狮、象、鹿、马、金银树等。送葬时,纸扎品列在死者前开路,到了坟地后,以火焚烧随葬。祭祖先、神灵:用纸扎艺术形式来祭祀祖先、神灵,能表达心中敬畏和祈求福祉的诚意。

节庆类

在节庆期间的“龙舞”、“狮舞”等民俗活动中,最常见的道具白鹤、鹿头、弥勒、狮首、龙头、龙尾等都属于纸扎,其造型质朴,色彩沉着,深受群众喜爱。除“龙舞”、“狮舞”外,剑川纸扎还出现在以下节庆中:

“娃娃街”中的纸玩具:每年大年初五,甸南镇特有的“娃娃街”开市时,来自剑川十村八寨的民间儿童玩具艺人聚在一起,在此摆摊设点,卖儿童玩具。“娃娃街”又名“阴阳街”,相传,每年除夕到正月初五,已去世的亲人都要回家过年。初五这天一同赶街,死人活人就能见面。一见面后又离别,让人悲痛欲绝,哭声震天动地,惊动了玉帝。于是玉帝下旨,凡来赶“娃娃街”的人都要戴面具。面具一戴,阴阳间的亲人难以相认,就不能相见了。赶“娃娃街”的人所戴各种造型面具,如“猴子”、“猪八戒”、“武士”等都是纸扎品,制作时先用泥塑、木头刻好模型,然后在模型上糊裱几层纸,干后揭下模型上色,穿眼洞即成。儿童玩具“依当苗子”,汉语意为大刀长矛也非常受儿童喜爱,制作时先用木头刻好模子,然后在模上裱糊纸,干后上色彩绘。

元宵节的赛灯会: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的元宵佳节,每个村都进行赛灯活动,看哪家纸灯做得最好。

“火把节”的纸升斗:每年农历六月二十五的火把节,家家户户门前竖小火把;每个村都要竖一柱大火把,由当年新添小孩的家庭来竖。火把顶端都要扎五彩升斗,升斗类型丰富多彩,常见的有“丰收斗”、“莲花斗”、“彩凤斗”。

Copyright © 2016-2025 www.worldometers.cn 全球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全球化,全球疫情,全球股市,全球新闻网,全球地图,全球通史,经济全球化,全球变暖,全球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