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方言:猴戏·胡栗·面糊_国际新闻

潮汕方言:猴戏·胡栗·面糊

国际新闻 2022-11-23 17:02www.worldometers.cn最新国际新闻

热热闹闹、红红火火的春节过了,猴年也就来了。普通话里的“猴年马月”,说的是干支纪年中的年和月,表示要等的时间还得很长,犹如广州话说“有排等”,潮汕话说“有贪好等”、“马字还长”。北方学者有的认为,“猴年马月”是“何年嘛月”的谐音。这大概是天津话吧,“何年嘛月”就是“何年何月”、“哪年哪月”的意思,姑妄听之。不过,“猴年马月”不管有多难等,今年就终于到了。

潮汕方言里也有很多跟“猴”有关的“猴言猴语”,但其中有真“猴”,也有假“猴”,就如《西游记》中之“真假美猴王”。

“猴”做名词用,潮汕话跟普通话是一样的,如“派钱做猴戏”,“猴戏”就是耍猴表演或者以前的皮猴戏。大家一起派钱凑个伙儿请来表演一番,比喻大家一起合伙做某件事情。《西游记》中的美猴王被“人化”以后,潮汕话则冠以“老”的人称前缀,叫做“老猴”。“老猴”不是因为这只猴子被压在如来佛的五指山下时间很久,而只是通俗性的昵称。好色贪吃懒做的猪八戒,虽愚笨也可爱,也被称为“老猪”。

“猴”可以被用来做动词,指爬、绕、攀骑,如说:“个奴囝猴在伊阿爸身顶(那小孩爬在爸爸身上)。”《红楼梦》里也有一样的说法,例如:“宝玉听说,便猴向凤姐身上,立刻要牌。”(第十四回)又:“你是个尊贵人,同女孩儿一般人品,别学他们猴在马上。”(第十五回)攀爬墙壁等,叫做“猴墙爬壁”,如说:“你终日好猴墙爬壁,一日啰是着乞伊跋着(你成天喜欢攀墙爬壁的,终有一天得摔伤的)。”

猴子的脸很有特色,表情很丰富,用现在时尚的话来说,就是个“表情包”。所以“猴”字还常常被用来构成形容词。

像猴子一样瘦瘦的,就说:“伊生来猴猴,你个是悦着伊底块(他长得像猴子一样瘦瘦的,你这是看上他哪里了)?”也说成“ 猴 猴”。“ ”潮音“sang2 (双2)”,就是痩的意思,如说“ 骨落肉”、“黄痠痩 ”、“ 猪激硬屎”、“ 鹅大肝腱”等等。

猴子的眼睛很灵,经常滴溜溜乱转,所以人如果眼神不集中、眼睛四处乱看被形容为“猴猴眏”。如说:“你双目猴猴眏,个在看底个(你眼睛滴溜溜乱转,是在看什么呢)?”如果长得瘦而尖嘴缩腮,而且连动作、举止都像猴子一样,就直接形容为“猴样猴像”。哆哆嗦嗦地、不干脆、不大方形容为“猴皳猴冻”(ɡao5 kiu7 ɡao5 dong3)。如说:“几百银呾到猴皳猴冻,我正勿伊个(几百块钱说得好像那么大件事,我才不要他的)。”口里念念有词,但又听不清在念叨什么,形容为“猴猴叫”。如说:“伊家己在块猴猴叫,唔知爱呾乜个(他自个儿在那儿念念有词,也不知道要说些什么)。”

但有几个词,读音虽与“猴”(ɡao5)同音,但本字不是“猴”。自以为是,叫“猴叫好”,潮汕歇后语有“孙大圣喝彩——猴叫好”。如说:“你勿赚有二个钱就猴叫好,葫芦大橛还在后(你别赚了几个钱就自以为了不起,难搞的还在后头呢)。”其实,这里的“猴”本字是“胡”。栗子,潮汕话叫“猴栗”(ɡao5 laɡ8),本字也是“胡”。潮汕的一种著名小吃叫“面猴”,一些地方叫“面耳”,即北方的“面疙瘩”、“猫耳朵”,“猴”的本字则是“糊”,香糊(浆糊)的“糊”。“糊”字从“米”“胡”声;“胡”字则从“月(肉)”“古”声,声母原来就是“ɡ”,这是先秦古音。而韵母潮汕话文读为“u”,白读为“ou”,古音也读“ao”。所以,“胡”、“糊”俩字潮汕话可以读为“ɡao5”,这就与“猴”字同音了。“胡叫好”就是“胡乱叫好”、跟“胡说”的“胡”是一样的意思。“胡栗”,说明栗子原先可能是从西北胡地引种来的,跟“胡荽”(芫荽)、“胡麻”(芝麻)、“胡琴”等一样。大家不知道其中语音变化道理,就都以为都是“猴”字了。作为姓氏用的“侯”字,在不少地方也被读为“ɡao5”(猴),道理也与此相同。

Copyright © 2016-2025 www.worldometers.cn 全球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全球化,全球疫情,全球股市,全球新闻网,全球地图,全球通史,经济全球化,全球变暖,全球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