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风俗
蒙古族是赤峰市主体民族,有着待人热情诚恳的传统美德,以粗犷豪放、胸怀担荡、诚实热情著称。居住蒙古包。
饮食以粮、乳、肉、奶茶为主。其中奶豆腐、奶茶、黄油、奶酒最具特色,全羊、手扒肉是招待贵客的宴席,独具民族特色。
奶品:黄油、奶豆腐、酸奶、奶皮、奶酒等等,是蒙古族人民喜爱的食品,也是招待远方的客人的上好佳品,一碗醇正绵喉的马奶酒,让远方的客人感受到草原人好客的盛情。草原上的奶食品都用牛、马、驼、羊奶制成,是牧民常年四季的主要食品,蒙古语叫“查干伊德”。一般由牧民手工制作。将鲜牛奶倒入桶内,搅拌后使其发酵,待脂肪浮上呈白色即白油。将过滤后的白油放入锅内加热,不时地搅动,待色泽微黄,取出冷却后即为黄油。夏秋季节,将鲜奶熬滚,用勺子扬,使奶沫浮在上面,同时稍倒入生奶,锅中奶汁的上面形成一层皮,取出阴干即是奶皮子。去了白油后的酸奶子,用慢火煮熬,浆状时装入布袋压榨,再倒入木模,然后切成长条或小方块,吹晒干即为奶豆腐。
炒米奶茶手扒肉:奶茶是蒙古族人民每日必需的饮料,早晨起来,喝上一碗乳香飘溢的炒米奶茶,再加上几块奶豆腐、几片手扒肉,便开始了一天的牧人生活。到草原做客,主人会给你端上奶茶,奶茶旁摆着一盘炒米,手抓炒米放入奶茶,外加盐或糖调和,再放上几块奶豆腐,饮起来可口和胃。炒米是由糜子经水浸、汽蒸、锅炒,碾去外壳而成,色黄而不焦,米粒质坚而脆,晶莹明亮,泡在奶茶中色味鲜美,营养丰富,酥香可口。由于蒸炒后迅速冷却干燥,使糊化后的淀粉固定在原有状态,食用时只需加茶水浸泡即可。炒米含水量低,耐贮存,不易霉坏变质,便于携带,是蒙古族牧民喜欢的主要食品之一。肉类是蒙古族牧民自古以来游牧生活的主要食品,通常通过煮、涮、烤后进食。其中“手扒肉”为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做“手扒肉”采取捏断大动脉将活羊杀死,使羊血流聚在胸腔内,
然后剥皮将整羊劈成几大块,洗净后投入开水锅内煮,待用刀割开肉里微有血迹即可。食用时一手扒肉,一手持蒙古刀,边割边吃。客人到蒙古包内作客,通常会遇到边喝酒、边吃“手扒肉”,马头琴声悠扬、草原长调奔放的场景。传统肉食中比较讲究的还有“烤羊腿”、“烤全羊”等。烤全羊:烤全羊是蒙古族人民最考究的烹调技艺,其色、香、味、形驰名中外,尤其是乌珠穆沁肥尾羊更是让人喜闻乐道,赞不绝口。
服饰,男女老幼皆穿长袍腰带,穿高腰靴子。
长袍:长袍是蒙古族人民自古以来所喜爱的服饰,袍子肥大、不开叉,尤其是牧人放牧时,可以暖身御寒。
腰带:穿蒙古袍必须扎腰带,一般用布或绸缎制作,颜色和袍子要协调一致,多为丈二长。
蒙古族的最高礼节是敬献哈达。
献哈达也是蒙古族的一项高贵礼节。献哈达时,献者躬身双手托着递给对方,受者亦应躬身双手接过或躬身让献者将哈达挂在脖子上,并表示谢意。 蒙古族人骑马、驾车接近蒙古包时忌重骑快行,以免惊动畜群;若门前有火堆或挂有红布条等记号,表示这家有病人或产妇,忌外人进入;客人不能坐西炕,因为西是供佛的方位;忌食自死动物的肉和驴肉、狗肉、白马肉;办丧事时忌红色和白色,办喜事时忌黑色和黄色;忌在火盆上烘烤脚、鞋、袜和裤子等;禁止在参观寺院经堂、供殿时吸烟、吐痰和乱摸法器、经典、佛像以及高声喧哗,也不得在寺院附近打猎。
祭敖包、草原盛会--那达幕是蒙古族的传统活动和特有的民族风情。
每年农历6月13日举行祭敖包。祭敖包是蒙古族的传统祭祀活动,敖包在蒙古语中是“石堆”或“鼓包”的意思。在游牧地域分界之处或在辨识方向上垒石为记,谓之敖包。敖包通常设在风景优美、视野开阔的草原高丘上,堆积石头为台,台基上面分大、中、小三层,由三个低平的园柱体重叠而成。有单个的,也有敖包群。敖包上插杆子挂经旗。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敖包逐步演变成为祭祀祖先和神灵的地方。每年春夏之交或是秋季,牧民们便举行祭敖包活动,将经文写在纸条或布条上,展挂于树枝,插在敖包上。有条件的地方会请上活佛和喇嘛,由喇嘛吹奏法号、焚香、诵经,祭祀人群自左向右绕包走三圈,祈神降福。
祭祀活动结束后,一般要举行传统的赛马、射箭、摔跤、唱歌、跳舞等娱乐活动,人们三三俩俩围坐一起开怀畅饮,交谈。有的青年男女借此机会避开人群,溜到草丛中谈情说爱,相约再见日子,即成所谓的“敖包相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