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人“捐寿”、“捐官”与“葬礼”
葬礼,潮州人也称丧礼,或称办丧事,过程是这样的:
停尸
人断气之后,即由亲属如长子等穿上死者生前的破衣服,带上锅钵到江边或泉水边,丢下钱币“买”回水,替死者举行沐浴礼。接着是理发,脱去身上衣服,换上寿衣.再将死尸停于厅堂正中后侧或左侧的“睡凳”上,并盖上殓被。
报钟
停尸后,死者的儿子、媳妇旋即按辈序列队,每人手执点燃的白灯笼,躬身俯首、号啕痛哭,直奔土地庙或城隍庙“办哭”。向老土地或城隍“报告”死了亲人。进庙之后一字摆开在殿前跪下,由庙祝执惊堂木拍案,每拍案一次,亲属下跪一次。一次象征一岁,死者有多少岁,就得跪拜多少次,这称作“报钟”。除了报钟,还要由死者的长子到亲戚、生前好友的门口报丧。
收观
这是将试题收殓入棺的仪式。收殓前先举行“喂生”礼。死者儿媳要依次用筷子夹一小块豆腐、几粒米饭喂到死者口里,意思是报答死者生前养育之恩。殓前要等死者兄弟姐妹儿女都见上一面,死者如是妇女还要等娘家人来见一面,然后收殓入棺,这是向死者告别的仪式。入棺前,棺底要铺上纸钱,再用纸钱叠成五朵“柿花”加在上面,尸体下棺后,又在额头、肚脐、脚尖各添一朵“柿花”,最后盖上棺盖。
上孝
收观第三天得举行上孝仪式。首先是亲属披麻带孝。请乡中或家族中福寿双全的人前来搓麻绳、赐“哭丧仗”。赐哭丧仗意在替死者给活着的人赐官赐爵、仗天仗福。儿子剃光头戴麻冠、麻衣、腰扎麻绳;媳妇挽面、戴纸钱耳坠子,各挂黑臂纱,孙子、孙女则挂麻臂箍,与此同时是布置灵堂:垂挂白纱幔、幡帐,并在灵堂面前裱糊一对童男童女,意在侍奉死者。孝子孝媳晨昏要到灵前“请哭”。带孝的人百日之内不能理发、挽面、戴首饰、穿红着绿。孝子上街身穿破衣服、头戴破竹笠,表示对死者的痛悼。上孝,这是家人正式追悼亡人的仪式。
开吊
事前要把开吊的日期告知亲戚、生前友好。开吊时,前来吊唁者穿白长衫,到门口要先给号房递上“纸仪”(用白纸封上奇数先进);一进门,乐手敲响帮鼓,吹奏唢呐,哀乐齐鸣,司仪者高喊“哭谢”,于是灵堂传来一片哭声。堂前垂幔徐徐拉开,祭吊者上前行五跪三叩首礼,跪于堂前左侧的孝子孝媳、跪于堂前右侧的孝女孝婿此时必须陪拜。接着吊唁者又分别给左右两侧叩首行致答礼。礼毕,司仪即给祭吊者端茶(茶瓯有茶无水,只作饮茶状)。开吊的日子一久,灵堂上的儿媳们闷得慌,常有在吊唁间隙围坐在棺材四周喝茶、闲聊、甚至打牌者,弄得措手不及。最后是盛宴款客。古时谓之“食炊饭”或“食成服”。开吊是亲戚、生前友好正式追悼亡人的仪式。开吊持续五七三十五天后,出嫁的女儿偕同女婿还要请僧尼到灵前诵经、舞蹈、表演各种杂技,有的还在门外搭纸影戏台,请纸影戏班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