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西南文化与萧县风俗
萧县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之处,西临河南,东接江苏,东北距离山东百余里。由于地理上的接近,萧县的文化 深受几省的影响,而其中尤以山东为甚。就史前文化来讲,萧县文化应属于距今8000----3000年前的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谱系这一完整的文化序列。萧县出土的一系列旧石器、玉器和陶器就可以证明,而萧县的饮食文化与民俗更是深受山东的影响。
山东是华夏古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也是我国文化饮食发达最早的地域。被称为北方菜代表的中国四大菜系之一的鲁菜,就是山东灿烂饮食文化的代表。
萧县,作为山东的近临,自然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在饮食的烹调技法上完全继承了山东的传统。如现在萧县多见的馓子、酥饼等俱来自山东。
在萧县的民间饮食风俗中,始终保持着丰富多彩的山东传统,如正月初一吃水饺(当地称“扁食”);正月十五吃元宵(亦称汤圆,糖原);二月初二龙抬头炒料豆;四月清明煮鸡蛋;五月端午吃“角黍”(即粽子—);夏至冷面;八月中期吃月饼;九月重阳糕;腊月初八腊八粥;一直到除夕的合家团圆聚餐。除了腊月二十三的吃糖瓜外(这一传统大概来自东北地区,萧县没有糖瓜),萧县的食俗几乎和山东完全一致,可见萧县的饮食风俗受山东文化影响之深。
不光是饮食,萧县部分方言和鲁西南方言也有着惊人的一致,这一点从《金瓶梅》上的方言中可以看出。
《金瓶梅》是我国第一部以社会现实生活为题材的长篇小说,作者署名兰陵笑笑生。兰陵,即今天的山东峄城区,位于微山湖之滨,离萧县甚近。
《金瓶梅》所用方言,一山东方言为主,间杂北京方言,而最鲜明的特色当属鲁西南一带的方言,并且至今仍在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