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舞
鲤鱼舞是流传在惠州惠东平海和潮州一带的汉族民俗舞蹈。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每逢喜庆节日,各乡村、城镇常常可以见到。当地汉族民间传说盘古开天辟地是由鲤鱼带领才寻到水源的。人们为了不忘鲤鱼的功劳,每逢农历正月初四祭神时,就舞起鲤鱼,以示纪念。以后又逐步衍变为每逢喜庆节日,都舞鲤鱼庆祝丰收,寓意“年年有余”,祈愿天下太平。鲤鱼舞展现了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审美情趣和生活向往。
鲤鱼舞是广东连平民间喜闻乐见的一种汉族舞蹈艺术,自明崇祯七年(1634)建州以来,流行于连平县忠信、油溪、高莞、大湖等乡(镇),广受村民喜爱。
载歌载舞,其乐何如。言笑晏晏,长乐未央!鲤鱼舞的舞蹈用敲击锣鼓乐伴奏,热情奔放,具有浓郁的地方乡土气息。其艺术特色是道具制作精美,富有地方工艺特色。
在河源市公布的首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里,对连平鲤鱼舞有这样的记载:鲤鱼舞演出道具有红鲤鱼17条、小船1只,鲤鱼舞主角为爷孙两人。演出时,爷孙俩撑船起舞,手擎鲤鱼道具的众演员相随起舞。舞时配以《鲤鱼歌》,并以民间八音伴奏,节奏明快,曲韵欢畅,加上锣鼓敲击乐的配合,场面气氛更为热烈。鲤鱼舞富有深厚的含义,表现当地农民在搞好农业生产的同时,致力于渔业发展,充分抒发了农民渔业生产获得丰收的喜悦情景。主要舞蹈情节有:《出海喂鱼》、《鱼群抢食》、《鱼跃龙门》、《收获捕鱼》、《庆祝丰收》等。
鲤鱼舞的传说
相传很久以前,惠东久旱无雨,土地龟裂,寸草不长,民不聊生,一条善良的鲤鱼在了解到人间 的疾苦后,自告奋勇带领人们去寻找水源,穿越无数高山,历尽艰辛,终于找到了水源,而鲤鱼自己也遍体鳞伤。人们为了不忘鲤鱼的恩德,每逢喜庆节日,就舞起鲤鱼,以示纪念。平海人以前大多是渔民,所以当地的群众跳鲤鱼舞也有祈求出海平安、满载而归之意,亦即为“年年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