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恩施“白杨灯戏”
湖北恩施灯戏故里位于恩施市中心城区向东北行进约40公里的白杨坪乡。该乡67岁的孟永香老人是恩施灯戏第九代传人,据说她已有60年的灯戏表演生涯。17日,记者来到恩施灯戏故里白杨坪乡,见到了孟永香老人。
孟永香老人与我们侃侃而谈,恩施灯戏俗称“唱灯(儿)”,是湖北省恩施州土家族人民群众喜爱且较早的民间地方剧种,在花灯歌舞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灯戏起源四川,于清乾嘉年间由重庆梁平一带传入恩施,迄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广泛流行于农村。恩施因与四川山水相连,文化习俗近似,方言也相似,因此,“灯戏”流入恩施后,与本地文化习俗、语言等融合,逐步形成了具有本土特色的恩施灯戏。恩施灯戏属单本折子戏,角色大多是平民百姓,情节均为日常生活中的琐事趣闻,基本上不涉及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和历史事件,具有“小情节”、“小人物”、“小戏班”的“三小”特点。
孟永香介绍,恩施白杨坪最早的灯戏班叫“姜撮瓢灯戏班”,班主“姜撮瓢”是白杨坪洞下槽人,到目前为止已师承九代传人有100多年,她是第九代传人(班主)。孟永香用“扭、跩、跳、嘻、笑、闹”六个字总结了灯戏的表演形式。
每当各种节庆或是哪家有红白喜事,孟永香都要为乡亲们表演灯戏。到了重大节庆,孟永香就忙的不可开交,和灯戏从艺人员灵活组班前去助庆,一般5至7人。
恩施灯戏剧目已发展到112个,主要由灯戏固有剧目(79出)、“风绞雪”类演出剧目(17出)、移植改编剧目(6出)、解放后整理改编和创作的剧目(10出)四个部分组成,剧目有《雪山放羊》、《洞宾点单》、《拦算》、《庙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