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谈北京“儿化音”_国际新闻

趣谈北京“儿化音”

国际新闻 2022-11-23 17:03www.worldometers.cn最新国际新闻

北京的“儿化音”,是老北京方言的一绝,甭说外地人,就说在北京生活时间短点儿的北京人一时也掌握不了,外国人学说起来,就更难为了。

北京的“儿化音”跟普通话的“后缀音”:“儿”、“子”、“头”不一样。这种后缀有一定规律可循。如,对小物件儿,普通话一般加“儿”。如“小凳儿”、“小门儿”、“小本儿”、“小瓶儿”、“小孩儿”……这些“儿化”词,表现出一种俏皮的亲热感。“子”的运用则是名词后面的一种辅助音,使口语化的名词比较丰满、顺口,如“车子”、“牌子”、“铺子”、“被子”、“勺子”等。至于“头”的用法更简单,一般表现的是块状的东西和方位的比较多,如“窝头”、“馒头”、“石头”、“砖头”、“南头”、“北头”等。方位性的“头”还必须加“儿”化音,即为“南头儿”、“北头儿”、“东头儿”、“西头儿”,而“中”不加“头儿”。

北京话的“儿化音”是很随意的。有人试图找它的规律,找来找去,也不能自圆其说。要说规律,有那么一点点儿。

先说地名。北京的地名,凡带“口”字的,一般加“儿”。如“珠市口儿”、“菜市口儿”、“灯市口儿”、“闹市口儿”、“磁器口儿”等。道理讲不出来,不加“儿”,说起来别扭,听起来更别扭。带“门”字的就不一样了,有的加“儿”,有的不加“儿”,如“西便门儿”、“东便门儿”、“广渠门儿”等,都要加“儿”;很多“门”是不加“儿”的,如“前门”若加“儿”,就变成“前后门儿”的门了。德胜门、永定门、西直门、东直门、天安门、午门等,均不加“儿”。街道名,一般不加“儿”,如“米市大街”、“骡马市大街”、“西外大街”、“长安街”等,不能加“儿”,加上“儿”,就说不出来了。但也有不同,像“南小街儿”、“宽街儿”、“南横街儿”等,都必须加“儿”,不加“儿”的,不像北京话。

叫“桥”的地名,老桥名一般加“儿”,如“天桥儿”、“北新桥儿”、“六里桥儿”、“八里桥儿”等;可是新建的立交桥不能加“儿”,如“航天桥”、“健翔桥”、“三元桥”、“蓟门桥”、“联想桥”……什么道理呢,无理可讲。

Copyright © 2016-2025 www.worldometers.cn 全球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全球化,全球疫情,全球股市,全球新闻网,全球地图,全球通史,经济全球化,全球变暖,全球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