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当地特色的武汉饮食习惯_国际新闻

具有当地特色的武汉饮食习惯

国际新闻 2022-11-23 17:04www.worldometers.cn最新国际新闻

  中国地域辽阔,形成了我国鲜明的地域性差别,尤其是在饮食上面的区别,更是地域性极其明显。南方人与北方人的饮食习惯天差地别。那么在历史悠久而又火热的里,他们都有哪一些特色的饮食习惯呢?一起来了解看看具有当地特色的武汉的饮食文化吧。

  武汉是汉族传统饮食文化的重镇,兼具南北风格。武汉的小吃以早点为主,武汉人又把吃早饭叫“过早”。过早食品有热干面、面窝、米耙粑、鱼汁糊粉、烧梅、欢喜坨、发糕、锅贴饺等。处处的早餐文化,因生活优裕而消失之中,武汉的街头巷尾还在卖,我将之冠上“早餐之都”。“食神”蔡澜在微博上如此写道。第一次在武汉街头“过早”,蔡澜“贪心”地吃了不少东西。热干面、蛋酒、糊米酒、生煎包、豆皮、鸡冠饺、蒸饺、面窝、重油烧麦。

  早饭对于武汉人来说一向都很重要,所以过早一向都是内容丰富,品种繁多。热干面也是武汉一大特色。武汉热干面与山西刀削面、两广伊府面、四川担担面、北方炸酱面并称为我国五大名面,是颇具武汉特色的过早(即吃早餐)小吃。武汉菜秉承湖北菜系风格,湖北江河湖泊众多,水产极为丰富,所以武汉餐桌上河鲜是必不可少的。武昌鱼便是因为一九五八年毛爷爷的“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的佳句而名扬五洲。更有梁子湖河蟹,它也是武汉人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佳品。

  糖蒸肉是湖北着名的传统蒸菜之一,它与“沔阳三蒸”一样,在全省内外享有盛名。黄陂人民讲究“糖蒸”,每逢年节喜庆饮宴,要做一道香醇色红、象征甜蜜美满、象征甜蜜美满、喜庆祥瑞的佳肴,它就是糖蒸肉,便以此作为待客上菜。而这道美肴还与宋代苏东坡有些渊源。

  武昌鱼是驰名中外的水产,盛产于武昌县和鄂州市共管的梁子湖中,封建社会时是贡品,现在是席上珍馐。烹制方法多种多样,十分讲究,其中最负盛名的是清蒸武昌鱼,制作最佳的菜馆是武昌大中华酒楼。这家酒楼由安徽人集资,创办于1933年,以擅长烹任武昌鱼着称。由于清蒸的方法最具代表性,通常以武昌鱼作为清蒸武昌鱼的品名。

  他们一般用一公斤左右的鲜活樊口鲂鱼作主料,辅以火腿、香菇、冬笋、鸡汤等十多种配料调料,上笼清蒸,严格控制火候,使之恰到好处。蒸好后再在鱼上缀上红、绿、黄各色菜丝,使之色彩艳丽,香味扑鼻,鱼肉细嫩,汤质鲜美。除清蒸外,他们还运用油焖、红烧、花酿等法创制三十多种鱼馔。

  武汉还有两条着名的小吃街分别是户部巷和吉庆街。

  户部巷
  户部巷位于武昌自由路,是一条长150米的百年老巷,其繁华的早点摊群20年经久不衰。清朝时候,这条百米小巷曾因毗邻藩台衙门而得名。

  武汉人将用早点,称为“过早”。这最初来自了清代的一首《汉口竹枝词》。后在别的城市被敷衍甚至忽略的早餐,被武汉人随意而隆重的提升“过年”般“过”的位置。以“小吃”闻名的户部巷,就是武汉最有名的“早点一条巷”。

  小巷入口处,铭刻着武汉市着名曲艺表演艺术家何祚欢写的小记:“汉味早点米当先,户部巷里快热鲜”,另一头的巷口两座石狮矗立,上方是着名书法家陈义经用泰山石刻风格题写的:“汉味早点第一巷”。

  户部巷的铺面以家庭为单位铺陈开来,楼上是住家,楼下是赖以生存的食店。这里的早点够老,够味道。有石婆婆的热干面、徐嫂子的鲜鱼糊汤粉、陈家的牛肉面、高氏夫妇的稀饭和煎饼、万氏夫妇的米酒等30多种特色小吃,较好地保留了武汉饮食文化的特色。

  吉庆街
  白天逛汉正街,晚上游吉庆街,武汉人素有此说。每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吉庆街灯火辉煌,人声鼎沸,各类美味佳肴应有尽有,汉味民间表演各具韵味,美食文化和民俗文化在这里交汇,中外来宾和八方游客在这里欢聚。这里已成为领略武汉都市风情的窗口。

  吉庆街位于汉口着名的老字号“豆皮大王”老通城酒楼附近。东起大智路,西至江汉路。别看这条有名的吉庆街夜市大排挡宽不过十几米,路面凸凹不平,白天冷冷清清,可一到晚上,它的魅力便凸现出来,卖花的、卖唱的、拉琴的、吃饭的、服务的……几百个台位挤得满满的,热闹非凡,特别是在午夜12点以后,整个气氛达到高潮。

  这里没有安静的茶庄,没有高档的餐厅,但是你一不留神就可以从客人里找出大学教授、作家或社会学家什么的。吉庆街的客人们形形色色,不光是文艺界,还有体育界、政界;不光是中国人,还有外国人,不光是为吃而来,更多的是想感受这里自由的氛围,体味这里的汉味风情。

  猜你也喜欢:
  
  
  
  

Copyright © 2016-2025 www.worldometers.cn 全球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全球化,全球疫情,全球股市,全球新闻网,全球地图,全球通史,经济全球化,全球变暖,全球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