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人生苦难,人生七难的起起落落
“人生苦难共一斗,智者半生吃十升。”别总是嫌世界对于你的不公平,首先想想的应该是你付出过什么值得这个世界所为你付出?人的一生许多苦难都是必要经历了,而那些成功人士经历的更多。
那么,本期最基础的七难。
佛祖说:人生有七种苦难“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
第一苦:生
作为七苦之首的“生”,就是活着。“生”乃是所有后续苦难的基础,活着就是受苦。正如几何学中的公理一般无需证明。
第二苦:老
随着岁月的流逝,曾经的精力、健康、记忆一一随风而去,老去的恐惧日渐清晰。对“老”的恐惧,本质上是一种“得到后再眼睁睁看着失去”的恐惧。经历单纯的人,对老的态度比较平静,因为生活没什么大的变化,本来得到的不多,也无所谓失去。
越是年轻时意气风发的人物,对老的抗拒越强——依靠精力吃饭的人,一旦没有了精力,又不甘心静静品尝记忆的甜美,失落自然要时刻啮咬心灵。若是在老去的同时,亲人、爱人、朋友一一离你而去,最后只剩一个老不死的茕茕孑立,那滋味才真正的苦之极矣。
希腊神话中曾有一女子,自负织造手艺出众,放言“智慧女神雅典娜也织不出如此美丽的布匹”。雅典娜化身凡间女子与之比试,大胜之。女神遂惩罚该女子“永远不死”。千年之后,那女子的亲人朋友爱人都故去,自己也老得不成样子,只能终日织造,再无力气可干别的,遂化为蜘蛛。
类似的传说在印第安神话中也有,不过是某人向神祈求不死,却忘了祈求不老。最后下场差不多。可见对老的恐惧,原是各民族自古皆然的。
第三苦:病
病来如山倒,虽然打过拳击的人不多,但骤然被击倒的感觉所有大病过的人都有体会。昨天还力拔山兮气盖世,今天就手难缚鸡气游丝了。若是那病不致命,则又有病去如抽丝的过程来折磨人。病中精力不继,什么都干不了,唯有睡觉;但那觉也不是无限可睡的,睡到一定程度,便只好睁着眼睛呆呆地享受病痛了。
除了对身体的折磨外,病痛对心灵的考验也颇值玩味。常言说“久病床前无孝子”,百善之首的孝,在病之前都有可能退却,遑论其他感情了。大抵上病人的情绪都不会太好,有时给人不近人情的感觉;若是久病,则大多数人已慢慢习惯,由习惯而淡漠,最后便忽略了病人与常人不同之处。
所以久病之后床前的冷清,也是别有一苦。急病考验肉体,久病考验心灵,小病考验耐性——问问周围的鼻炎、偏头疼朋友,大体会得到一堆应付这些小绝症的无奈之谈。有些人喜欢自讨苦吃,所以总想弄些病来得得,可是就算是苦难,也不是召之即来的,堪称最任性的苦难。
第四苦:死
死的可怕,不在过程那短暂得可以忽略不计而在它的不可抗拒性。人对自己命运的认知,唯一明确的便是一定会死,大多数人不会喜欢死,对它无可逃避的终极性自然也恐惧有加;死之苦难,便在明知山有虎,只能虎山行武松也是打不过这只老虎的。
当人不再恐惧死亡,它作为苦难的特质也便消失,甚至可以作为一种享受曾经有一对老夫妇出门,老头觉得冷,回家戴了副手套,然后他们走到一片树林里,上吊。对这种如此精致而从容的死法来说,苦难毋宁说是艺术。在七苦之中,死是比较老实的,若有动力,通常这个苦难一求便来,这点比“病”要厚道些。
你可能也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