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传说人物:秦罗敷的故事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度,有非常多历史流传下来的故事,丰富了一代又一代人的精神生活,而且还让咱们更加古人的故事,在汉末三国时期,可以说是动乱与繁华的时代,你有没有听说过秦罗敷的故事?本期为你解析。
罗敷,是邯郸城(今河北省邯郸市邯郸县三陵乡姜窑村)一个姓秦的农家女,以采桑为生,大约生活在汉末至三国时期。她忠于爱情,热爱家乡、热爱生活,是古赵邯郸美女的代表。作为邯郸历史文化的着名典故之一,她的故事被广为传颂,为乐府《陌上桑》的主人公,在《孔雀东南飞》中代指美女。
汉光武帝刘秀的叔父刘良封为赵王,驻地在邯郸。汉代设有郡国,分封宗室子弟为王,下辖太守及县乡若干,各郡国有丞相、中尉、御史大夫、九卿及博士等官,俨然就是一个小型的王国;东汉光武帝建武二年改郡国为公国,职权及范围均较西汉为小,建武十九年宗室各公复晋爵为王,赵王刘良就是其中的一个,所辖仅一县之地而已,不能与西汉时期的郡国相比,更无法与战国时代的诸侯国相提并论。有人误以为这个故事发生在战国时期的赵国,其间相差了六百多年!
产生之一
秦罗敷是邯郸城里尽人皆知的大美人,除了天生丽质之外,更在梳妆打扮与服装饰物上,极尽华丽及时髦之能事,因而使得看见她的人,莫不为之心旌摇曳,意乱情迷,甚而至于目瞪口呆,失魂落魄。她十八岁那年嫁给当地的王仁做妻子,王仁长得身材修长而白皙,是一个文武兼备的好青年,正在赵王府中担任一种叫千乘的职务,夫唱妇随,情爱弥笃。王仁早出晚归,兢兢业业地为公务奔忙,秦罗敷也忙着采桑养蚕,织绢刺绣,闲下来的时候便以弹筝唱歌自娱,邻里都说她是一个漂亮而又能干的女人。
正值春暖花开的季节,邯郸城外踏青游人往来如织,嫩柳如丝,桃红李白,赵王高车驷马经过一带桑林,遥见无数少女在绿荫深处,手挽柔枝采摘桑叶,不啻就是万顷荷叶中点点盛开的花朵,不觉为之心醉,久久不忍移开视线。
产生之二
赵王刘良趁着几分酒意,浑然忘我,停下了车骑,游目骋怀,一个一个地仔细打量,突然眼睛一亮,仿佛在大海之中,发现了一颗璀璨的明珠,不远处的桑荫中有一个丽人,姿态曼妙。秀艳动人。宛如那一枝出墙的红杏,关不住的满园春色。怦然心动不能自恃,移近调笑,丽人不为所动,径由随从人员打听才知是千乘王仁的妻子。
产生之三
东汉光武帝崇尚节俭,讲求谦让,表彰气节。上行下效,蔚然成为一种风尚,竞以名节自励,使得社会风气日趋淳美;赵王是光武帝的叔父,自然不愿与人以口实,担上一个调戏部属之妻的恶名,于是收拾起荡漾的心情,心不甘情不愿地踏上了归途。
然而回到宫中,方才桑林边惊艳的一幕,仍然清晰地印在脑中,登上高台极目远望,隐约可见采桑女子仍然辛勤工作不辍,玄思冥想,经过了理智与情感的一番交战,最后终于决定了一个比较缓和而又不违背礼法的办法,准备选择一个日期置酒欢会,邀请秦罗敷前来赴宴,然后再相机行事。倘若她是一个守贞不二,性情刚烈的女子,自然不能相强,以免闹到不可收拾的局面;如果她是一个虚荣而又开放的女人,未尝不可以许以金帛,施以甜言蜜语,而达到一亲芳泽的机会。
主意打定,赵王于是命人大张筵席,柬邀秦罗敷前来赴宴,秦罗敷如约而来,赵王以礼相待,酒过三巡,菜经五味,赵王开怀畅饮,已有五分酒意,逐渐话语有些模模糊糊。就在赵王语涉不庄之际,秦罗敷不慌不忙地说要为他弹唱一曲以助酒兴,在赵王的首肯下,秦罗敷以纤纤玉手拔动筝弦,轻启朱唇,一曲着名的《陌上桑》就这样产生了。
您可能也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