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大革命和俄国二月革命
国际新闻 2022-11-24 06:50www.worldometers.cn最新国际新闻
很多法国人都传说,“太阳王”路易十四的曾孙路易十五国王曾说过:“我死后哪管它洪水滔天!”虽然现在法国史学界基本上已经否定了这一传闻的真实性,但是这也从一个侧面体现了这位君主的荒淫无耻。然而,他活着的时候尽管波旁王朝先后在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1740~1748)、七年战争(1754~1763)中惨败,却始终没有引发第三等级尤其是无套裤汉(小资产阶级、农民)的起义。他的孙子路易十六虽然性格比较软弱,但是总体上是一个正直、善良、有改革意愿、愿意推动法国现代化的开明君主,可惜他在位时期(1774~1792)发生了法国大革命(1789~1799),他本人成为断头台上的无辜牺牲者。
沙俄罗曼诺夫王朝(1613~1917)统治残暴人所共知。有意思的是,尼古拉一世采取高压政策,疯狂屠杀企图拥立他哥哥康斯坦丁大公的“十二月党人”,结果俄国民粹主义者受到沉重打击,根本无力反抗;亚历山大二世于1861年进行了农奴制改革,临死前还试图颁布宪法,实行君主立宪制,却在1881年被民意党人刺杀。亚历山大三世残酷镇压以虚无党和西方派为代表的所有自由主义政治派别,肆意破坏其父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成果尤其是地方自治方面的新政,在他执政时期(1881~1894)俄罗斯的无产阶级反而诚惶诚恐地赞美这位以残暴著称的“仁慈沙皇”;尼古拉二世在性格上总体上要比他父亲温和许多,不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失败引发了1917年“二月革命”,沙皇本人和爱妻亚历山大·德拉皇后被软禁在皇村,1918年7月17日他全家7口人更是在叶卡捷琳堡惨遭凶残屠夫——布尔什维克党“契卡”组织的毒手。最讽刺的是,尼古拉二世在位期间对于参加过反政府活动的著名政治犯包括革命导师列宁及其亲密战友托洛茨基都只流放而不杀害,并且他还在“二月革命”爆发后选择了妥协,试图以退位并将皇位让予弟弟米哈伊尔大公来避免革命进一步发展。
这是不是说明了大规模的革命往往始于统治者不再坚决用暴力手段镇压革命时?
-----------------------------------------------------------------------------------------------------------------------------------
------------------------------------------------------------------------------------------------------------------------------------
今天恰好找到了我大三时期写的学年论文,不妨贴两小段出来看看。 ------------------------------------------------------------------------------ 在中国大陆的历史教科书中,路易十六是一个封建专制暴君的形象;而在法国人自己的描述中则完全不是如此。法国学者马德楞(法语:Louis Madelin)的《法国大革命史:关于法国革命进程的总记录》对路易十六的描述是这样的:“路易第十六虽然生得身材蠢笨,面貌粗俗,却并不是个傻子。著作家好形容他,未免说得太过火。有时他是极其机灵的,大臣们听了很诧异,有几次大臣们还斗不过他。有时候他的眼光是很好的,但是他的脾气太好,太容易说话,故此办不成事。他性情是很慷慨,很大方的,又是个奉教诚笃的人,有人伤害过他,他也不计较,这是很可惜的一件事。他也受了当代思潮的影响,他也读过卢梭所著的书,很相信本善的话,他心地是慈善的。”[ [法]马德楞(Louis Madelin)著,(民国)伍光建译:《法国大革命史:关于法国革命进程的总记录》,人民日报出版社,2014年,第23页。][[[][法]马德楞(Louis Madelin)著,(民国)伍光建译:《法国大革命史:关于法国革命进程的总记录》,人民日报出版社,2014年。]]从马德楞的上述描写中,我们可以看出,在马德楞心目中路易十六的形象。首先,他并不是一个真正的昏君,可以说从智力上来看路易十六完全是正常人,同时他也是一个有一定主见的人,并非完全任顽固、守旧的封建贵族摆布;其次,路易十六虽然有一些自己的想法(并且这种想法是比较进步的),但是他生性比较懦弱,意志不够坚定,性情太过于温和,难以将希望施行的改革政策付诸实施,这一性格缺陷最终决定了他悲剧性的命运;再次,路易十六为人真诚善良,对待他人十分慷慨大方,从个人品质上看绝对是个好人;最后,路易十六受到过法国启蒙思想家的影响,甚至阅读过激进的学者卢梭(法语:Jean-Jacques Rousseau, 1712~1778)的著作,是一位比较开明、能够接受新思想、新观念的国王。路易十六是法国的国王,法国人对他的看法应该说比我们中国人要准确得多。马德楞作为一位法国历史学家,而且他的这部著作也以立场客观公正、能够秉笔直书而著称,他对路易十六的描写应该是基本可信的。此外,在马德楞笔下,路易十六的悲剧并不完全是性格悲剧,也不完全是命运悲剧。他个人的性格弱点和他所处的时代背景固然是造成他悲惨结局的主要原因,不过他的妻子玛丽·安托瓦内特(英语:Marie Antoinette,1755~1793)对他的悲剧也应该负一部分责任,因为法国人民如此怨恨国王以至于最后无情地将他送上了断头台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出于对王后生活奢靡、不体恤百姓的厌恶,当然其中也包含有对路易十六过于宠溺和放纵自己妻子的不满。尽管玛丽王后的母亲——神圣罗马帝国皇后、奥地利女大公玛丽娅·特蕾西娅(英语:Maria Theresia,1717~1780)告诫过她要善待法国人民,“可惜她(笔者按:指玛丽王后)这个人欠的是谨慎,不会打算,更有一层的短处,是不能忘记”。[ [法]马德楞(Louis Madelin)著,(民国)伍光建译:《法国大革命史:关于法国革命进程的总记录》,人民日报出版社,2014年,第24页。]“王后这个人,既不能忘记她的仇敌,又不能忘记她的朋友,是一个恩怨太分明的人。在平常女人,原可以算作好处,若是一个王后,有了这种性情,就有大危险。”[ 同上,第24页。]应该说,法国人把对王后任性胡为的不满转化为对国王路易十六的怨恨是有一定道理的。如果没有国王的过度放任和纵容,王后的任性不至于发展到如此极端的地步,对于王后种种不良的表现,路易十六难辞其咎。仅从这一点来看,路易十六的确不是一个好君主。但如果从人性的角度分析,面对自己深爱的妻子,要求国王对她严加约束和制裁也太不近人情了,未免有些强人所难。在马德楞笔下,路易十六一直到死都保持着国王的尊严。在断头台上,他对全体围观群众说的一句话是:“诸位!我并无犯过他们控告我的罪,我希望我所流的血,能巩固法国全国人民的欢乐。”[ 同上,第217页。]之后他从容地走向了悲惨的结局。他的镇定让行刑的刽子手都感到震惊,刽子手这样描述当时的情形:“君主忍受这些情形,是异常之镇静,异常之刚决,很令我们诧异。”[ 同上,第217页。]从临死前的表现来看,路易十六无愧于他国王的身份,他的善良和最后关头表现出来的勇敢让人钦佩之余也对他的不幸感到惋惜。路易十六正是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体现出一种崇高的悲剧美! 在所有研究和论述法国大革命史的著作中,托克维尔(法语:Alexis de Tocqueville)的《旧制度与大革命》无疑是最经典的一部。从它诞生之日起,这部史学名著就得到了世界各国史学家的高度评价,并被译成多国语言。按照托克维尔的描写,路易十六是一个悲剧色彩极重的历史人物。首先,他实在生不逢时。他统治时期(1774~1789)原本是法国波旁王朝(1589-1792)历史上一段经济繁荣的时期,而且他本人也有进行改革的巨大诚意,可惜“封建制度在盛期并不比行将灭亡时更激起法国人心中的仇恨。路易十六最轻微的专横举动似乎都比路易十四时期龙骑兵对新教徒的迫害在巴黎引起更大的民情激动。”[ [法]亚历克西·德·托克维尔(Alexis de Tocqueville)著,冯棠译,林裕芬、张芝联校:《旧制度与大革命》,商务印书馆,2012年,第216页。][[[][法]亚历克西·德·托克维尔(Alexis de Tocqueville)著,冯棠译,林裕芬、张芝联校:《旧制度与大革命》,商务印书馆,2012年。]]尽管路易十六比起之前的国王路易十四来说更开明,脾气更温和。然而之前受尽了专制压迫却敢怒不敢言的法国人民在这时爆发出非常强烈的反抗情绪,稍有不慎就会引发大规模的革命,这样的时代背景注定了任何一个人坐在国王的位置上都极有可能成为悲剧人物。偏偏路易十六还是一个心地善良的老好人,这更将他推向了不幸的深渊,也加重了他身上的悲剧色彩。据《旧制度与大革命》记录:“国王在类似情形(笔者按:指贵族享受种种免税特权并肆意剥削平民尤其是第三等级)下也说过:‘朕欲保卫人民免遭无衣无食之苦,有钱人强迫他们劳动,高兴给多少报酬就给多少。朕不能容忍一部分人听任另一部分贪婪的人摆布。’”[ [法]亚历克西·德·托克维尔(Alexis de Tocqueville)著,冯棠译,林裕芬、张芝联校:《旧制度与大革命》,商务印书馆,2012年,第220页。]正是处于这样善良的愿望,路易十六进行了改革,企图取消贵族免税的特权并限制领主和贵族对农民和市民的剥削。然而由于个人能力的缺陷,路易十六无法驾驭当时的局势,最终改革破坏了旧有的社会秩序和社会习俗,反而变相地给了人民革命意识教育,加速了人民的觉醒,推动了革命的爆发。[ 同上,第226~227页。] 与托克维尔的《旧制度与大革命》的描述类似,美国伟大的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英语:L.S. Stavrianos)教授在他举世闻名的著作《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中也提到了国王面对国家财政的困难和阶级矛盾尖锐的现实,打算废除贵族的特权,向他们征税,不料这引起了贵族的极大不满和反抗。[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L.S. Stavrianos)著,吴象婴、梁赤民、董书慧、王昶译,梁赤民审校:《全球通史(下)》(第七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526页。][[[][美]斯塔夫里阿诺斯(L.S. Stavrianos)著,吴象婴、梁赤民、董书慧、王昶译,梁赤民审校:《全球通史(下)》(第七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作者对法国大革命有这样的评价:“实际上,它不是作为资产阶级革命开始于1789年,而是作为贵族革命开始于1787年。”[ 同上,第525页。]这是很有道理的。其实正是路易十六的改革触犯了最保守的那部分贵族的利益,他们才联合起来迫使国王同意召开“三级会议”讨论征税问题。法国大革命后来之所以发展到如此暴烈的程度,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贵族不肯牺牲任何自己的既得利益,也不愿接受任何带有向平民让步色彩的改革。路易十六作为一位同情平民的国王希望进行有利于平民的改革,结果反而引发了平民的革命,这的确很有讽刺意味。 法国学者乔治·杜比(法语:Georage Dolby)的《法国史》也提到了国王路易十六想改革并极力劝说贵族接受可贵族们顽固地加以拒绝,他还谈到了当时在乡下普遍出现的“领主反动”(即封建领主公然恢复中世纪很盛行但当时早已被废除的向农民征收的地租,加重对农民的剥削)和“贵族反动”(指乡下穿袍贵族公开宣布恢复一些已经被废除的特权)。[ [法]乔治·杜比(Georage Dolby)著,吕一民、沈坚、黄艳红等译:《法国史》,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809页。][[[][法]乔治·杜比(Georage Dolby)著,吕一民、沈坚、黄艳红等译:《法国史》,商务印书馆,2010年。]]不过与托克维尔和斯塔夫里阿诺斯不同的是,乔治教授讲改革失败的责任更多归咎于路易十六个人才能的平庸。他指出:“关于路易十六的性格,人们谈得够多了,这个平庸的国王能力有限,他远不能应付当时的局势。”[ 同上,第812页。]
------------------------------------------------------------------------------------------------------------------
现在贴另外一小部分。
------------------------------------------------------------------------------
路易十六尽管性格上有着懦弱、意志不坚定的缺点,并且他缺少作为一位政治家所必须具备的政治手腕,但总的来看他仍然是一位天性仁慈善良的君主。他同情人民的痛苦和不幸,渴望用政治改革的手段减轻人民遭受的痛苦。然而事与愿违,改革的结果不仅没有使人民过得更幸福、更有尊严从而避免革命的发生,反而激起了社会各阶层对波旁王朝统治的不满,最终成为了暴力革命的先导。这很大程度上应该归因于法国封建社会贵族政治的顽固性和法国人民在长期专制统治下累积的对君主的憎恨和不满。应该说,在贵族坚决拒绝改革、不肯对资产阶级做出任何让步而法国民间情绪十分激动且不理性的情况下,路易十六的改革只有好的想法却没有好的时机。不过就改革失败、最终引发革命这一点而言,路易十六本人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李宏图先生对路易十六的评价是比较客观公正的:“回顾路易十六的一生,他的确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 李宏图:《路易十六,一个悲剧性的改革家》,《探索与争鸣》2004年07期。]“他头脑清楚,心地正直、善良,但是性格不够坚定,在他的所作所为中缺乏坚持到底的精神。”[ 同上。]正是由于路易十六性情太过于温和,所以当改革遇到来自旧贵族和旧制度方面的阻力时,他迅速动摇了、妥协了,他缺乏毅力的缺点使他的改革无法进行下去,最终导致他走上了一条悲惨的不归路。可以说,路易十六的悲剧既是命运悲剧,也是性格悲剧。
实事求是地说,路易十六是一个好人,但不是一个好的政治家,他并不适合被放在国王的位置上,而他偏偏因为自己血统的缘故成为了法兰西王国的国王,这是他最大的悲剧。他缺乏政治才能却偏偏作为一个政治人物,面对着法国大革命这样千年未有的变局,是他很难应付的。正如《思考路易十六——兼论法国大革命的起因》一文所述:“就是这样一个善良的天主教徒,既不昏庸也不残忍,一生的爱好仅仅是摆弄摆弄几把破锁,如果他不是国王肯定是一个好人,既然是一个好人就应该得到我们的尊重。可惜他拥有的权力大大超出了他自己的能力。”[ 聂有超、田甜:《思考路易十六——兼论法国大革命的起因》,《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1卷第5期。]或许从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来看,路易十六的死是一场无法避免的悲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历程中必须付出的代价,然而他以那样一种惨烈的方式死去,依然深刻地暴露了法国大革命时期多数人暴政极其血腥而不人道的一面。在审判路易十六的过程中,罗伯斯庇尔、丹敦、马拉(法语:Jean-Paul Marat,1743~1793)等雅各宾党人提出的所谓国王叛国和与普鲁士、奥地利等外敌勾结、阴谋颠覆祖国的证据几乎全部是捕风捉影、毫无事实依据的。为了将国王推上断头台从而建立共和国、结束封建君主专制,他们根本不顾国王和王后有没有叛国投敌的事实,也不顾任何法律程序,甚至对参与审判的陪审员和国民公会议员进行威逼利诱,迫使他们昧着良心投票判国王死刑。[ [法]马德楞(Louis Madelin)著,(民国)伍光建译:《法国大革命史:关于法国革命进程的总记录》,人民日报出版社,2014年,第210~215页。][[[] 陈学娟:《路易十六——我们应当重新认识》,《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6月第7卷第2期。]]陈学娟的论文《路易十六——我们应当重新认识》也指出对路易十六的审判实质上是雅各宾派操纵的,并不符合法律程序。[ 陈学娟:《路易十六——我们应当重新认识》,《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6月第7卷第2期。]这篇文章如下的论点也是很站得住脚的:“路易十六的命运是悲剧的,他的普通的善良性情和作为国王的仁爱的胸怀以及励精图治、进取的信念是显而易见的,也是难能可贵的。”[ 同上。]“为革命牺牲的众多人物里面,国王路易十六无疑是某些操纵这场革命刽子手屠刀之下的最大的冤魂,对国王路易十六的审判,也成了法国历史上最丑陋、最荒唐的冤案。”[ 同上。]总而言之,对路易十六的审判是用多数人的意志代替了法律的公平和正义,践踏了法律的威严,既不人道,又无法律依据,属于多数人共同实行的激情犯罪,是多数人暴政极不光彩的体现。
尽管历史不允许假设,我们还是应该看到,路易十六所希望的改革最终没有成功,这不仅仅是他个人的悲剧,也是整个法兰西民族的悲剧。法国大革命对推进法国的现代化有不可磨灭的伟大功绩,但如果从现代化史观出发,我们更应该看到,革命其实是不得已的一种选择,即改良主义路线已经完全走不通了才不得不以革命暴力的手段改造社会。革命既可以推动现代化,也会造成暴力泛滥、社会动荡、生产力遭受破坏、大量无辜的人丧失最宝贵的生命。路易十六的被杀正是这种革命群众的激情失控后所制造的一起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