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为什么不怕中国崛起_国际新闻

俄罗斯为什么不怕中国崛起

国际新闻 2022-11-24 06:50www.worldometers.cn最新国际新闻
         对于日本这个国家,我们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日本对俄罗斯畏惧如虎、对美国更是服服帖帖,对中国却是有恃无恐。为什么日本怕俄罗斯和美国,却不怕中国呢?这是有其历史和现实根源的。
先说美国,可以说日本近代以来的历史摆脱不了美国。1853年,美国海军准将培里率领东印度舰队进入江户湾,打开了日本国门,刺激了日本开展了明治维新运动和废藩置县等现代化之路。
 
黑船来航
1921年,美国在实力占据优势的基础上,通过《九国公约》重挫了日本在一战后独霸中国的野心。从中日卢沟桥事变到太平洋战争前,由于日本的资源严重短缺,需要进口大量资源,美国为日本提供了80%的原油、75%的废钢铁和75%的机械装备,如果没有美国的资源日本的侵华战争将难以进行下去,可以说是美国的能源支撑了日本前四年的侵华战争。1941年7月26号,由于日本侵略野心的不断膨胀,引起了美国的警觉,美国政府决定对日进行在美资产冻结和石油禁运,造成日本原油储备不足2年之用。如果没有石油,日本的战争将无法进行下去,因为飞机、舰船将成为一堆废铁,工厂也无法开工,日本需要南进印度支那获取石油。为保证南进印度支那侧翼的安全,日本决定铤而走险,于1941年12月7日袭击美国太平洋地区最重要的海军基地珍珠港,造成了美国海军的重大伤亡,日本一度获得太平洋地区的优势。
 
珍珠港事件
但日本和美国巨大的国力差距决定日本的优势只是暂时的,美国利用强大的工业能力迅速武装了一支强大的军队,在随后的珊瑚岛海战、中途岛海战、瓜岛战役、马里亚纳群岛战役、莱特湾大海战和硫磺岛战役和冲绳战役等一系列大战役使日本海军几乎全军覆没,日本陆军精锐主力也被美军歼灭,空军大部也被美军歼灭。
 
亚洲战场及天平洋战争形势图
美军潜艇部队对日本的海上交通线进行了严密的封锁,造成了日本原油的严重不足,日本在二战时的“神风飞行队”固然有军国主义思想的影响,其实更多的是飞机燃油不足引发的无奈;美军的封锁也造成日本本土其他物资的严重短缺,甚至陷入了大饥荒,在日本投降前日本的经济已经濒临崩溃。同时太平洋战争后期,由于“超级空中堡垒”B-29的研制成功和美军不断逼近日本本土,美国对日本重要的军事、经济目标展开大轰炸,严重的摧毁了日军的战争潜力,随后扔向长崎和广岛的两颗原子弹彻底摧毁了日本人的抵抗意志,也在二战最后给日本人留下了一段“难忘的美好回忆”,日本不久后被迫无条件投降。
 
我就是我,不一样的烟火
战后,美国开始按照美国在远东的利益对日本进行政治、军事、经济的全方位改造,其中日本的国防是建立在《日美安保条约》框架下的,使日本自卫队成为了美军太平洋地区的一枚棋子;
 
日本天皇裕仁与太上皇麦帅
其经济在美国的大力扶持下,到了80年代甚至一度挑战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前一段时间引起“钓鱼岛买岛”闹剧的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在80年代曾出版了一本《日本可以说不》,透漏出日本社会在羽翼渐丰的情况下妄图摆脱美国的意图,但是美国马上又教育了日本一顿,通过联合欧洲逼迫日本签订《广场协定》,给日本一计响亮的耳光,日本现了原型,日本经济陷入了20多年的零增长;
 
广场协定
同时日本与俄罗斯和中国分别存在领土争端,日本在国防上有求于美国。可以说,美国无论是在历史上还是现实中,都始终保持对日本的全面优势,加上驻日美军的美国大兵时不时对日本妇女的“美日亲善”举动,日本实在不能不怕美国人。
 
南千岛群岛
至于俄罗斯,还要说到二战,日本陆军在中国战场武汉会战后陷入僵持,由于侵略野心的膨胀,日本陆军以为苏军也是中国军队那样的软柿子,没想到却踢到了钢板,踢折了腿。在诺门坎战役中,在苏军火炮、空军、装甲车辆的巨大优势下,日军被苏军痛殴了一顿,日本被迫放弃了侵略苏联的北进行动。
 
诺门罕战役中苏军缴获的日军破烂儿
到了二战末期,1945年8月9日,150万的满血苏军在大纵深战略的指导下分三路向盘踞在东北约70万的残血关东军(关东军由于不断被抽调南太平洋战场,造成关东军素质下降,军队装备严重不足)发动了摧枯拉朽的战略包围,在短短几天内横扫关东军,给日本政府和军队极大的心灵震撼,在装备和人数占绝对优势的苏军面前,当苏军的钢铁洪流展开突击时,关东军根本没有与苏军一战的实力。
 
苏联红军出兵东北横扫日本关东军
日本投降后,据说苏军对日本俘虏进行了极大的“优待”,稍有反抗,立即让他们去见日本的天照大神,造成了日本人对苏联的极大恐慌。
 
西伯利亚劳改的日本俘虏
冷战中,日本作为东北亚冷战的桥头堡,苏联红海军太平洋舰队的潜艇力量异常强大,因此在美国的要求下,日本形成了一直以反潜为主的舰队,日本海上自卫队甚至被戏称“美国第七舰队的反潜分队”。强大的苏联红海军和空军力量一直是日本人的噩梦,特别是70年代以后,苏联海军实力极度膨胀,特别是“基辅级”航母的服役使苏联海军的作战体系更加完善,引起了日本社会的极度恐慌,日本甚至出版了一本假想苏军入侵的小说《目标.明斯克》(“明斯克”号是当时苏联太平洋舰队的一艘航母,和印度2013年在从俄罗斯引进的“戈尔什科夫”号是同一级舰,当然印度海军将其改名为“维克拉马蒂亚号”),可以看出日本对苏联的恐惧到了何种地步。
 
明斯克号载机巡洋舰编队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虽然继承了苏联的主要军事力量,但军事实力大损,所以俄罗斯就“北方四岛”问题曾一度松口。在俄罗斯恢复一定元气后,得到的却是普京这样一句话“俄罗斯国土虽大,但没有一寸是多余的”,俄罗斯在“北方四岛”问题上对日寸步不让,态度异常强硬。俄罗斯虽然不复当年苏联的雄风,但俄罗斯强大的核力量是使美国都顾忌三分,远东的俄罗斯空军力量特别是远程攻击力量仍然非常强大,俄罗斯的轰炸机不断问候日本甚至绕飞日本,使日本很是恐慌。
 
可爱的小熊熊
中国:日本尊崇古代的中国,却瞧不起近代以来的中国。特别是甲午战争以来,日本在国力上强于中国,改变了2000年来中国主导东亚局势的格局,并不断在侵略中国的行动中获得巨大利益,中国在近代以来没有给日本造成必要的的教训。
 
甲午中日战争
即使是中日战争爆发后,中华民族形成了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国共两党摒弃前嫌,海外华侨华人也大力支援祖国的抗战大业,苏联和美国也先后给中国大量军援,甚至派出军队帮助中国抗战,如苏军在抗战前期向中国派出了援华志愿航空队,中国军队的抗战仍异常艰难。
 
蒋凯申发表抗日讲话
中国军队从未在抗战中占据战场优势,只是起到了牵制日军的作用,孱弱的国力军力使中国军队无法打像美苏歼灭日军那样的大歼灭战,甚至无法做到全歼日军联队以上的成建制部队。一个很无情的现实是直到日本投降的前一年,日军仍然在大陆发动了豫湘桂会战,给了国军极大杀伤,造成大面积的国土沦陷;
 
豫湘桂会战日军进攻路线
直到日本投降前夕,日本仍然控制了整个东北地区和华北、华东、华中、华南等中国最发达地区的大中城市和主要的交通线,而中国军队无力进行大规模战略反攻;
 
抗战前期形势图
可以说直到日本投降前夕,日本在中国战场的败像并不明显,而且中日两军的战损比也达到了令国人心惊的4:1,很难说中国战胜了日本,所以日本人心理上从不承认二战输给了中国。日本在科技、经济、文化、教育和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长期领先中国,对中国有一种巨大的心理优势,日本一直以亚洲的领头羊自居,当然并没有获得亚洲国家的广泛承认。自2010年以后,中国的GDP总量超过日本,日本人的心态才发生了微妙的变化。现阶段来说,由于日本在美国的严密监视和阉割下,日本自卫队只具备较强的防御能力,而不具备远程攻击能力,且日本的军事装备对解放军的技术优势已不明显,中国大陆的军事力量无论是在战术还是战略上都已经强于日本,在大陆军费稳定增长的前提下,中日的军事差距还会逐渐拉大。(2021年了,现在日本已经不如中国的法眼了)
 
上图,摊牌
但中国也有很多不足的方面。一是解放军仍然是一支防御型的军队,远程攻击手段仍显单一,无法在中远海地区形成完善的作战体系,而且由于台湾岛尚未回归大陆,岛内的“台独”势力使两岸无法形成战略上的配合,不能对日本进行强有力的“战略威慑”。
 
二是《美日安保条约》的签订和美国在中日“钓鱼岛争端”的模糊表态以及美国“重返亚太”的需要日本作为补充大背景使日本有恃无恐。
三是因为外国所谓的“中国威胁论”,中国政府过多的提和平发展和和平崛起,造成了外界对中国不会使用武力的误判。
 
四是日本通过观察可以明显的看出中国不具备大战的条件:例如中国每年需要消耗5亿吨原油,而其中60%依靠进口,而我们的石油储备不但有限,而且现有的建成的5个原油战略储备库全部位于东部沿海的浅纵深地带,对于它们的安全我表示担忧,中国并未形成完备的石油储备和防卫体系,从能源的角度上来说并不具备战争条件;
从中国的人口、经济和产业分布上来看,中国沿海的辽宁、河北、天津、北京、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广西这一段狭长地带,占中国略多于10%的领土集中了中国40%的人口和70%左右的GDP和大部分的科研院所,从布局上看不够合理,缺乏回旋空间;
 
中国目前的产业结构仍不够合理,产业结构长期徘徊在中低端,人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仍有待提高,科技创新水平仍然不足以支撑一个世界大国,政府也需要时间进行改革和完善各项制度。时间是属于中国的,中国国力的上升幅度要明显高于其他国家,中国不会在实力不足的情况下与周边国家发生剧烈冲突。
 
因此,引用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的一句话“战略威慑就是你有这种实力,而且要让对手相信你有动用这种实力的信心”能够对目前的中日关系现状有很好的解释。
 

Copyright © 2016-2025 www.worldometers.cn 全球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全球化,全球疫情,全球股市,全球新闻网,全球地图,全球通史,经济全球化,全球变暖,全球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