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示威
国际新闻 2022-11-24 06:50www.worldometers.cn最新国际新闻
韩国成了“示威之国”?据韩国媒体近日报道,统计显示,在刚刚过去的2019年,韩国人共举行超过9万次各类集会和示威活动,创下历史最高纪录。如果按天算,韩国人平均每天举行的示威超过260次。这样的数字无疑是相当惊人的。韩国人的示威为何这么多?韩国社会出了什么问题吗?《环球时报》记者在韩国确实几乎每天都能听到、看到各种示威消息和情景,也直接观察并报道过一些重大示威活动。在记者看来,除经济、社会不平等加剧外,韩国社会不同价值观的对立越来越突出,创纪录的示威场次实际上拉响了韩国政治体制危机的警报。
具有国家象征意义的光化门广场,被示威者“一劈两半”
根据韩国警察厅的统计,2019年1月至11月,韩国共发生各类集会和示威87426次。考虑到这一数字不包括集会较多的12月份,因此去年全年韩国集会示威超过9万次已成定局。2016年,亲信干政案和朴槿惠弹劾案让韩国举国沸腾,那年韩国人举行了45755次示威游行——仅为2019年的一半。
数据能说明不少问题。2017年,即文在寅政府上台初期,韩国示威次数略有减少,但2018年迅速增至68262次,2019年再增加2万多次。实际上,韩国很多示威游行以文化庆典或记者会的名义进行,而1人示威则不在统计范围之内,否则,按其他算法,韩国每年的游行示威最多可达20万次。这从侧面证明,当前韩国社会各种不满和矛盾不是通过对话和正常途径解决,希望通过集会和示威解决的社会心理正迅速扩散。
去年6月底,美国总统特朗普访问韩国,首尔市中心终日乱成一锅粥。在光化门广场不同地点、不同时段,保守民间团体和进步民间团体欢迎与反对特朗普访问的集会同时举行。两天时间,光化门广场的合法集会就多达30起。
韩国游行示威最多的地方是首尔,去年有21%的游行示威发生在这里,并集中于涵盖光化门和市厅(市政府)的钟路地区。光化门和市厅附近去年1至11月发生超过3000起各类游行和集会,绝大部分是政治理念色彩强烈的进步和保守团体的集会。这意味着光化门广场已经被“一劈两半”。有研究韩国示威文化的人士表示,如果示威者想向政府发出信息,一般都会在光化门附近举行集会。但批评者认为,光化门广场是韩国历史、文化和政治的中心,是极具国家象征性的地点,但现在天天有示威,已经严重影响韩国的国际形象。
进步倾向的各类工会是光化门集会的常客,过去5年申报的集会数为3618起,占过去5年光化门集会总数的11.7%。保守势力的集会在文在寅政府上台后呈现猛涨态势,特别是最近两年,各种要求释放朴槿惠、要求逮捕曹国(文在寅的亲信、前法务部长)等的示威越来越多。值得注意的是,示威者最热衷的地点是韩国电讯(KT)光化门分公司前,过去5年占比44%。而在与美国驻韩国大使馆一墙之隔的韩国历史博物馆前,进步团体的示威游行远远多于保守团体,经常出现的口号标语是“反对强化韩美军事同盟”“敦促查明驻韩美军邮寄炭疽菌真相”等。
去年10月3日,首尔光化门广场,韩国多个在野党和保守团体举行集会要求时任法务部长曹国辞职。
有和平的,也有激烈的;有悲伤的,也有欢乐的
面对越来越多的示威游行,韩国警方苦不堪言。去年1月至10月,韩国不得不为11385起示威投入警力维持秩序,比前年同期猛增45.3%。青瓦台周边关于示威集会的民怨很大,不少家长和学生认为,过度的游行示威已经严重影响他们的出行权和学习权,各种不满在爆发式增长。警方一度对青瓦台周边一定区域实施游行禁令,但法院作出裁决:上午9时至晚上10时游行示威合法。
《环球时报》记者在韩国现场报道过不少示威活动,特别是前些年比较大的集会,它们主要是围绕弹劾朴槿惠、“世越”号、“慰安妇”等事件进行。记者的感受是,韩国的示威有和平的,也有激烈的;有悲伤的,也有欢乐的。
去年2月,韩国民众集会悼念“慰安妇”受害者金福童去世。济冬摄
让记者印象最深的是反朴槿惠烛光集会,记者目睹过很多次,由于赶上圣诞节以及跨年,韩国人就像开狂欢派对一样。还有一次,组织者请到韩国知名组合“野菊花”,演唱了在电视剧《请回答1988》中被翻唱、韩国几乎人人会唱的《你不要担心》,全场民众跟着一起唱。这是让记者最动容的一次集会。
2016年11月下旬的大型烛光集会。
韩国人也喜欢把讽刺元素用到集会中,之前有人牵着小狗参加集会,狗脖子上套着气球,上面写着“要么我来试试做总统”。当然,挺朴人士也会拿着美国国旗、以色列国旗进行示威。总的来说,韩国的游行示威政治色彩和风格很多元。同一条街道,保守一派在这一端,进步一派在另一端,中间是警察。
这两年,虽然示威场次在增加,但非法、暴力示威在减少,韩媒将此称为“和平集会文化的定型”。2019年1月至7月,全韩国发生非法暴力示威仅9起。不过,一线警员另有说法。有警方人士透露,在示威现场,即使发生警察被打等非法行为,警方往往也会忍气吞声,因为担心引发“过度镇压”的争议。这也导致警方内部关于“公权力坠落”“警察成为出气筒”的不满声音越来越大。
集会自由在向“示威万能主义”演变
“韩国社会存在着严重的政治理念冲突和对立,即所谓进步势力和保守势力的对立。”一位在韩国交流的中国学者对《环球时报》记者说,这种对立不仅存在于“政治社会”比如国会里,也存在于“市民社会”比如各种团体中。两大势力的集会示威往往是“只有嘴巴、没有耳朵”,也就是只关心自己的诉求,无视对立阵营的想法。去年的9万多场示威,相当一部分是两大势力“对着干”的活动。
这位学者说,韩国社会把“自由民主”奉为圭臬也是示威多的原因之一,追求个性释放促进了社会价值的多元化,许多“少数群体”开始追求“平权”,而他们采取的方式基本上都是集会示威。从网上争论演变成实际的广场示威就是一个表现:有女权主义者在网上猛批警察“对女性偏颇办案”,后来演变成警察厅前的连续集会;一部分男性网民借助某案件的判决,煽动社会“男性容易成为性骚扰讹诈受害者”的氛围,并到首尔的钟阁地铁站外举行游行示威。
从根源来说,示威多源于经济、社会的不平等。有分析称,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韩国进行新自由主义经济改革,此后贫富差距不断扩大,最近几年阶层固化现象加重。各种社会矛盾缠绕在一起,阵营之间对立,政府换届导致政策不连续,民众的不满日益增加,以致催生出街头示威的沃土。
其实,文在寅政府上台的2017年,示威次数有所减少,这一时期民众对新政府的支持率很高,表明他们很期待改变的到来。但政治、经济与社会的痼疾很难在短期内得到有效解决,当最初的期待落空时,不满就会增加,这就解释了为何2018年示威重新增多,到了2019年,即文在寅政府执政时间将满一半这个节点,示威达到惊人的9万场。
不能忽视的还有朴槿惠执政后期大规模、持续性示威的示范效应。朴槿惠作为在任总统被弹劾是韩国现代政治史上史无前例的事件,而她最终被赶下台似乎展现出街头抗议的强大威力,这使本来就有示威传统的韩国民众认为,示威是有用的。而在这股示威浪潮下诞生的文在寅“进步政府”,其政策基调就是最大限度地保障民众的集会示威自由。
如今的韩国,集会示威成为家常便饭,甚至简单的民事纠纷也要先示威,这种社会心理四处蔓延。在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大楼,甚至最基层的政府机构和企业建筑前,整日都会有示威者拿着大喇叭呼喊的连续性集会。这呈现了韩国的示威文化,也带来一个大问题——集会自由在向“示威万能主义”演变。
在韩国西江大学现代政治研究所教授徐姜大看来,人类通过武力解决矛盾的方式历史悠久,但随着议会民主主义的出现,通过嘴而不是子弹解决矛盾已经成为普遍价值。但广大市民热衷于到广场上示威,这说明现有政治方式已经难以解决当前社会和政治矛盾,“2019年韩国的广场政治,实际上拉响了韩国政治体制危机的警报”。
上一篇:韩国演艺圈悲惨事件名单
下一篇:韩国化学阉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