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科举考试到底有多难 都难在什么地方
对古代考试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双元制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代参加科举考试有多难?难怪才考中一个举人就疯了。
我们都说现代的高考是“过独木桥”,能够在莘莘学子中脱颖而出走入大学的校门,无疑是件极不容易的事。
但其实,古时候的科举考试尽管没有现在这些的学科,但它的难度也是非同小可的。
寒窗苦读数十年,仍然名落孙山没有功名傍身的其实也,甚至他们可能并不是因为才疏学浅没有高中,而是在之前的资格审查环节就被淘汰下来。
那么,古代的科举究竟难在了哪些地方呢?
科举参试身份限制多
创设了,广开才路,打破了之前由世家大族把控朝廷重要官职的局面。
尽管科举制度给许多寒门学子提供了入仕为官的路径,但这个科举考试确实不是随随便便谁都能来参加的,光是参与科举的士子身份便有着诸多限制。
以开科举先河的隋朝为例,隋朝的科举制下士人可以自由报考,但并不是所有人都具有报名资格可以应举的。
第一,隋朝禁止商人参加科举考试。曾经专程下诏明确工商背景出身的学子不得参加科举考试,这一定程度上也是受“重农轻商”思想的影响的。
第二,禁止居父母丧者参加科举考试。我国历来重视孝道,父母尊亲属去世的话,子女是要居家服丧的,并且要遵守不得宴饮、不得婚嫁的诸多规定。
其中,以隋朝为代表的很多朝代也都补充规定了,士人在服丧期间不得参加科举考试。因为常言都说“百善孝为先”,朝廷方面认为只有尊重孝道守礼法的学子,才是他们真正需要的人才。
而到了时候,对报名士子身份的限制就更多了起来。
颁布的《科举条格诏》里就规定了四类人不得参与科举考试,分别是:已经入仕的人、曾经在科举中登科及第并且做官的人、被罢黜的官员和娼妓之流。
而这样的身份限制一直被沿用到了明末清初。
所以说,古代的科举考试中,第一关的报名环节便限制多多,开局就提高了科举入仕的难度。
赴考过程繁琐艰辛
每个朝代对各个环节的考试称谓可能有所不同,比如时称地方科举为州县试,则将称之为取解试,元朝之后则一般都命名为乡试了。
乡试中试的话就成为“举人”,只有通过了乡试才有资格参加之后的会试和殿试。
但乡试的流程也是很复杂的,并不是单纯本人到考场报到便可以顺利入场开考的。
首先是印卷。明朝时候规定,地方士子赴试需要经过特定的程序。也就是需要得到官方的认证,持有官方印卷才可以入场。
按照朱元璋颁发的条例规定来看,赴试的士子需要写明自己的籍贯、三代信息、本年龄,之后由乡里保举,才能前去印卷。
这里的“印卷”其实就是在这份已经写明自己信息的草卷上加盖官府公印,赋予一定的证明效力,士子拿到这份证明文书之后便等于说取得了一份“准考证”,之后才能参加考试。
而如果考生顺利通过了乡试,准备参加下一环节的会试的话。他甚至还需要提前拿到布政司所开具的公文文书,才能前往礼部印卷参与会试。
其次是赴试。乡试并不是每个地方都有资格举办的,明朝时候的乡试都是在各省的省会举行,会试和殿试则都定在京都。
对于大部分学子来说,他们参加乡试都是要经过长途跋涉才能赶到考场的,而且时候的交通并不发达,士子们赴试参考往往还需要提前程。
尤其是当时居住在海南琼州府的考生,因为海南琼州的科举归属到了广东,赴考的士子需要渡过琼州海峡才能参考,这一路上凶险艰苦自然不必多说,稍有不慎还有性命之忧。
最后还有科考时间。乡试开考的时间一般正值酷暑,而会试往往在腊月寒冬。
长途跋涉本来就是极其考验身体素质的过程,再碰上极热或者极寒的天气,不少学子病倒在了赴考的路上,暴毙而亡的也不在少数。
由此看来,对于古时候的考生来说,能够顺利抵达考场之外已经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了。
考试过程煎熬
而当考生好不容易准备踏进考场大门了,真正的煎熬才刚刚开始,首先便是搜检环节了。
在开考前,士子们都需要经历一个“搜身”环节。不论是酷暑还是严寒,学子们都需要在进入考场前脱掉衣服等待搜身,以防止他们作弊。
脱光身子搜检对于看重礼节尊严的文人而言,无疑于一种“屈辱”。
再则便是正式开考。
明朝时候规定,乡试共有三场考试。八月初九是乡试开考的日子,第一场考察“四书”和经义。之后八月十二考第二场,试论、判、诏、浩、章、表。八月十五日考第三场,考察策论和经史。
也就是说,乡试的考试内容极其庞杂,而且时间战线也拉得极长,这对于考生而言无疑是脑力的极大消耗。
但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一旦进入考场,考生在全部考试结束前是不能提前离开的。
这也就意味着,在这为期数日的考试过程中,考生都需要被限制在四四方方的小小考所内,极其不方便,尤其是在有如厕需要的时候,更显得格外麻烦。
有些考生便是因为溲溺不自由,甚至有茶水也不敢多喝,硬生生挨到考试结束。
这一场考试下来,不光是脑力消耗,对于士子个人的身体和精神来说都是一重磨炼。
也难怪古时候很多世家大族都是驱车来接考生出考场,因为不少身体素质欠佳的考生在走出考场时,便会因为体力不支而倒地。
而乡试之后的阅卷环节自然也是慎之又慎,因为乡试通过的名额是极少的。
元朝时全国乡试一共录取300人,明太祖朱元璋时则规定每个省份都可以在乡试中录取40人。
全国三百人的录取名额,各省四十人的录取名额,这个通过比例甚至比如今的高考还要低上许多。
也难怪范进中了举人之后便高兴地欣喜若狂,因为按照古时候的通过比例来看,范进实在也算是学子中的翘楚了。
由此可见,古时候的科举考试从报名开始便已经进入了困难模式。从身份限制再到艰辛赴考,直到最后坐到考场上,每个环节都充满了艰辛不易。
能够冲破重重困难,在科举场上一鸣惊人自然也就成为了天大的喜事。这也难怪古人形容的人生四大喜事之一便是“金榜题名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