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忠贤掌权时明朝能压着清朝打 真实情况是什么

世界历史 2022-07-26 13:29www.worldometers.cn世界历史故事

  还不知道:和的读者,下面双元制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魏忠贤掌权时,追着清朝打?真实情况到底如何?

  近年来不少的人提出一个观点:魏忠贤对明朝是有贡献的,才是毒瘤。在这里,我们姑且不做全面讨论。笔者只是想说,想给魏忠贤洗白,用辽东的军事说法,显然是不合适的。甚至有人说“魏忠贤掌权时,明军追着后金打”,这种情况更是根本不存在!当时明朝所能做的,而且也做到了,仅仅是防御。

  我们来捋一下明朝对后金的战争史,就可以看出端倪了。

  第一阶段:四十七年到天二年

  明万历四十七年(公元1619年),明朝发动十几万大军进攻后金,结果在萨尔浒被打得大败。从此以后,明朝元气大伤,很难再发动大规模的进攻。为了防御对方进攻,万历任命熊廷弼为辽东经略,全面负责当地军政。熊廷弼上任之前,辽东的两个重镇:开源和铁岭就相继丢失。熊廷弼在十分不利的情况下,仅用几个月的时间就安定了局势。

  此时的明朝廷内部,党争已经开始。熊廷弼属于楚党,和浙党成员姚文宗不合。姚文宗在朝中散布关于熊廷弼的谣言,熊廷弼因此辞职。辽东经略一职,落入袁应泰手中。袁应泰在辽地广泛招募蒙古降卒,却不加以甄别。他没想到,这些人都是后金的内应。在他们内外夹击之下,辽地两座重镇:沈阳和辽阳也相继失守。袁应泰在辽阳城破时举火自焚,算是尽了臣子的职责。

  袁应泰死后,熊廷弼被再次启用为辽东经略。但是此时的实权人物,却是辽东巡抚王化贞。熊廷弼已经看出,如今的明军已经不具备攻击后金的实力,于是主张防守。但王化贞却盲目乐观,想要进行一次全面进攻,。天启二年,王化贞主导的打响,结果因为军中大将孙德功的叛变,战役惨败,脱胎于的浙兵集团。熊廷弼和王化贞退回朝中,原为东林党的王化贞投靠了,导致熊廷弼被杀,传首九边。

  下一任辽东经略是王在晋。王在晋认为,关外已经无局可守,于是采取了全面回撤的消极态度,把前线移到了山海关。明朝关外的土地,彻底落入后金之手。

  这一阶段,是在天启初年到天启二年之间,魏忠贤还未。从《》等史料中,也无法找到此时朝中争论的细节。除了魏忠贤帮助王化贞除掉熊廷弼之外,看不到他有什么其他的动作。但是,如今熊廷弼的忠奸胆略,已经为人所共知。魏忠贤如果真是那种眼光超群、大公无私、能力出众的人,一定会留下熊廷弼。哪怕仅仅是留一条命,也算是给朝廷留下了一个良将。所以从熊廷弼事件上就可以看出,魏忠贤对辽东局势的影响,到底是好还是坏。当然,不管怎么说,明朝追着后金打的这种情况,也根本没有出现过。

  第二阶段:天启二年到天启七年

  下面,明朝的辽东攻防进入了下一阶段:出场了。孙承宗是明朝后期真正的战略大师,他在天启二年出任蓟辽督师,提出了“以辽人守辽土、以辽土养辽人,以其耕之人以为战、其战之人以为耕”的守土方针。此外,他还重用袁可立、、赵率教、等人,装备了大量的火器,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最后他还使用了一招最狠的招式:稳扎稳打,以筑城的方式,向后金腹地缓慢推进!这一手是的绝学,曾经让那个军事鬼才一筹莫展。

  经过努力,孙承宗构建起了一条坚固的“关宁锦”防线。终明朝一朝,这条防线成了后金的噩梦,从来没有被逾越过。

  这一阶段,也确实发生了一件明军和后金野战争胜、而且的战斗,那便是袁可立指挥的登莱战役。天启三年秋天,袁可立乘着风势,烧了后金军粮。后金来兵报复,双方一场大战,后金兵败。之后,袁可立又不断设下伏兵,采用水陆并举的方式,收复了金、复、盖三座卫城,以及旅顺、红嘴、望海、永宁等多座堡城。这一战,打得后金军几年之间不敢妄动。但是,登莱战役仅仅是明朝军事疲软下的。随着天启四年袁可立因党争而离职,这种景象再未出现。

  由于有袁可立等一干强人的活跃,孙承宗在辽东经略的位置上坐了四年,位置一直很稳。直到天启五年,孙承宗部将马世龙发生了“柳河之败”。这一仗明朝的损失并不大,因为发生战斗的总兵力也不过7000人。但是这一败却成了孙承宗下台的导火索。朝中官员抓住此事大做文章,说孙承宗能力不行。孙承宗感觉风头不对,便自请辞职了。

  孙承宗走后,下一个上台的是阉党官员高第。高第简直就是四年前王在晋的翻版,甚至更加不堪。他抛弃了已经建好的关宁锦防线,一意孤行地撤回山海关,关外仅剩宁远等几座古城。此时袁崇焕坚持固守宁远,仗着坚城和大炮和后金周旋,并且十分幸运地击杀了努尔哈赤。此后的一年,袁崇焕又以疑兵之计戏弄了,明朝这才获得了一些喘息之机。

  天启七年,皇帝驾崩,魏忠贤被清算,这一段历史才告结束。除了登莱战役的一抹亮色之外,明朝一路严防死守,不敢贸然进攻。明清之间算是均势,不存在谁追着谁打的问题,更不存在明朝追着清朝打的事情!

  最后总结

  需要注意的是,明朝能守住关宁锦防线,和魏忠贤没什么关系。作为蓟辽督师,孙承宗和魏忠贤的关系一直就不好。在天启二年孙承宗巡查辽东之时,魏忠贤就害怕他会以“”之名杀掉自己。后来孙承宗之所以能稳坐蓟辽督师宝座,靠的是和天启皇帝非同一般的关系。孙承宗是皇帝的老师。二人的关系,比皇帝和魏忠贤的关系还要铁,魏忠贤想要离间都找不到缝隙。“柳河之败”后,魏忠贤及其党羽接机大肆构陷,搞掉了孙承宗;孙承宗再任蓟辽督师之时,魏忠贤的党羽想要劝孙承宗为魏忠贤立“生祠”,再次被严辞拒绝。由此可见,魏忠贤和孙承宗之间,关系十分不好。如果不是皇帝支持,孙承宗恐怕早就被撤换了。

  除了和孙承宗的恩怨之外,魏忠贤对辽东前行的将领,也进行了不少压制。宁锦大捷之后,魏忠贤的徒子徒孙抢占了大量的赏赐和功劳,而首功者袁崇焕仅仅得赏银百两左右。可以想象,这种做法怎么能让将士服气。

  凡此种种,可以看出,魏忠贤对辽东前线的作用,到底是维护还是破坏。确实,魏忠贤通过那些非常的手段,确实做到了将朝廷大体统一,避免了无尽的党争。但是单以军事而论,他确实没有起到什么好作用。孙承宗、袁可立、袁崇焕等人取得的成绩,是不应该算在他的头上的。我们当然更不能认为,是因为有了魏忠贤,明朝军队的战斗力才变强了的。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Copyright © 2016-2025 www.worldometers.cn 全球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全球化,全球疫情,全球股市,全球新闻网,全球地图,全球通史,经济全球化,全球变暖,全球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