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为什么重用外姓的贺兰敏之?发动政变的

世界历史 2022-07-26 13:29www.worldometers.cn世界历史故事

  ,又称神龙革命、五王政变,是神龙元年(705年),太子、宰相张柬之、崔玄暐等大臣在首都洛阳紫微城发动兵变,逼迫女退位,复辟的事件。下面双元制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武则天并没有躺着等死,因为她还有雄厚的资本。张柬之等人主谋发动神龙政变,82岁的武则天虽然重病卧床不起,却不声不响地为自己报了仇, 让等人得以继续受到李显重用,以至于五王最终都被武三思等人排挤并杀害。

  武则天并没有那么喜欢的

  武则天称帝之后,关于继承人问题,曾几度波折,让人感觉,她一直在立儿子、与侄子之间徘徊不定,实则这都是武则天的手腕。

  事实证明,她并没有那么想立为继承人。

  690年,武则天称帝,立七庙于神都洛阳。皇帝被降为皇嗣,并改姓为武,名为武伦。

  691年,的亲信张嘉福唆使王庆之聚集民众,以“神不歆非类,民不祀非族”为由,废黜李旦的皇嗣之位,改立武承嗣为太子。虽然遭到反对,王庆之被杖毙,但是在祭祀之时,武则天不顾“皇太子为亚献”的礼制,改由武承嗣为亚献,并令武三思为终献。

  692年,以武承嗣既为亲王,又为宰相,权势太重的缘故,罢免了武承嗣宰相之职。

  693年,武则天秘密处死皇嗣李旦的两个妃子,并剥夺了李旦接见公卿百官的权

  698年,武承嗣、武三思数次谋求为太子,在等人的劝说下,武则天决定还政于,将庐陵王李显接回洛阳,并立为皇太子

  此后,武承嗣忧愤而亡,继承人问题从此不再是问题。

  纵观武则天称帝之后对侄子、亲子的表现,让人感觉总在二者之间摇摆不定,其实不过是为了平衡权力,巩固自己地位而已。

  因此,当皇太子之位落到李显之手后,武承嗣感到帝位无望,这才后知后觉,自己其实不过是姑母的一个棋子而已,从始至终,那皇位对于自己来说,都不过是,忧愤之下,就此病逝。

  其实,武则天对武氏并没有外人想得那么好,以她的智商,自然不会不知道侄子再亲,也比不过自己亲儿子。

  武则天扶持的第一位武家人叫,是武则天姐姐的儿子,武则天当了皇后,就将贺兰敏之改为武姓,并让他做了武家家主,继承武则天父亲武士彟的爵位。

  随后,在武则天与、相争的过程中,为了争宠,她将自己的姐姐夫人,也就是贺兰敏之的母亲也拉入宫中,介绍给了。

  后来,不仅武顺成为高宗的新宠,连带着武顺的女儿也被高不释手,一并成为高宗后宫中的新贵,并且高宗还一度想将其纳为,这可是触了武则天的逆鳞。

  当然,并非因为武则天喜爱外甥女,不希望她入宫,而是害怕年轻貌美的外甥女,成为自己的劲敌,于是暗中毒死了外甥女,也就是贺兰敏之的妹妹。

  从此之后,贺兰敏之一改常态,开始处处与武则天作对,不仅诱奸了的侍女(有的说是太平公主本人),还在太子即将大婚的时候,强暴了李弘的未婚妻。

  但就是这样,武则天依旧没有处置贺兰敏之,还要将其引为爪牙,对抗朝廷上与自己不对付的大臣,毕竟此时武则天势单力薄,朝堂上无人可用。

  敏之既年少色美,烝于荣国夫人,恃宠多愆犯,则天颇不悦之。咸亨二年,荣 国夫人卒,则天出内大瑞锦,令敏之造佛像追福,敏之自隐用之。又司卫少卿杨思 俭女有殊色,高宗及则天自选以为太子妃,成有定日矣,敏之又逼而淫焉。及在荣 国服内,私释衰绖,著吉服,奏妓乐。时太平公主尚幼,往来荣国之家,宫人侍行, 又尝为敏之所逼。俄而奸污事发,配流雷州,行至韶州,以马缰自缢而死。——《》

  直到后来,武则天母亲死后,这才处置了贺兰敏之,并在流放途中将其杀死,武承嗣这才被引入京城 ,开始了他璀璨的一生。

  问题来了,为什么武则天开始不直接重用自己的侄子,反而用了一个外姓人贺兰敏之呢?

  原来武则天的母亲是武士彟的继室,只生了三个女儿,而武则天的两个哥哥都是同父异母,由于武士彟死得早,一母三女,没有男人的情况下,被两个哥哥欺负过,所以她一直很不待见武家男丁,并在做了皇后之后,将两个哥哥流放到了外地。

  本来准备将贺兰敏之扶持起来,当做自己的外援,没想到,最终与其渐行渐远,不仅没有丝毫帮助,反而处处与自己作对,她这才等两个哥哥死后,将他们的儿子,也就是武承嗣、武三思引入朝堂。

  所以说,武则天无论是否真心想立武承嗣为太子,其实他对武承嗣根本谈不上什么姑侄之情,在武则天眼中,武承嗣等武家人,只不过是她掌控朝堂的一个助力罢了,为的就是与不希望她称帝的百官们打擂台,所以才一直吊着他们,给了他们一个看似可及,实则根本不可能的野望。

  神龙政变前夕

  神龙政变发生在公元705年正月,而李显被立为太子是在公元698年,自武承嗣一死,基本上李显的太子之位稳如泰山。

  而武氏以武三思为首的其他人也渐渐在朝堂上有了自己的地位,不需要把太子之位拿来当做诱惑驴子拉磨的胡萝卜,比如太平公主就改嫁给了,武家已经成势。

  因此,在几股势力的平衡下,武则天大权在握,加上年纪已大,就开始志得意满,耽于享乐。

  这时候武则天有两个面首,、兄弟,武则天为了让他们充当自己在朝堂的耳目,开始染指朝政。

  随着武则天对朝堂的掌控逐渐减弱,而张易之、张昌宗的势力越来越大,他们兄弟与当朝重臣的矛盾也越来越大,毕竟都想要手握更大的权力。

  发动政变的五王

  705年,武则天身患重病,已经82岁高龄的武则天,哪怕是一代女皇,也让人感觉到了她的衰弱,驾崩几乎成为定局。

  这个时候的武则天是最虚弱的,如历史上其他皇帝一般,身边轻易不敢放其他人探视,只有最亲近的张易之兄弟常侍左右,毕竟他们的一切都来自武则天,是对武则天最无害的。

  宰相张柬之、与桓彦范、崔玄暐、袁恕、敬晖等人趁机诉诸武力,发动政变,率领杀入宫城,当场杀死张易之兄弟,并包围了武则天养病所居的集仙殿,然后要求她退位。

  武则天被迫退位给李显,被尊为“则天大圣皇帝”,武周一朝彻底结束。

  而此次政变中最大的五位功臣,在李显登基不久,就被封为郡王,被后人合称为“五王”。

  李显并没有发动政变的欲望

  表面上看,神龙政变最大的得益者是中宗李显,毕竟他当了皇帝,也许有人认为他就是这场政变的幕后主使。

  其实不然,虽然李显当了皇帝,可是武则天已经肉眼可见活不了多久了,根本没必要,除了给自己凭白增添“政变”的名声之位,根本没有一点好处,反而还有极大风险。

  毕竟失败的话,李显必然是“首恶”,在武则天还有其他继承人可选的情况下,他这个太子之位也有可能不保,要知道原来的皇嗣李旦可就在一边看着呢!

  再说,从李显两次当皇帝的性格来看,他并没有太大的权力欲望,第一次被废黜之后,从来没有想过以自己前任皇帝的身份去做些什么,第二次当皇帝,更是将大权都让给了、等人。

  这样的人,怎么说都是安于现状的性格,绝对不会为了早一天登上大宝,而去放手一搏。

  所以说,这些功臣们,表面上是为了大唐,为了李氏江山,为了李显才发动政变,实际上李显并没有发动政变的必要。

  神龙政变的目的

  在李显并不急着的情况下,这些官员依旧我行我素发动政变,他们的根本目的只有两个:

  第一,政变成功之后就能名留青史,还能携拥立之功,在新皇帝李显一代永葆荣华富贵。

  第二,铲除异己,最主要的就是张易之兄弟为首的利益集团。

  因此,达到这两个目标之后,他们也就暂时停手,没有像当初死后,等人彻底铲除家族一般,去铲除武氏家族。

  这时候,其实有人是建议连武三思等人一起除去的,罗州长史薛季昶就对张柬之、敬晖说道:“二凶虽除,产、禄犹在,去草不去根,终当复生。”

  然而,带头大哥们认为大势已定,既然达到了自己的政治诉求,就不想平生波折,所以没有听从他的意见,薛季昶听后就知道 ,他们注定要因此而死。

  疏不间亲,武则天病榻上的反击

  这个时候,曾经的一代女皇,82岁高龄的武则天又是如何做的呢?是否躺在病床上引颈就戮,坐等死神降临?

  当然不是!

  武则天虽然已经被从皇位上赶了下来,可是他还有雄厚的资本。当然,她的资本并非兵力,也不是什么文臣武将,而是她的血脉亲人。

  不说武三思、太平公主等人,就连当朝皇帝也是她的亲生儿子!

  要是别的皇帝发动政变,让太上皇退位,也许这个皇帝必然不会讲什么亲情。然而,中宗李显虽然是因为政变而登基,却并非自愿发动政变的,他不是枭雄,他是有感情的,哪怕这个女人曾经将自己从皇位上拉了下来,让自己心惊胆战过了几十年,他依旧是一个好儿子。

  李显复位之后,经常率领文武百官问候武则天起居,每隔10天一次。

  闻变而起,桓彦请传位,太后返卧,不复语。中宗於是复即位。徙太后上阳宫,帝率百官诣观风殿问起居,后率十日一诣宫,俄朝朔、望。——《》

  虽然这个探望,更多的是形式主义,但是至少给了武则天见皇帝的机会,有了这个机会,就能再做点什么。

  一次,李显再次来到武则天养病的宫殿,发现武则天面容憔悴,而且也不再梳妆打扮,一副年老色衰,命不久矣的样子。

  李显当场大惊失色,要知道自己的母亲虽然早已老去,可是一生争强好胜的她,从来不服老,经常打扮自己,也会让她在外人眼中看起来依旧是那个强大的女人,现如今怎么成了这么一个老太太?

  李显就问及缘故,武则天却一反往常的高姿态,竟然当着儿子的面哭泣道:“我当初把你从房陵接回神都,就已经做好准备,将天下还给你,而五贼为了贪求功名,做此大逆不道之举,将我惊动到这儿,眼看着是没几天好活的了!”

  李显听后,本来就软弱的他,更是悲戚不已,跟着放声大哭,然后跪地拜谢死罪。

  太后善自粉饰,虽子孙在侧,不觉衰老。及在上阳宫不复栉頮,形容嬴悴。上入见,大惊。太后泣曰:“我自房陵迎汝来,固以天下授汝矣,而五贼贪功,惊我至此。”上悲泣不自胜,伏地拜谢死罪。由是三思等得入其谋。——《》

  也正是因为这段话,让这个本来政治能力不高的李显,明白了五王并非表面上那般为了自己、为了大唐江山,于是开始重用武三思等人。

  殊不知,就是因为武三思的用,发动政变的五位主谋最终都难逃一死,都被武三思秋后算账,也算是替武则天报了大仇。

  五王的结局

  李显复位之后,开始封张柬之、敬晖等人为国公。后来武三思被李显重用,为了与五人争权夺利,于是采纳郑愔的计谋,设计将这五人明升暗降。

  郑愔原本是殿中侍御,因为张昌宗兄弟得宠的时候,也投靠过这二人,因此五王发动政变之后,作为失败的一方,也受到牵连,投奔了武三思,这也充分体现了五王政变的目的。

  于是武三思又与想当武则天第二的韦皇后一起在中宗面前说这五人坏话,并谏言,不如将他们封为王,然后剥夺实权,这也在外人看来是尊重功臣,实际上避免了他们专权。

  耳根子软的李显果然接受了这个建议,于是五大功臣被封王,荣耀一时,却夺去了他们在朝中的实权,不得参与朝政,调离京城。

  最终,张柬之与崔玄暐在被贬的途中就病死,而另外三人在在被贬的途中被武三思派人杀死,都死于公元706年。

  不知道此时,他们再见武则天,会是什么样的场景?

  总结:武则天不愧是千古奇女子,哪怕是到了穷途末路,依旧没有放弃挣扎,也正是因为她有这样的雄心,才能成就一代女皇的传奇吧!

Copyright © 2016-2025 www.worldometers.cn 全球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全球化,全球疫情,全球股市,全球新闻网,全球地图,全球通史,经济全球化,全球变暖,全球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