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盛的赵国为何最终会被灭亡呢?
是之一,从公元前403年立国到公元前228年灭亡,历经175年,在赵国的历史上,出现过后世广为传诵的故事,比如窃符救赵、、自荐等等。
赵孝成王
除了这些之外,还有一点颇受后世称赞,就是赵国军民的积极抗秦。在的过程中,唯有赵国是最能打,而且打得最惨烈的国家。然而,历史最终没有选择了赵国,这是为什么呢?最重要的一点是用人失误。赵国人才济济,并非他国能比,但是,赵国的国君从赵孝成王开始,重用的人大多是公族贵戚。
比如决定赵国生死存亡的,赵孝成王只找平阳君赵豹和商量,这两人都是公族贵戚。而有才能的和,都不在决策人之列。秦灭赵之前,听信谗言,杀了支撑赵国半壁江山的,直接导致三个月后,邯郸城破,赵王迁被俘。虽然李牧就算不被杀,赵国也是凶多吉少,但是,至少还可以坚持一段时间。
除了用人失误外,赵国被灭还有三大原因。
1.政治腐败
从郭开这个人就可以看出赵国的政治腐败到何种程度,他对赵国的灭亡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战国时期有四大,秦国和赵国各占两位,赵国的两位名将是廉颇和李牧,而这两人都被郭开陷害。廉颇是赵国名将,屡立战功,却毁于郭开之口,不得不逃离赵国;李牧的下场更惨,直接被杀。
2.主次不分
战国末期,赵国不仅要面对强大的秦国,同时还遭到后方的骚扰,虽然燕国实力比不上赵国,但是在赵国灭亡的过程中,燕国发挥了巨大作用。比如,长平之战和邯郸之战后,燕国趁机攻击虚弱的赵国,这是燕王的失策。如果没有赵国挡住秦国,燕国安能如此太平?
燕王目光短视、落井下石,而赵孝成王也发了昏,不仅没有对内休养生息,对外广结朋友。面对燕国的入侵,还持续打了四年,尽管把燕国打疼了,可是自己也损失惨重,导致兵力进一步消耗,这让秦国坐收渔翁之利。
3.疆域锐减
赵国疆域的快速减少有两个原因,一是被秦国吞并,二是封给他人。在赵国与燕国交战的四年中,秦国趁机吞并赵国西部三十七座城池,赵国旧都晋阳也沦陷;为了讨好秦国,赵孝成王将河间封给。为了报答的窃符救赵,将赵国重镇鄗送给了信陵君。甚至为了让的对付燕国,竟然送出五十七座城池,要知道,当时赵国还有名将廉颇和。
以上说的四条原因,归结为一条就是“君主昏庸”。赵国一共十三位国君,真正对赵国有积极贡献的唯有灵王一人。然而,赵武灵王也是前明后暗,没有善始善终,只能算半个明君,因此,赵国被灭也不足为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