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父偃协助汉武帝开创盛世,为何最后被族杀?
主父偃,时期大臣,向汉武帝提出了。他一年中升迁四次,得到武帝的破格任用,并向汉武帝提出了“大一统”的政治主张。接下来双元制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长安城内,一位披头散发的老者被押赴刑场问斩。他名叫主父偃,曾经是汉武帝最重要的宠臣,官至中大夫。主父偃被推下囚车,双眼茫然的望着天空,旁边的树上传来几声乌鸦的哀鸣,让人倍感凄凉。
七年前,主父偃怀着报效大汉的梦想来到长安,从一个穷困潦倒的书生到位极人臣的权臣,他实现了人生的逆袭,登上了人生的高峰,忽然间又从高峰跌落入地狱。人活一世,“生不五鼎食,死亦五鼎烹”,他用自己的行为践行了人生信条,可谓死得其所。
当主父偃贵幸之时,巴结依附他的人有数以千计,落难之时,无人为他惋惜,无人流泪,甚至无人为他收尸。后来,一个小人物“孔车”将他草草安葬,这是他在人世间能感受到的最后温暖。
为何一位权倾朝野的大人物,死后却落得这样一个下场呢?
其实,主父偃的经历相当励志,从二十岁开始游学,到六十多岁得到汉武帝重用,在四十多年的时间里,生活困顿,四处漂泊,只为了填饱辘辘饥肠,只为一展才华。他靠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赢得了帝王的赏识,实现了人生的全部理想。
他曾努力将自己活得足够真实,率性而为,但行为太过偏激让他变得疯狂。他打乱了社会的固有规则,突破了人际交往的底线,让人性之恶彻底释放,最终被欲望吞噬掉。
早年,他倾慕、苏倾,学习纵横术,后来又学习易经、春秋、的学问。他才华横溢,可惜一直郁郁不得志,平生所学没有机会得以施展。
他游学于,却没有一个读书人愿意和他结交,诸侯也很厌恶他。他为人太过现实,几乎没有一个值得信赖的朋友,也没有谋生的手段,生活陷入困顿。
这样浑浑噩噩地过了几年,又流落到了燕、赵、中山等地,在那里,他仍然一事无成,因为性格古怪,经常被人嘲笑。
公元134年,已近天命之年的主父偃又来到长安,他的人生已过大半,这是他留给自己最后的一次机会。
他先拜见了,以谋个。卫青向汉武帝多次推荐主父偃,对他毫无兴趣,更没有召见他,这条上升的通道也破灭了。
主父偃又拜见了京城的其他高官,他得到的只有冷漠和拒绝,口袋的盘缠也快用光了。
绝望之际,直接给汉武帝上书,这是他最后的一次努力,如果失败,就离开长安,另谋出路。
没想到,这一次他成功了,早晨将自己的书奏递上去,傍晚的时候就得到了汉武帝的召见。这是一场相见恨晚的碰面,汉武帝兴奋地对他说:“你怎么现在才来见我呀?”
于是,汉武帝立即给主父偃封了官,他的人生开始走上了康庄大道。
主父偃靠上书升了官,尝到了甜头,没事就给汉武帝上书,居然每次都能得到皇帝的认可,从此官运亨通。从郎中到中大夫,一年之内得到四次升迁。
这一年,主父偃已经年近花甲了,可谓是。此时的他春风得意,他一直认为自己是一个治国天才,事实上也的确如此。他奉献了自己的全部才华,辅佐汉武帝开创了大汉的盛世,让自己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的一笔。
他向汉武帝提出了“推恩令”的建议,把诸侯王的领地平均分封给他们的子孙,以达到削弱诸侯国的目的。他解决了自、以来最大难题,完成了、二人削藩的心愿,是一个了不起的政绩。
随着主父偃的权利越来越大,他心中的人性之恶也彻底释放出来。他毫不掩饰对权力和财富的渴望,这使他变得疯狂和可怕。
他开始的接受诸侯和大臣们对他的贿赂和馈赠,做起了买官卖官的生意,一下子变得腰财万贯。
就像一个经受过饥荒岁月的人,穷困的记忆已植入基因,哪怕他发达了,家财万贯了,但他的内心仍然是一个穷人,只有无尽的欲望才能填补这种内心的空虚。这是一种病,很难从内心抹去。
很显然,主父偃此时正患着这种病。他的贪婪让人觉得可怕,有人提醒他收敛一些,给自己留条后路,哪知他这么回答别人:
“臣结发游学四十余年,身不得遂,亲不以为子,昆弟不收,宾客弃我,我厄日久矣。且丈夫生不五鼎食,死即五鼎烹耳。吾日暮途远,故倒行暴施之。”
长久的贫困也会让人心冷,他流浪的四十多年里,尝遍了人间的,孤独,彷徨,困顿,遭人排挤,受尽凌辱,如今忽然发达了,他要将曾经的委屈弥补回来。
当他衣锦还乡之时,齐地的亲朋好友们千里相迎,主父偃看穿了他们虚伪作派,拿出五百金赠送给他们,然后对他们说,你们滚吧,我们绝交了,说完就将他们赶出了家门。
此刻他是何等的快意复仇啊,想当初自己贫困之时,兄弟们不给我衣穿,不给我粮吃,亲朋们不让我进门,生怕我来借钱,如今我发达了,要以同样的方式还给他们。
“始吾贫时,昆弟不我衣食,宾客不我内门;今吾相齐,诸君迎我或千里。吾与诸君绝矣,毋复入偃之门!”
对了,还有燕王,当初不愿接纳主父偃,还对他进行百般羞辱。是时候开始报仇了。
于是,主父偃揭发燕王与女儿的丑闻,利用自己的职务之便对燕王进行查处,打击报复,逼得燕王畏罪自杀。
齐王也不干净,他居然跟他的姐姐私通,主父偃也把他的丑事公之于众,齐王也被逼自杀。
主父偃的这些下三滥的手段让诸侯王人人恐惧,谁家没有一些见不得人的丑事呢,要是任由他这样一个个查下去,恐怕诸侯王都逃脱不了的下场。
最为恐惧的是赵王,因为他也不干净,他趁主父偃出使齐国之际,向汉武帝上书,状告主父偃贪污受贿,买官卖官的犯罪事实。,其他皇亲国戚和朝中大臣也纷纷跟进,直陈主父偃的种种罪恶。
恰逢齐王刚刚自杀,汉武帝认为此事主父偃脱不了关系,又耳闻他的种种劣迹,于是将他打入大牢。
本来汉武帝只是想惩罚一下主父偃,并没有想要杀他,哪知御史大夫趁机说了一句:
“齐王自杀无后,国除为郡,入汉,主父偃首恶,陛下不诛主父偃,无以谢天下。”
公孙弘的意思是皇帝若不杀主父偃,那就是想贪图齐国的封地,包庇主父偃,残害皇族宗室。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主父偃能不死吗?
主父偃最后落了一个被灭族的下场,朝中却没有一个人站出来帮他说句公道话,做人做到这个份上,也真够悲哀!
如今,在许多落马贪官身上都能找到主父偃的身影,他们中有很多人原本出身贫寒,一旦他们掌握实权后,大肆贪污受贿,贪图人生享乐,最后落得锒铛入狱的悲惨结局。
然而,从另一个角度看,我们从主父偃身上似乎看到了一丝可爱,他真实,坦诚,不虚伪,从不掩饰自己的真实想法,把人性中的恶赤裸裸地展现在世人面前,让人有一种强烈的认同感。
坦诚是一个好的品质,但主父偃却没有把握好界线,把心中的魔鬼释放了出来,没有守住做人的底线,突破了人际交往的禁区,这是他悲剧人生的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