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中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 历史上这件事
对和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双元制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演义中,刘备“”请出诸葛亮,这段历史真实吗?
三顾茅庐是我们从小就了解的一个故事,在小学语文课本里有过详细讲述,很多以三国为背景的电视、影视作品都会插入这个情节。不为其他,主要是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刘备彰显了身为一个创业者,或者说体现一个君主求贤若渴、的一面,这份优良的品质值得无数人学习。
近代也有很多学者质疑三顾茅庐的真实性,毕竟正史上只有模糊记载,认为不过是上千年来的人们口口相传、杜撰、添油加醋后的故事,不值得当真。
其实想要了解刘备有没有这么做,除了翻阅史料之外,结合刘备当时的处境、诸葛亮的能力就可以推断出是否真的存在这件事了。
演义中的三顾茅庐
三顾茅庐的出处在于《三国演义》,根据演义作者罗贯中的描述,刘备在汝南被满宠击败后逃到荆州避难,将新野城交给刘备打理。而此时驻扎在宛城的正在筹备兵马准备攻打新野,刘备一方面命令、等人修建新野防御工事,一方面在荆州寻找支援。这时候唱歌引起刘备关注,两人交谈一番后徐庶指点刘备一些对策让刘备大感惊奇,随即邀请徐庶加盟自己。
不久后曹仁果真率领2万兵马攻打新野,而且还带上一些大型攻城器械,有种当天就要攻破新野的念头。战场上曹仁摆出八门金锁阵,关羽、张飞都无法破阵,眼看曹仁优势越来越足,徐庶悄声告诉破敌之策,赵云领兵出征果然凯旋而归。至此徐庶在刘备集团犹如神仙,刘备也了解了顶级谋士的重要性。
,了解后设计抓了徐庶的老母亲逼迫徐庶就范,徐庶以孝为先乱了方寸,哭着辞别刘备。刘备无可奈何只能带着关羽张飞给徐庶送别二十里,徐庶表示哪怕在曹营也不会为曹操献策,绝对不会和刘备为敌。结果徐庶没走多久便折返回来告诉刘备一定要请诸葛亮出山,诸葛亮的才能远胜他十倍百倍,绝对可以辅佐您匡扶汉室。
刘备回到新野后多方打听诸葛亮下落,得知他居住隆重后带着关羽张飞前去探望,第一次探望时书童告诉刘备诸葛亮出门游玩,不了解什么时候归来,建议过段时间再来。两个月后刘备又去,这时候碰见诸葛亮的弟弟,诸葛均告诉刘备诸葛亮和朋友谈经论道去了,一段时间后就回来。
这时候刘备留下亲笔信,表示自己还会来探望。一个月后新野下雪,刘备又带着关羽张飞前去探望诸葛亮,这时候诸葛亮正在睡午觉,刘关张三兄弟就在雪中等了一段时间,诸葛亮醒后刘备独自一人进去和他商谈。
诸葛亮早已经料到刘备会来,寒暄过后诸葛亮为刘备分析天下大势并指出刘备失败的原因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刘备听得,确定诸葛亮就是徐庶说的那般强悍,当即拜他做军师。这也就是著名的三顾茅庐。
正载多次前往
而《》是另外一种记载,三国志中提到刘备主政新野期间经常拜会荆州的名仕,徐庶就是在这个时间加入刘备阵营。徐庶和诸葛亮交好,也佩服诸葛亮的才能,特意向刘备推荐。刘备问徐庶诸葛亮在哪里,你请他过来便是。
徐庶告诉刘备,像这样的人只能你亲自前去请他,不然他不会过来的。此时刘备又询问诸葛亮的年纪、成就,得知诸葛亮还很年轻而且又没什么成绩后,表示以后有机会再见面,结果俩人跳过这个话题。
后来刘备和公、黄彦承等荆州名仕交流时又多次听到诸葛亮的消息,黄彦承表示诸葛亮是的高徒,又有的称呼,水镜先生认为诸葛亮有一统天下的本事,只是没有遇到明主。
刘备大感惊奇,第二天拜访水镜先生求证,得来的信息和黄彦承处,随即刘备多次问候诸葛亮。《三国志》里没详细记载几次,只是强调"三乃止",这里的"三"并不是三次的意思,而是多次,或许也就是因为这个数字才有了三顾茅庐的由来。
结合时局,可信度极高
其实刘备有没有三顾茅庐,或者是去了三次还是三十次都好,按照那个时候刘备的处境,他必定会去拜访诸葛亮。刘备从公元184年黄巾之乱开始创业,期间吸收了关羽、张飞、赵云这样的绝世猛将,也曾短暂成为徐州之主,本以为可以争霸天下,没想到第二年竟然被、曹操轻易夺走徐州。
后来刘备又到阵营做事,发现袁绍阵营里、、、、等军师看事情非常透彻,可以仔细分析敌我双方的优势劣势制定出合理的反击计划,这时候刘备才明白徐州丢得不冤,所以碰见徐庶之后非常兴奋。
而徐庶的能力让他确信徐庶能够帮助自己,没想到又冒出来一个能力比徐庶强十倍百倍的诸葛亮,诸葛亮的能力还得到很多名仕的认证,就这样的人刘备如何不为之疯狂?当时刘备已经大难临头,曹操只要敢南征那就是刘备的死期。不要说三次三十次,只要诸葛亮愿意辅佐刘备,相信刘备也愿意付出任何代价!
小结
从刘备这些经历以及对诸葛亮的态度其实也不难发现他成功的秘密,那就是放得下身段,愿意相信别人。虽说那个时期是一个垄断的时代,但这些士族人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能力,也不是每个人都愿意付出精力、时间甚至前程。
而刘备白手起家,他已经没什么可失去的了,所以做事非常认真也敢于拼命,这也就是这些世家一直支持他的原因。同样地,他了解自己出身很低不一定被所有人都看得起,所以只要碰到机会就会争取、全力以赴,也就是因为这种专注又换来大量的认可,终于接触一个又一个能人,最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