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科举流程到底是什么样的 古人考试很难吗
对古代考试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双元制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代科举考试有多难?光流程就很复杂
科举考试,作为我国古代社会时期最主要的人才获取渠道,自从将提出以后,由唐到宋的更正修缮,科举考试俨然已经有了明确且深刻的等级划分和考试制度。
随着科举制度越来越完善,读书人在普罗大众眼中的分量也越来越重,尤其是那些参加过乡试和会试的读书人,只要能得到一个“举人”的头衔,那就是典型的“散馆留用”,迟早要做官的人。但其实,除了乡试的“举人”,会试的“贡士”,殿试中产生的“三甲”才是最受人们关注的。
科举考试的考试制度
作为备受古代读书人关注的科举考试,在诞生之初,就与古人所追求的功名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一个读书人要想通过读书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就必须要从小学习,直到得到能够参加科举考试资格。
在我们现代人的印象中,好像科举只用参加乡试、会试、殿试三种,而通过了这三种考试的读书人就能够得到当官的资格甚至直接当官。其实不是的,科举考试的制度其实和我们现在读书时的层层选拔一样,都是从小就开始了。
古代读书人在参加乡试之前,首先通过参加的“童试”,在通过童试得到“儒生”的称号之后,才能够继续参加接下来的考试。如果没有得到儒生的称号,就必须接着参加童试,直到得到儒生的称号之后才能继续下一阶段的开始。
童试之后是“岁试”,岁试这个名字听起来好像是每一年考一次,其实不然,岁试和乡试、会试一样,都是三年一次,而通过了岁试的儒生,才能得到“”的称号。
在我们现代人的眼中,得到了秀才的称号似乎就是得到了参加乡试的准考证,是成为举人的第一步。实际上,这样的理解虽然是对的,但是却并不全对。因为秀才在参加乡试之前,还要经过一次“科试”,科试就相当于是乡试的预考,目的就是将一些的不合格者从中剔除掉,以减轻乡试的压力。
通过了科试的秀才,实际上就等同于得到了成为乡试“举人”的资格。经过了这些三年又三年的考试,在科试中通过了的秀才,才有资格进入到我们所熟知的乡试环节。
我们常年听说的“苦读”,就是从童试到科试都一次性通过的卓越人才所需要花费的时间。更多的读书人,在走到乡试之前,可能需要花上十几二十年。
不同朝代的不同制度
从童试到科试,其实不是科举考试中的“正式考试”,而是相对简单的“初级考试”。但也正是因为能剔除掉大部分人的考试都是初级考试,所以古时候的大部分读书人在科举之路的旅程也就只能走到这一步。不过不同朝代中对秀才的定义也是不同的,所以即使是一个科举制度下的“失败者”,秀才也是有着很高的含金量的。
在时期,秀才指的是已经考上了县学或者是府学的学生,这个时候的秀才又被称为“庠生”。到了之后,庠生才被称做秀才,并且由于清代度科举制度的改动,想要成为清代的秀才不仅要府学的考试,还需要加上一道“院试”。
这个时候,只有通过了院试后,才能叫秀才。当然了,随着院试的出现,院试的第一名自然也就要有一个不同的名字。但由于之后的乡试和会试,院试第一名的名字自然不可能听起来就比乡试的第一名更高,于是院试的第一名就被确定为了“案首”。
清代时期考到了秀才称号的读书人,待遇也要比之前更好一些,不仅处具有了举人才能够享受的待遇,见到了县一级的官员还不用“行大礼”,不用出“徭役”,就算是犯了事,在审问的时候也不能“上刑”。
但同样的,有了优待自然也就有了限制,成为秀才的读书人每年都要参加考试,通过了才能保证自己继续享受秀才的待遇。否则的话,不仅会有取消秀才称号的危机,还有可能会被挂上“永不录用”的牌子。
当然了,像这样需要每年考试的情况下,朝廷自然会给出一定的“补助”,比如每年秀才考试中都能够得到第一名或者连续处在前几名的人,朝廷每个月都会给出一定数目的钱粮,待遇类似于我们现在国家单位里的合同员工。
改变命运的科举正式考试
经过了这么多年的考试之后,一直保持着秀才称号的读书人就能够参加朝廷组织的“公务员”考试了。但不同于我们现在,在经过了乡试和会试后,能够撑到殿试阶段的读书人已经是,每一个人放到现在,最少也是博士学位起步。当然了,每一个参加考试的秀才只要能够撑过乡试,得到举人的称号,就能够得到朝廷的承认,走到哪里都可以自称是一个“文魁”了。乡试举行之后,在经过会试,就能够加入到“殿试三甲”的角逐中去了。
殿试通过的读书人都叫“进士”,但又因为成绩不同,被处分成为了“三等”,这三等也就是我们现在文中所说的三甲。一甲统称“进士及第”,会得到钦赐的一块写有“进士及第”的牌匾,相当于考试第一拿的奖状。
又因为一甲的三个等级,皇帝赐的牌匾又会有不同的规格。一甲一名的称号想必已经没有人不了解了,“状元”这个名号可是横穿了我国的各类古装电视剧。一甲二名叫榜眼,由于状元是皇帝钦点,所以第一名不会写在“皇榜”上,写在第一位的第二名自然就成为了“榜眼”了。一甲三名叫,在民间又叫探花郎。
二甲虽然也是进士,但不能叫进士及第,只能叫“进士出身”,但同样能够得到皇帝钦赐一块牌匾。二甲的三个名次并没有详细的区分,并且由于人数不等,所以只有第一名能够得到“传胪”的称号。
三甲更没地说,被称为“同进士出身”,这个名号就难免给人一种“虽然你们都是很不错的人才,但朕更赏识一甲二甲”的感觉,所以在历史上,关于三甲的详细记载就更是少得可怜。
结语
科举制度作为我国古代封建时期沿用了一千多年的选拔制度,其中的优点自然是没得说的,但相比于我们现在的教育模式来说,还是落后了不少的。比如放弃一次等于放弃终生的区别,现在的我们只要想读书,即使是已经,依旧可以重新去高中上学,然后参加高考。
更何况,时代的变化使得我们的选择更多了,不像古时候的人那样,除了通过读书来改变家族命运之外,就无路可走了。现在的我们,却可以看到无数条与读书并行的“通天大道”,虽然读书依旧是改变命运最迅捷的方式,但其它的道路依旧能让我们抵达我们想要到达的目的地。不过,看完了古代的科举考试制度,才了解有多复杂,有多难,拿到“前三甲”有多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