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拥众多佳丽,为什么一生都没有立后?
,与之子,他是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首次完成中国大一统的政治人物,也是中国第一个称的君主。自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完成了统一中国大业,建立起一个中央集权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下面双元制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秦始皇十三岁即位,二十二岁举行加冠礼接管权力,这九年应该立皇后,但秦始皇没有立;二十二岁接管权力到三十九岁兼并六国,这十七年最有资格立皇后,但秦始皇还是没有立;等到三十九岁称“皇帝”,自视功高三皇、名盖五帝,古往今来无人可比时,秦始皇其实已经失去了立皇后的机会,在他看来,天下没有哪个女人配得上做他的皇后。
那之前的秦始皇为何一生不立皇后呢?
首先需要说明的一点,秦始皇后宫佳丽可不是寥寥无几,而是天下美色尽在秦宫。
《·秦始皇本纪》中有一条重要的记载:“秦每破诸侯,写放其宫室,作之咸阳北阪上,南临渭,自雍门以东至泾、渭,殿屋复道周阁相属。所得诸侯美人钟鼓,以充入之。”
由这段记载可知,秦始皇兼并六国时,每攻灭一国,都要仿照这个诸侯国宫殿的规模和数量,在都城咸阳的北面原样再造。从咸阳到渭水,从雍门到泾水,到处都是秦始皇仿效六国修建的宫殿。
将六国宫殿原封不动地搬到咸阳来,这是秦始皇最直观的征服,除此之外,秦始皇的确需要这么多宫殿,因为六国的后宫佳丽,全部作为他独享的战利品被俘虏到了咸阳。
如此说来,秦始皇并非寡欲之君,他的后宫规模是的总和,佳丽数量轻松破万,史书上的说法是“后宫列女万余人”。
拥有数量如此庞大的天下佳丽,秦始皇却不从中为自己挑选一位皇后,这个该怎么看呢?
也许是难以选择。
人生就是这样,没有选择令人痛苦,但有太多的选择也不见的是好事。对秦始皇而言,在后宫上万佳丽中单挑一个出来做皇后,也许他真的没法选,选了这个觉得那个好,选了那个觉得这个好,最后干脆不选。
但从另一个角度看,秦始皇收尽七国美色总让人感觉他不是单纯的好色,而是把天下美色当成了一种战利品来收藏。
对女人,秦始皇的心里似乎很复杂,既鄙视女人又热衷于藏尽天下美色。从秦始皇只有二十四个皇子和十个公主这个数量上看,他在后宫并不活跃,藏而不用,恰恰能说明秦始皇对女人的矛盾心理,他一方面希望天下佳丽都属于他,另一方面又鄙视她们,下意识地要冷落她们,用的方式虐待她们。
对女人的这种矛盾心理,秦始皇可能天生就有,否则在第一个九年,他没有理由不选立皇后。
但更多的还是因为他亲生母亲的,让他有了怨母仇女的心理。
赵姬是秦始皇的亲生母亲,最早跟过,后来又跟了秦始皇他爹,如果原先的风流韵事都是命运安排,倒也罢了,偏偏赵姬是个不甘寂寞的女人,秦始皇即位后,他先是跟吕不韦死灰复燃,后又跟吕不韦为脱身献上的大阴人秽乱后宫,而且还与之生了两个儿子。
秦始皇得知这一切后,所承受的奇耻大辱可想而知,即便是车裂了嫪毐,摔死了那两个孽子,将亲生母亲流放到雍地,他那怨母仇女的心理也未能得到丝毫缓解。
有一点可以证明,在茅序善诱之前,秦始皇曾杀了二十几位前来劝谏之人,这得是多大的怨恨呀!而茅焦的劝谏之所以能成功,不是他清除了秦始皇内心的怨恨与阴影,仅仅是因为他迎合了秦始皇的帝王雄心,他提醒秦始皇,流放生母不利于兼并六国。
秦始皇这才将亲生母亲接回咸阳。
其实,战国时期,女人并没有守贞一说,赵姬所为也并非,秦始皇的曾祖父昭襄王之母宣,就曾跟义渠戎王私通三十年,后来还跟臣下私通过,昭襄王对这些事看得并不重,更没有严惩生母,反而借着这场私通杀了义渠戎王,灭了西戎,扩大了三个郡的地盘。
与曾祖父比,或者在当时的民风下,秦始皇明显有精神洁癖,在他的心目中,好女人应该是守贞的。
关于这一点,秦始皇曾“痛心疾首”地昭告天下。
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年),秦始皇第五次大巡游到达会稽山,祭奠,并且刻石立碑。这次碑刻,秦始皇特意写下了这么几句话——
饰省宣义,而嫁,倍(通背叛的背)死不贞。
防隔内外,禁止隐泆,男女絜诚。
前三句说的即是不许寡妇改嫁;后三句说的即是男女要知廉耻,不能胡来。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在历史中的。
巴寡妇清,巴是巴郡之意,清是这个寡妇之名。此寡妇是时期的大工商业主,照现在的说法,可能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早的女企业家、超级女富豪。
巴寡妇清,其家族从事的是丹穴业,干的是采炼丹砂的买卖,因为掌握独特的开采和冶炼技术,家族传及数代而不坠,一直垄断着丹砂开采的生意,积聚的资财更是数以亿万计。
据专家推测,丹砂女王的生意做的如此之大,她很有可能豢养了一支私人武装,以保护其遍及全国的商业网络。
在当时,地方豪强拥有成百上千的徒附、家丁,本不算稀奇事,但如果有人背地里拿这事做文章,告你个武装谋反,处理不好麻烦就大了。
丹砂女王就遭遇了这种麻烦,有人蓄意图谋其产业,诬告她蓄养私人武装,意图谋反,欲置她于死地。
丹砂女王危机公关的能力很强,她托人走的路子,用一颗大夜赢得了当朝丞相的支持。
李斯为丹砂女王辩解说,巴寡妇清,夫死继承庞大家业,没有再嫁,守节多年,,至于蓄养武士,不过为保家护产,实为贞妇。
“贞妇”一说,让秦始皇大加赞赏。
礼遇颂扬这样一位“贞妇”,不仅符合秦始皇的心理需求,更符合秦国的现实需要。
《汉书·卷九十一货值传第六十一》:巴寡妇清,其先得丹穴,而擅其利数世,家亦不訾。清寡妇能守其业,用财自卫,人不敢犯。始皇以为贞妇而客之,为筑女怀清台。
由这段记载可知,秦始皇罕见地为这位“贞妇”修了一座著名的“女怀清台”,不仅如此,秦始皇还特意将她接到咸阳,一住就是好多年。
因为有这一段轶事,后世民间好事者便说,秦始皇不立皇后,好寡妇。
抛开秦始皇有“贞妇”洁癖,对巴寡妇清有精神上的推崇不说,他与丹砂女王之间的关系本质其实是政商关系。
站在秦始皇的角度,兼并六国,他需要民间大工商业主的支持,尤其丹砂女王这种还掌握着重要战略物资的,更是如此。
秦始皇修炼长生不老药离不开丹砂,修陵墓灌注水银离不开丹砂,四处征伐更离不开丹砂女王这类大工商业主的支持,所以他要用好名声来笼络这些人。
但大一统过后,秦始皇对大工商主的态度随之就发生了转变,以巴寡妇清为例,被接到咸阳,名义上是颐养天年,实则是监视。
这份至高无上的礼遇,是殊荣,也是牢笼,更是另一种鲸吞。
丹砂女王传了几代的产业,后来究竟怎样?史书中没有明确记载,但不难想象。
而站在丹砂女王的角度,她一个大秦始皇几十岁的寡妇,面对秦始皇的礼遇,与其说是一种荣幸,不如说是一种周旋,她整日想的是如何才能保住传了几代的产业。
然而,无论她是捐巨资助秦始皇修长城,还是为贡献海量的水银,最终她能换取到的只能是一个“贞妇”的名声以及短暂的“政商”蜜月期。
蜜月期一过,家族的荣华富贵也就算到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