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雍乾时期有哪些汉朝妃子?她们的家族及子嗣
,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共传十二帝,统治者为爱新觉。从建立后金起,总计296年。从改国号为清起,国祚276年。从清兵入关,建立全国性政权算起为268年。下面双元制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康雍乾时期汉妃是清廷后妃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的妻妾,也是最接近帝国最高权力的一个群体。汉妃本人及其所在家族因皇帝的宠爱,而得到政治上的利益。
康雍乾时期是清朝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至最鼎盛时期,汉妃入宫成为满清皇室妃嫔,她们的存在与其家族和子嗣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一、汉妃与家族
汉妃入宫,成为满清皇室成员,对于普通人而言,她们是有地位、有权利之人。汉妃家族是其入宫的重要背景,同时汉妃家族也将随着汉妃身份的转变而产生的变化。
1. 汉妃与家族
家族中,实力最强的就是蒙古,但其一直与清朝交好,没有动乱。除去蒙古妃嫔,妃嫔的家族一直是清代显赫的八大世家家族,拥护清朝的统治。
清朝后妃家族中最重要的始终是满汉,汉军旗以及包衣汉妃虽是旗人出身,但她们一直处于从属地位,是满蒙的补充。
康雍乾时期,旗人汉妃家族出身于汉军旗占27.2%,内务府包衣占73.8%,内务府包衣出身旗人汉妃占比远超过汉军旗出身汉妃。从汉妃家族职位和品级可知,、、敦肃皇贵妃以及慧贤皇贵妃高佳氏四位汉妃家族成员,在朝廷中担任要职,家族势力强大。
经统计,旗人汉妃父亲五品以上占比高达总人数的63.6%,一些汉妃的父亲还身居一品,如慧贤皇贵妃之父高斌,是朝中重要官员,对清朝的稳定和发展做出重要的贡献;剩余27.4%旗人汉妃父亲虽为内务府无品级包衣下人,为皇帝的奴仆,是维护宫内正常运作的一份子。
此外汉妃与家族是相辅相成的。如帝的汉妃敦肃年贵妃出身于高官家庭,其兄于年间就已经得到重用,康熙任命年羹尧为四川总督兼巡抚,给了他辖制四川提督、总兵的兵权,有利地维护了边陲的稳定,巩固清政府的统治。鉴于与年羹尧存在的姻亲关系,使得雍正夺嫡以及上位后稳定皇权轻松许多。
雍正即位后,年氏被封为贵妃,这不仅仅是对年氏的宠爱,与其兄年羹尧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康熙死后,雍正让年羹尧接手皇十四子的兵权,年羹尧手握兵权,雍正对年氏恩宠也日渐变浓,给年羹尧的恩赏颇多。
雍正元年,青海各部矛盾爆发,其中罗卜藏丹津计划意图通过叛乱独占青海,自封为王,摆脱清政府的管辖。雍正迫切需要一位将才来解决此刻边陲问题,自然想到拥有亲戚关系并能放心任用的年羹尧。他稳定边陲,巩固了清政府的统治。于是在次年,也就是雍正三年,年贵妃被册封为皇贵妃,是雍正朝的第一位皇贵妃。
时期的高贵妃晋升与其父亲高斌的治水功劳息息相关,高氏在后宫中虽无子嗣但晋升比育有两个皇子和一个皇女的快。慧贤皇贵妃高氏之父,高斌于雍正时就受到重用,起初让高斌接受内务府主事,雍正六年调任为浙江布政使司布政使。
雍正九年又调为河南布政使,次年兼任两淮盐政加升为江南河道总督。乾隆登基后,高斌治理水患,加固堤坝,于乾隆二年“挑浚毛城铺迤下河道。原为萧、宿、灵、虹、等州县水患计安全。与上下河湖宣泄机宜。全无关碍”解决乾隆上任后最大是水灾隐患,得到乾隆的重视,也在这一年,高氏得到晋封为贵妃。
乾隆十年,高氏晋封皇贵妃,册文曰:“贵妃诞生望族。佐治后宫。孝敬性成。温恭素著。著晋封皇贵妃。”由此可见高贵妃出身高贵,家族有一定名望,是其晋封的一个重要条件。据前面笔者研究可知,高氏一家于雍正十三年由内务府包衣抬入满洲上三旗,成为的“满洲人”,此后高氏家庭成员的官职有更大的提升。
2. 普通民籍汉妃与家族
汉女入宫成为皇帝的妃子,这时候她们的身份发生巨大改变,是皇室成员。可谓“一人得道,”,其家族将得到各方面的好处,如财物上的支持或者是被授予职位。据前面分析与研究可知,入旗汉妃有纯惠皇贵妃苏氏、庆恭皇贵妃以及怡嫔,限于史料不多,由此重点分析史料较多的庆恭皇贵妃陆氏家族。
庆恭皇贵妃陆氏原是普通汉籍平民所出,入宫后得到乾隆喜爱晋升为皇贵妃,其家族得以入旗,身价倍增。陆氏的家族入旗后,家庭成员被赏土地、房子以及银钱,一跃成为富足家庭,从此吃喝不愁。
普通民籍汉妃除了庆恭皇贵妃陆氏、纯惠皇贵妃苏氏以及怡嫔柏氏入旗,剩余的皆未入旗。未入旗普通民籍汉妃有:顺懿密妃、襄嫔高氏、静嫔、陈氏、熙嫔陈氏、贵人陈氏、贵人、李氏、陈氏和芳妃陈氏,碍于这些汉妃家族记载史料较单薄,特此重点分析史料较多的汉妃来论证。
这些普通民籍汉妃大部分出身为平民,入宫为妃后,其家族与皇室成为姻亲关系。一些普通民籍汉妃的家庭成员想凭借这一关系来换得。已有学者考证史料中提及的“明贵人”和“陆常在”指的是同一个人,为乾隆后妃芳妃陈氏。据材料可知,芳妃陈氏家族是普通扬州汉籍平民,因陈氏入宫为妃,其兄想借此谋官职。
福隆安建议乾隆给其差事,以防事情闹大,有损皇室颜面,建议乾隆应该将其家属送入京城,好生看管,以防陈氏家族生事。陈氏家族因此得到一些好处,兄弟得以差事,其家人能入住京城。乾隆担忧陈氏的另一位大哥会借其南巡讨要赏赐。便下令下次南巡,不能让“此等人沿途接驾,混行乞恩”。
二、汉妃与子嗣
封建王朝往往会考虑到皇权的继承问题,皇帝子嗣的繁衍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为了皇朝的稳定,皇室血统的延续,每一代皇帝都会广纳后妃,以求能有更多皇室候选人。康雍乾时期汉妃大量入宫,这些汉妃育有众多的子嗣,但由于康雍乾时期的汉妃在后宫中的地位始终低于满族妃嫔,这也影响到汉妃子嗣的生存状况。
1. 汉妃生育状况
汉妃嫁入皇室,除了填充皇帝的后宫,更重要的任务是为皇帝繁衍下一代,母凭子贵,子亦凭母贵,汉妃与亲育皇子的权势地位是相互影响的,母亲尊贵,其子就能得以更多的宠爱,而皇子一旦被封亲王,那么汉妃的地位也会得到相对应的提高。
清代皇族按照远近分为宗室和觉罗加以区分,关于封爵,清初已有明确规定:“凡封爵,崇德元年定显祖子孙考论功德列爵九等。一等为和硕亲王,二等为多罗郡王,三等为多罗贝勒,四等为固山贝子,五等为镇国公,六等为辅国公,七等为镇国将军,八等为辅国将军,九等为奉国将军,其余俱为宗室。”
发展至时期实行宗室降封制度,在奉国将军之下又多增加一奉恩将军,改为十等爵位。明显清朝宗室等级制度非常明显,爵位等级多。皇子活至成年之后,皇帝会对其进行封爵。
经统计,汉妃之子存活时间最长为73岁,享年最短为26岁,存活平均年龄为50岁。除了嗣皇帝外,汉妃之子初始爵位在五等至三等爵位之间,最终爵位授予均在三等爵位以上,处于三等至一等爵位之间,一等爵位占比最多,可见汉妃之子初始爵位普遍不高,最终都能位居高位。此外存在过继现象,有三位汉妃之子被过继到其他宗室之下,承袭爵位,无缘皇室王权争夺。
康熙时,汉妃所育存活下来的皇子有7人,终康熙一世,并没有一人被封爵位,虽然康熙对密嫔王氏之子允禄非常喜爱,出外巡塞、行围和谒孝陵时都带上他,但直到康熙去世,允禄仍未被封以爵位。而满妃的儿子刚满周岁就被册封为皇太子,之后虽犯事被降,最终也被分为亲王;此外满族妃嫔所生皇子被封为亲王不在少数。
康熙时期汉妃皇子的爵位授予至雍正登基后才有进一步的提升,原因在于雍正将对自己皇权有威胁的其他皇子逐一击破后,朝中所剩皇子大部分是汉妃之子,从未参与夺嫡且拥有才华的密嫔王氏之子允禄和勤嫔陈氏之子允礼得到雍正的重用。
允礼于雍正元年四月封果郡王,管理藩院事。由于其效力忠诚,雍正六年,雍正下谕“果郡王为人直朴谨慎。品行卓然。朕即位以来。命王办理理藩院、及三旗事务。”
剩余襄嫔高氏之子允祎、静嫔石氏之子允祁、以及穆嫔陈氏之子允祕都是于雍正即位后才开始被封爵位,晋封速度落后于之子允祉,雍正八年二月“诚郡祉年来自知从前错谬,深加愧悔,著仍封为亲王,贝勒允禑自奉守陵寝三年以来,甚属敬谨,著晋封郡王。贝子允祎著晋封贝勒。
二十一阿哥允禧、二十二阿哥允祜,著封为贝子。二十二阿哥允祁著封为镇国公。”这几个汉妃之子此次晋封是因为其安分守己,对朝廷尽忠,而荣妃马佳氏之子允祉曾经犯错,只是稍加改正,便可晋封亲王。荣妃身份尊贵为妃位,而这几位汉妃仅是嫔位,因此这几位汉妃之子爵位晋封速度相对缓慢实属正常。
雍正时期,汉妃所育皇子有8人,仅仅存活1人下来,但被封爵位的有2人。其中尚未存活下来却被封爵的是敦肃年贵妃之子福慧,殇年八岁,以亲王之例下葬,乾隆即位后,追封为“亲王谥怀”。
剩余1人被封爵位,即之子弘曕。由于果毅亲王无子嗣,雍正看重果毅亲王,直接把谦妃刘氏之子弘曕出继给果毅亲王允礼,袭封果亲王爵位。乾隆时期,宗室等级分成十四等。汉妃所育并存活下来的皇子,除去,被封爵位的有3人。
结语
汉妃入宫,本是清统治者为适应统治环境变化而做出的改变,汉妃成为满汉融合的标志。因之,汉妃被赋予重要的期望,与之相适应的便是汉妃能获得重要的政治回报,这一现象在清初尚未明显,到康雍乾时期,随着清政权汉化的加深,汉妃的政治地位不断提高,恩泽家族,成为帝国重要的政治力量,联结满汉两族。
但清始终是由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这使得其在满汉融合之时,亦会坚守族群底线,为使最高统治者始终为满人,势必会始终限制汉妃的入宫,清后宫便总是以满族妃嫔为主为尊,汉妃地位长期处于满妃之下,这种身份局限也影响到了汉妃子嗣的生存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