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孙皇后临终前给唐太宗托付过什么事呢?
临终前给唐太宗托付过什么事呢?下面双元制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唐太宗与长孙皇后伉俪情深,对于皇后的请托,太宗从来是有求必应,不打折扣地去完成。然而长孙皇后在临终前,曾恳请夫君答应她一件事,但后者却没有遵从,而正因如此,给长孙家族带来灭顶之灾。那么,长孙皇后在临终前给唐太宗托付过何事呢?
原来长孙皇后贤惠淑德,对于前代干政以致家族覆亡的往事,一直引以为鉴。皇后认为自己的家族能和皇室联姻已是莫大恩宠,但他们并非全是才德出众之人,然而却能占据高位,便容易招致灾殃。所以为家族安危考虑,皇后恳请夫君切莫让其族人担任中枢要职,只需要让他们以外戚身份参加朝觐便可。
长孙皇后临终前请求不要给其家族大权
及大渐,与帝决,时玄龄小谴就第,后曰:“玄龄久事陛下,预奇计秘谋,非大故,愿勿置也。妾家以恩泽进,无德而禄,易以取祸,无属枢柄,以外戚奉朝请足矣...”又请帝纳忠容谏,勿受谗,省游畋作役,死无恨。崩,年三十六。见《·卷七十六·列传第一》。
面对着妻子的殷殷重托,唐太宗含泪应允,然而等到前者去世后,他却并没有据此照做。太宗非但没有抑制长孙家族,反而对其家人更加照顾,尤其是对更加器重,这固然出自太宗“”的心理,也跟后者的才干以及同太宗的私交甚好不无关系。只是让唐太宗万万没想到的是,他如此优待长孙无忌,到最终却给后者及其家族带来大灾殃。
长孙无忌在太宗朝极受信任
长孙无忌既是唐太宗的舅哥,又跟他是至交好友,从太原起兵后便追随,并因主导玄武门兵变,受到后者的器重。在妹妹去世前,长孙无忌便已经跻身高位,而等到长孙皇后一去世,唐太宗便提拔舅哥做首席宰相,丝毫不顾及大臣的议论和皇后临终前的嘱托。太宗在驾崩前,还将太子托孤给长孙无忌,寄予其军国重任。
李治之所以能当上太子,长孙无忌在其中曾起到过关键作用。所以等到高宗即位后,长孙无忌便进拜为太尉、同中书门下三品。长孙无忌因为有策立之功,加上又是的亲舅舅,便以辅政大臣的身份执掌朝政,每有进言,无不被高宗优先采纳(“时无忌位当元舅,数进谋议,高宗无不优纳之。”见《·长孙无忌传》)。此时的长孙无忌,权势、名望、地位已达人臣之极。
高宗无不信赖长孙无忌,后者由此专横跋扈
权力就像鸦片,令“吸食者”欲罢不能。随着权势和名望的日盛,长孙无忌开始变得骄狂专横起来,对于政敌和不合其意者,便开始进行打击报复。永徽四年(653年),长孙无忌利用主审房遗爱谋反案的机会,对平素与其不和的吴王、江李道宗、驸马都尉执失思力等无罪之人进行陷害,结果李恪被赐死,李道宗、执失思力则被远流岭南,朝野内外一时大为失望。
高宗即位初期,长孙无忌上挟天子、下压群臣,帝国大小事务无不受其干涉,甚至于连外甥改易皇后,他都要插手其中,若不符合其心意,必然会鼓动群臣反对。只是长孙无忌没想到的是,他遇到了一位在权谋方面更厉害、手段更阴狠的,结果不仅败下阵来,还连带着整个家族遭殃。
长孙无忌害死李恪,令朝廷内外失望
显庆四年(659年),此时已身登后位的武媚娘指使心腹许敬宗,以密奏的方式诬告长孙无忌谋反,并援引诛杀亲舅的故事,恳请皇帝当机立断、扑灭叛党。高宗此时对舅舅怀恨已久,所以准许许敬宗的奏请,在没有跟长孙无忌对质的情况下,便将舅舅罢官、削爵、流放,长孙无忌的儿子们也全被罢官除名。
同年七月,在武后的建议下,高宗命李勣、许敬宗复审长孙无忌谋反案,许敬宗便派中书舍人袁公瑜到黔州审讯长孙无忌。结果袁公瑜一到黔州,便逼令长孙无忌自杀,随即以后者“畏罪自杀”上奏。长孙无忌死后,家产被抄没,近支亲属都被流放岭南为奴婢。至此,长孙家族遭遇灭顶之灾,长孙皇后临终前的忧虑最终变成现实。
长孙无忌败给武媚娘,最终落得身死族破的下场
秋,七月,壬寅,命李勣、许敬宗、辛茂将与任雅相、卢承庆更共覆按无忌事。许敬宗又遣中书舍人袁公瑜等诣黔州,再鞫无忌反状,至则逼无忌令自缢。诏柳奭、韩瑗所至斩决。籍没三家,近亲皆流岭南为奴婢。见《·唐纪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