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的野心越来越大,为什么他始终没有称帝呢
,字孟德,小字阿瞒,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诗人,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下面双元制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后,曹操的野心越来越大,这似乎很奇怪,吃了败仗,野心反而膨胀,天底下哪有这样的道理?可惜曹操并不是只讲道理的人,或者说,他有他的道理,在战场上没有拿到的,得在官场上捞回来。
当然,官场上步步高升,得靠战场上节节胜利。所以,曹操又有了三次军事行动,每次都在官场上另有收获。西征、韩遂后,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南征后,封为魏公,建立;征伐后,由魏公晋升为魏王。公元217年,曹操的政治待遇登峰造极,礼节和仪仗已跟。
于是,代汉的呼声高涨起来,带头劝进的是文臣和武将。陈群说,早已,取而代之有何不可?夏侯惇则说,为民除害就是万民之主,魏王称帝何必犹豫?结果,曹操还是拒绝了,他说:如果天命在我,那我就做周文王。那么,曹操为什么只称王,不称帝?有三大原因。
(一)、影响声誉
劝谏的那一年是219年,曹操已经65岁,第二年曹操就病逝了,或许他知道自己命不久矣。何况,曹操数次公开发表言论,绝不会代汉自立,这些年都过去了,现在突然反悔改变主意,对自己的声誉和名节会造成很坏的影响,史书会怎么评价呢?
(二)、形象不佳
在《》一书中,、、、都是,,却对曹操的身高和容貌只字不提,这说明不敢恭维。《》也就有记载,匈奴使节来朝时,曹操让崔琰做自己的替身,可见自惭形秽。东汉风气以貌取人,曹操对此不得不顾忌。
(三)、便宜政敌
曹操心里很清楚,只要自己称帝,和孙权也会跟着称帝。然而,“篡汉”的骂名却由他一人来背,这冤不冤啊?再说,如果曹孙刘都称帝了,就没有“中央”之说,刘备和孙权的身份就从“地方”变成“对方”,这样岂不是便宜了他们?
因此,当孙权上表称臣极力劝进时,曹操便拿着孙权的信对大家说:这小子是要把老夫搁在炉子上烤啊。虽然没有称帝,但是称国了,后来称帝,自然是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