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一次托妻献子,为何导致唐朝灭亡?
的一次托妻献子,为何导致灭亡?下面双元制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听相声的都知道啥叫“托妻献子”,大概意思就是你把妻子托付给我照顾,我把儿子送给你延续宗脉。据说这个故事最早可以追溯到时期的第一执拗诤臣主爵都尉、大司农和廷尉翟公三位西汉名臣,“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就是翟公在起而后落、落而后起的沉浮中得出的人生感悟,“门可罗雀”的也由此而来,这件事在《·汲郑列传》中有记载。
按理说托妻献子是一种美德,但是做得过分了,那就会为世人不齿。比如在唐朝初年,那位号称一代英主的一次托妻献子,为大唐王朝开了个坏头,后世子孙纷纷效仿,弄得大唐王朝灭亡了两次。这两次灭亡,不是指唐朝最终破产清盘,而是指废唐为周、攻陷长安——都城失陷,皇帝出逃,那个朝代实际已经灭亡了,即使没有彻底灭亡,唐朝到最后也没有恢复元气。安之之乱后,号令难出京城,即使还算唐朝,但其实已经了。
唐朝两次灭亡,追根溯源,始作俑者应该是唐太宗,这位的托妻献子做得很不地道,带坏了唐朝宫廷风气,弄得盛唐得了个“脏唐”的绰号。这件事我们要分三个阶段来讲,这三个阶段都跟唐朝皇帝的私德有关。
第一阶段,李世民在托妻献子这件事上做得很彻底
大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公元626年7月2日,秦王李世民杀太子、齐王李元吉,同年八月,李渊禅位,李世民登基,是为“”。
玄武门之变尽人皆知,可是期间其后发生的托妻献子故事,可就很少有人知道了,因为李世民是个修改本朝实录的高手,所以很多事情都被掩盖住了,但是新旧两唐书都不是唐朝人编纂的,我们可以通过这两本正史,还原出托妻献子事件的真相。
《·卷六十四·列传第十四·高祖二十二子》和《·卷七十九·列传第四》的记载一致,李世民有三个同父同母的兄弟,分别是大哥太子(后称、)建成、三弟卫王玄霸、四弟齐王(后称巢刺王)元吉。玄武门之变前,李世民的三弟玄霸就已经于隋大业十年病故,既没有疆场建功(当时李渊还没有造反,而是在给征辽的押运粮草),也没来得及看见老爹李渊称帝,甚至还没来得及娶妻生子。
通过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成功地消灭了幸存的两个嫡系兄弟,按照立子以嫡以长的规矩,唐朝第二代皇帝非他莫属。
为了斩草除根,李世民还下令杀掉了全部十个嫡亲侄子(其兄弟属于庶出):“建成死年三十八。长子承宗为太原王,早卒;承陆王,承德河东王,承训武安王,承明汝南王,承义巨鹿王,皆坐诛。(元吉)死年二十四。子承业为梁郡王,承鸾渔阳王,承奖普安王,承裕江,承度义阳王,并伏诛。”
十一个嫡亲侄子,只有早年夭折的大侄子李承宗逃过了一刀之苦。
杀光了嫡亲兄弟和嫡亲侄子之后,李世民如何处理自己的嫂子和兄弟媳妇呢?这就说到“托妻”了:别人先不管,漂亮的四弟妹独守空房很可怜,我这个当二哥的就能者多劳吧。于是我们在《新唐书·卷八十·列传第五·太宗子》中看到了这样的记载:“曹,母本巢王妃,帝宠之,欲立为后,魏徵谏曰:‘陛下不可以辰赢自累。’乃止。”
这段话翻译过来很简单:曹王李明的亲生母亲,原本是李元吉的正妻(多数王朝王之正妻曰妃而非后),在玄武门之变后,李元吉的正妻很受李世民宠爱,甚至一度动了立她为后的念头,要是没有“田舍翁”“羊鼻公”拦着,母以子贵子以母贵,李明可能就会成为大唐第三任皇帝了。
李世民可能也觉得自己弑兄屠弟逼父这事儿做得不太地道,于是进行了一方弥补,先是“哭”大哥建成:“太宗即位,追封建成为息王,谥曰隐,以礼改葬。葬日,太宗于宜秋门哭之甚哀,仍以皇子赵王福为建成嗣。十六年五月,又追赠皇太子,谥仍依旧。”
杀了亲大哥,又让自己的儿子继承大哥家业,李世民这手“献子”把戏玩儿得很溜。
不管是不是四弟元吉的托付,二哥李世民都把四弟妹照顾得很好。不但把弟妹照顾得很好,李世民的儿子还好人做到底,替老爹把托妻献子做到了极致——真把他“过继”给四叔了:“高宗诏出后巢王。”
如果李世民与李元吉相逢于地下,也会很告诉李元吉:“我把自己的儿子过继给了你,你不至于断了香烟,这回你明白了吧?——孩子是我的!”
李元吉很欣慰:“这我就放心了。”
李世民:“他是你媳妇亲生的!”
李元吉:“……”
第二阶段,李治颇有乃父之风
按照传统,先皇驾崩,后宫妃子是要托付给继任者的,所以李世民的正一品贵妃、淑妃、、贤妃(是为四妃),正二品昭仪、昭容、昭媛、修仪、修容、修媛、充仪、充容、充媛(是为九嫔),正三品婕妤正四品美人正五品才人(各九位),一股脑托付给了唐高宗李治——这些人都算李治的庶母。
这九个五品才人中,有一个叫武媚的——当时不叫,也不叫武瞾、武则天。庶母武媚只比嫡子(李治为亲生)李治大四岁。于是李世民做得初一娶弟妹,李治也做得十五娶庶母。
按照《卷七十六·列传第一·后妃上》的记载,武才人在李世民驾崩之后,是出家为尼了:“帝过佛庐,才人见且泣,帝感动。”
孝顺儿子李治一看跟自己早有旧情的庶母如此凄凉,也于心不忍,就把她接回皇宫体贴照料,还封之为正二品的九嫔之首昭仪。
可能是觉得仅把庶母封为自己的昭仪,还对不起父亲的“托妻”重任,李治也学老爹好人做到底:“诏李勣、于志宁奉玺绶进昭仪为皇后。”
于是“二圣并尊,李与武共天下。”
就是这一次尽职尽责地完成“托妻”重任,李唐王朝在天授元年(690年)第一次灭亡了:“知威柄在己,因大赦天下,改国号周,自称圣神皇帝,旗帜尚赤,以皇帝为皇嗣。立七庙於神都。尊周文王为文皇帝,号始祖,妣姒曰文定皇后;武王为康皇帝,号睿祖,妣姜曰康惠皇后。”
武则天废唐为周,连周文王和周武王都跟着沾了光,只是有一点我们不清楚:周文王周武王不呀,莫非起源于?姬昌是岐周(今陕西岐山县)人,武则天是并州文水((山西文水)人,八竿子也打不着呀。但是这难不住武则天:“我的始祖是的小儿子姬武!”
武则天当了皇帝,李家子孙可就惨了,纷纷改姓武,李唐王朝在武则天手里,其实已经灭亡了。后来的中宗李显睿宗李旦,很长一段时间都叫武显武单——《神探》称太子为李显,那是不对的,因为武则天称帝后封原中宗为太子,就已经“在他恳切要求下”,赐姓为武了。
第三阶段,
唐太宗李世民笑纳弟媳并准备封他为后,唐高宗李治青出于蓝庶母为妻,并将大唐江山拱手相送,而唐玄宗李隆基花样翻新,他看上了儿子寿王的妃子。
说李隆基是不肖子孙,这是不对的,因为他太“肖”了,就连做法也跟他爷爷李治如出一辙,而且做得更贴心:让杨玉环出家当了女道士,保留了满头秀发。
李隆基之乱,远胜李世民李治,因为他和杨玉环之间还多了一个安禄山:“安禄山有边功,帝宠之,诏与诸姨(杨玉环的三个姐姐都被封为国夫人)约为兄弟,而禄山母事妃,来朝,必宴饯结欢。”“帝令贵妃姊妹与禄山结为兄弟。禄山母事贵妃,每宴赐,锡(赐)赉稠沓。”
安禄山认比自己小十六岁的杨玉环为干妈(这个词很贴切,可以有两种读法),但是“干舅舅”很不满意,所以后来安禄山造反,一开始的借口居然是诛国忠。
因为放任杨家祸乱朝政,放任杨玉环的干儿子秽乱宫闱,大唐第二次灭亡了:长达八年的,不但一拳打断了大唐盛世的脊梁,也形成了号令不出京城的尴尬局面,这时候的大唐已经分崩离析名存实亡了——当朝廷失去了对地方节度使的掌控,这个朝廷也就剩下空壳子了。
大风起于青萍之末,李世民的“托妻献子”,后世子孙前赴后继,唐宫之乱,也只有可以与之比肩。现在看来,“托妻献子”真是一件十分不靠谱的事情,皇帝这么干,会断送江山,寻常百姓这么干,也会囧到没朋友。读者诸君请试想一下,如果李治不学李世民的托妻献子,武则天可能要当一辈子尼姑,大唐怎么第一次灭亡?如果李隆基不花样翻新,杨玉环也就是以王妃身份终老,又怎么会有、马嵬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