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官鬻爵是王朝衰亡之象 康熙三代皇帝为何没有
对和官职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双元制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卖官鬻爵是王朝衰亡之象,康雍乾三帝都被称为圣君,为何不禁止?
卖官鬻爵是中国古代的一项弊政,简单地说就是朝廷把官位明码标价,借此来收敛钱财。从秦汉开始,历朝历代都曾有过卖官鬻爵,毕竟来钱快呀,很多皇帝都。
不过,卖官鬻爵这事好做不好说,一向被看作是王朝衰落即将覆灭的一个重要标志。汉末的桓灵二帝就以卖官鬻爵而出名,然后天下大乱、群雄纷起,这才有了魏蜀吴鼎立。所以,历代都非常鄙夷卖官鬻爵,觉得连官位都可以随便买卖,这个王朝还有什么希望?
可是,清代从建国开始,不但允许卖官鬻爵,还将其固定下来,成为一项成例,连号称“圣君”的、、三位皇帝都不反对,甚至还扩大卖官鬻爵的范围。
清代的卖官鬻爵叫做捐纳,从六年开始实行,最早只有想参加的读书人才可以捐纳,差不多算是花钱买个初级文凭。是允许捐纳文官,洞开了清代卖官鬻爵的大门。
户部设有捐纳房,捐纳主要分为常设和临时两种,常设捐纳有一定的名额和级别限制,对清代官场的影响较小,而临时捐纳是遇到赈灾、战争等巨大开支时才开设。把一些原本属于临时捐纳的项目也归入常设,使捐纳官员逐渐增多。
所以,后世常常发现清代中期以后的大商人都有官衔在身,最高可达二品(),被称为。事实上,这些纯粹捐来的顶戴在正牌大官眼里,什么用也不顶,该杀杀、该抄家抄家,一点不耽误。
康雍乾三位为什么不反对捐纳?原因很简单:朝廷缺钱。从入关开始,清廷一直钱不够花,平天下、削三藩等等,乾隆更是号称“”,至少打了十次大规模战争,每次少则数百万,多达两千万两白银,光靠税赋填不满财政上的窟窿,捐纳便成为自然而然的选择。
康熙十三年至十六年,仅捐知县一职者即有500余人,捐纳收入200多万两。乾隆年间最多一年捐纳收入达556万两,占朝廷财政收入的39%。
户部明码标价,乾隆三十九年的捐纳价格是,从九品官180两、知县4620两、知州6020两、道员16400两。道员相当于省级官员,是捐纳的上限。
鸦片战争后,清代急剧衰败,又面临、等等,财政危机愈发严重,不得不广开捐纳,捐来的官与正途官员的比例达到3:4,已经十分接近。
而捐纳盛行又造成清代官员只了解捞钱回本,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做官已经变成一门生意。有些官员为了捐个更大的官,甚至不惜借债,然后更加发狠地搜刮民脂民膏,因为他们首先要把债还上,剩余的“利润”才是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