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明朝末年有哪些为国捐躯的英雄们?
揭秘:末年有哪些的英雄们?下面双元制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明朝在延续了将近三百年后迎来了灭亡,就像其他朝代一样,经历建国时期的初心,经过历代君王的努力后的数个盛世,再到后期的衰败,新生力量的出现,老旧朝代的更替,就像命运的轮回,极其的相似,又有不同之处。在明朝的整个历程中,很多人为最后一个皇帝感到悲哀,崇祯皇帝虽然满怀抱负,尽一切的努力想要扭转明朝的命运,但最终孤掌难鸣。起义军打进来了,外族侵略者打进来了,崇祯皇帝再也没有了扭转乾坤的勇气,于是在煤山的歪脖树下,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很多人认为明朝晚期没有英雄,没有英雄支持的朝代必定会成为其他势力的垫脚石,但这种说法小编不敢苟同,明朝末年不仅有像郑成功这样的英雄人物,而且还不止郑成功这样的英雄存在,如果非要给明朝灭亡找一个理由的话,那绝对不是因为缺少英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明朝末年那些为国捐躯的英雄们。
1,
袁崇焕在明朝历史上算是的人物,他三十五岁才考中,在担任知县的过程中,喜欢研究兵法,凡是遇见对兵法有研究的人,定会和人家讨论一番。后来袁崇焕如愿被调到了兵部,负责镇守山海关,这一年袁崇焕三十八岁。天三年,袁崇焕追随镇守宁远,在任期间,袁崇焕重新修筑城墙,并将宁远打造成关外重镇。天启五年,袁崇焕协同孙承宗一起制定计划,占领锦州、松山、杏山、右屯及大、小凌河等地并修筑城墙,此后将中原领土开疆复土两百里。但随着孙承宗被罢免,继任者高第与袁崇焕意见不合,在宁远的防守上也大不如前。而借着这个机会举兵西渡辽河,袁崇焕获得消息后,写下血书誓死守城。在这次战斗中,因为袁崇焕的坚持,努尔哈赤并没有得到什么好处,但努尔哈赤知道袁崇焕是位英雄,几次写下邀请函劝其加入满清,都遭到拒绝。
天启六年,袁崇焕担任辽东巡抚,但一直从中作梗,除了魏忠贤之外,朝中的不少官员也与袁崇焕不和,想要趁机杀杀他的锐气。随着努尔哈赤去世,接替其位置,在爆发的“锦州之战”中,袁崇焕因为没有得到公平的奖赏而气愤辞官。驾崩后,魏忠贤等势力被清除,再次重用袁崇焕,担任兼任右副都御史。崇祯二年,皇太极再次举兵进攻龙井关、大安口,袁崇焕率军将其击退,受到了崇祯皇帝的嘉奖,但不久遵化、三屯营却遭到皇太极的攻占并直逼京城,袁崇焕再次解京都之围。但可悲的是,政敌却诬告袁崇焕故意放清军入关,并且与清军勾结,而崇祯皇帝竟然相信了小人的谗言,就这样,袁崇焕没有战死沙场,却死在了污蔑和冤屈之中。
2,
史文记载孙传庭仪表魁伟,身长八尺,能左右射,武艺绝伦,其十五岁考中举人,第二年就通过了会试和廷试,考中三甲第41名,可谓在之路上顺风顺水。转战官场数年后,孙传庭因为不满魏忠贤专权专政,直接告假回乡。赋闲在家将近十年,直到崇祯皇帝继位后,魏忠贤实力遭到瓦解,孙传庭再次被启用,担任陕西巡抚。在担任陕西巡抚期间,孙传庭在剿灭农民军的工作上成绩颇丰,在崭露头角之后,声名鹊起。崇祯十一年清军入塞侵扰,京师受到威胁,孙传庭奉旨赴京勤王,在执行这次任务的过程中,遭到政敌高起潜、杨嗣昌的阻扰,之后崇祯皇帝竟然受到高起潜、杨嗣昌二人的挑唆,对孙传庭产生了忌惮之心。最终以莫须有的罪孙传庭关进监狱,这一待就是三年。
明朝的安危每况愈下,能够与清军匹敌的大将不是牺牲就是被冤枉致死,崇祯皇帝眼看没有可用之人,于是又想起监狱里的孙传庭。孙传庭被封为兵部右侍郎,重新回到战场,负责围剿起义军。在与李自成的数个回合中,有胜有败,但在“柿园之役”中,明君却遭遇惨败,这让孙传庭十分气馁。此后,孙传庭用了大半年的时间到处招兵买马、发展生产、置办武器。崇祯十六年,孙传庭帅军檄调各路人马夹攻李自成,在前期连连胜仗,后来因为连日下雨,军粮车难以移动,后勤出现问题,被李自成钻了空子,明君损失惨重,而在这场战争中,孙传庭也战死沙场。
3,李定国
作为南明永历政权抗清名将,民族英雄,李定国的名字对于很多人来说并不陌生,曾作为起义军头子的义子,李定国从小便征战沙场,立下战功无数。随着张献忠战死沙场,主持大局,李定国成了孙可望的眼中钉,而孙可望为了自己个人的野心,放弃“联明抗清”的协定,并自称“秦王”,还自己制造钱币,这让李定国十分不满。李定国的一生都走在抗清的路上,无论是作为张献忠的养子,还是作为孙可望的副手。随着孙可望投降清军,李定国继续与清军抗争,而在“磨盘山战役”之中,李定国率领的大西军作战勇猛,使清军再不敢骄横穷追。后来永历帝逃亡的路上被缅甸扣押,李定国决定起兵缅甸抢出永历帝,但在缅甸征战数月,缅甸王竟然把永历帝献给了。公元1662年永历帝被杀,而李定国也突发疾病,不多日跟着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