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门阀士族:谢安家族的起源与发展

世界历史 2022-07-26 17:15www.worldometers.cn世界历史故事

  东晋:家族的起源与发展,下面双元制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家族起源于曹魏,西晋和以后,谢氏随北方士族一道南下。

  但随着谢安一代人的逝去,谢氏家族在南朝时期走向衰落,到隋唐时期湮没于尘埃中。

  低调务实的博学家族

  的奠基始祖是曹魏时期的典农中郎将谢缵,谢缵出生于公元214年。

  此时已是末期,虽生逢乱世,但谢缵从小勤奋好学,220年曹魏建立以后,来到洛阳太学求学,毕业后,担任的大司农府官员。

  249年,同为陈郡世家大族的发动,一举剿灭以集团,权倾朝野,务实的谢缵在高平陵之变中选择中立并稍稍偏向司马懿。

  由于站对了队,再加上是司马懿的同乡,谢缵自然被司马懿高看一眼,很快谢缵就从一个普通的大司农属官被提拔为典农中郎将(相当于太守级别)。

  随后被司马懿派往长安,管理屯田,谢缵到任后教民耕种,年年丰收,粮食物资源源不断供应军队,致使曹魏,最终打败吴、蜀两国,三分归一。

  谢缵的儿子谢衡,即谢安的祖父,遗传了其父亲勤勉务实的作风,非常精通儒学,学识渊博,在时期担任祭酒,即的洛阳太学校长。

  虽然听上去风光,但实际却很累,在当时的上流社会,流行的是被儒家视为异端的老庄玄学。

  因为士族集团拥有大量田产庄园,生活优渥,注重个人精神追求,儒家那一套入世理念不受欢迎。

  所以务虚的玄学压倒儒学成为主流意识形态,而谢衡在官场里就成个异类,大家都敬而远之。

  到了谢衡的儿子(谢安的伯父)、谢庾(谢安的父亲)那里,情况稍稍有所改变,他们致力于振兴谢氏。

  虽出身儒学世家,但却热衷学习玄学,积极融入士族主流社会,并搭上了琅琊,尤其是谢鲲,与后来成为东晋大权臣的成为密友,并跟随王氏南渡,支持建立东晋政权。

  谢鲲在王敦的大将军府中担任长史,在王敦作乱后被任命为豫章太守,病逝于任上,谢裒在南下后被任命为参军,后来先后担任太常卿、、国子祭酒,死于任上。

  所以谢氏在东晋站稳脚跟,并从—般的官宦之家演变为世代为官的世家大族。

  不过谢氏还没有形成与琅邪王氏齐名的地位,正如近代学者余嘉锡所说:

  “谢氏虽为江左高门,而实自万、安兄弟其名始盛。谢褒父衡虽以儒素称,而官止国子祭酒,功业无闻。”

  直到东晋中后期,谢安一代的崛起,谢氏家族才实现地位的飞跃。

  谢安:挽狂澜于既倒的无双国士

  公元320年,谢安出生,在少年时期,谢安就表现出远超同龄人的城府深沉,思维敏捷,而且能写一手漂亮的行书,由此受到出身于的著名宰相王导的器重。

  谢安虽年纪不大,但在上层社会已享有较高的声誉。

  不过年少清高的谢安并不想凭借出身去谋取高官厚禄,反而隐居起来,与等一班名士频繁交游,出门便捕鱼打猎,回屋就吟诗作文,无论朝廷如何征召,就是不出来做官。

  直到359年,他的堂兄谢万在北伐前燕时因作战失利被免为庶人,谢氏的权势地位因此受到很大威胁,为了挽救家族危亡,谢安才不得已出仕,此时他已经四十多岁。

  一开始谢安在征西大将军帐下担任司马,361年谢安被任命为吴兴太守,其后担任侍中、吏部尚书、中护军,正式跻身东晋军政要员行列。

  谢氏家族在朝中的影响力逐渐加强,弟弟谢石、侄子等均担任官职。

  不过在372年,就因受制于桓温而忧愤成疾,不久病逝,十岁的司马曜继承皇位,第二年桓温率军入朝觐见。

  一时间人心浮动,由于谢安是司的坚定拥护者,当时从士族到百姓,都认为桓温此行会对谢安不利。

  但是谢安却从容不迫依旧出城迎接桓温,与其,而与谢安同行的出身的王坦之吓得汗流浃背,连手版都拿倒了。

  不过谢安的机智和镇定倒是让桓温心里没了底,所以桓温始终没敢对二人下手。

  由于司马曜年幼,北有胡族,南有强臣,东晋政权处于岌岌可危的地步,是谢安的忠诚辅佐护卫,才使晋室得以安稳。

  同年三月,大权臣桓温病逝,东晋的内部危机暂时解除,谢安升任尚书仆射,总领朝政。

  谢安执政后认定北方的胡人政权与东晋迟早必有一战,为了团结内部,谢安主动与家族和解,任命桓冲担任荆州刺史,掌管长江中游七州军事,达到“荆扬相衡,则天下平”的目的。

  377年,谢安升任司徒、侍中,负责长江下游所有军务,谢尚、谢万、谢石、谢玄、谢琰等人也各领强兵遍布方镇,谢氏家族几乎垄断了东晋王朝的军政大权。

  其中,谢安的侄子谢玄出任兖州刺史,负责长江下游江北一线的军事防守,并训练出战斗力强悍的,以备北方来袭。

  383年,前秦率领号称百万大军南下(实际是二十万),想吞灭东晋,统一天下。

  胡人,建康城内一片恐慌,“五胡”荡平北方,眼看又要血洗江南,江左百姓面临生死存亡。

  可是谢安依旧镇定自若,以总指挥的身份挑起对抗前秦的重任。

  在整合士族集团力量后,以谢石为征讨大都督、谢玄任前锋都督、谢琰任辅国将军,率七万北府兵前去抵御,四人联合导演了一场震古烁今的“”。

  同年十一月,谢玄不惧前秦人数众多,率五千精兵突袭,打了前秦一个出其不意,取得洛涧大捷,极大鼓舞东晋士气。

  十二月两军决战淝水,此时谢安、谢玄等人早已通过前中将领朱序等人了解苻坚大军人心涣散,情绪低落的情报,于是暗暗约定暗号。

  当前秦主力在淝水河畔后移安营时,晋军渡水突击。朱序等人在秦军阵后大叫前线的秦军战败的消息,秦军后方阵脚大乱,随军渡过淝水全力出击。

  前秦措手不及,前后践踏,死伤落水者无数,淝水之战以谢安的全面胜利告终。

  当捷报传回后方时,谢安正在与客人下棋,他看完捷报,仍地继续下棋,最后连客人都忍不住问他,但谢安只是淡淡地说敌人已经被打败了。

  直到下完棋,客人告走了以后,谢安才抑制不住心头的喜悦,高兴地回到室内,脚上木屐的屐齿都碰断了,淝水之战的胜利,标志着东晋政权得以保全,老百姓免遭。

  谢安以总统诸军被推为首功,个人声望达到顶点,更使谢氏家族有无限荣光,战后,谢安进位太保,都督十五个州的军事,掌握全国军政大权,谢石为中书令,掌握朝政中枢。

  然而水满则溢,月盈则亏,谢氏的兴盛引起司马曜的猜忌,君臣嫌隙越来越大,但位高权重的谢安并没有贪恋权力,或者没有像过去的王敦、桓温等士族铤而走险,而是大度的选择交出权力。

  385年谢安辞去所有职务,自请出镇广陵躲避,并隐居东山,同年10月,谢安病逝于建康,享年六十六岁。司马曜给予其很高的礼遇。

  从衰落到消亡

  随着谢安为代表的谢氏第四代的老去,谢氏家族开始走下坡路。

  首先是军权的丧失。到了晋末南朝刘宋初期,谢氏出任军职人数明显减少,而且有军职的多是虚衔,实际领兵者仅有、两人。

  其中,谢混在晋末被杀害,而谢晦在北伐中与交兵后临阵倒戈,最终兵败被杀,其兄弟谢遁、从子谢世基被斩首示众,至此,谢氏的军权全部丧失。

  其次是文职的削弱,其特点是有职而不秉政,出仕变成了门户的点缀。

  当时的刘宋一方面需要借用谢氏家族这样的世族来装点门面,但又怕他们威胁自己的权势,于是便设计出一批高官显爵来专门供养这些世族。

  比如谢氏第六代中的谢澹,他是谢安的嫡孙,宋初任太尉、太保,虽然官位非常高,但却没有任何职权,仅是主持过宋武帝的登基仪式而已。

  从宋末到陈整个南朝时期,谢氏在这一时期担任的有侍中、散骑、中书监令等,但曾经地位显赫的侍中地位在宋以后继续下降,最后成为闲散之职。

  谢氏与军政大权的距离越来越远,由于谢氏家族远离权力中枢,引起了家族地位的下降。

  末年,整个家族中只剩下谢贞一人,所担任的也只是六品官,再加上家族成员少,近亲中又没有强有力的人物,谢氏已经沦落为孤寒之族。

Copyright © 2016-2025 www.worldometers.cn 全球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全球化,全球疫情,全球股市,全球新闻网,全球地图,全球通史,经济全球化,全球变暖,全球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