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肃:一个战略影响了东吴数十年
:一个战略影响了东吴数十年,下面双元制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
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典故,讲述了多次拜见,邀请出山辅佐的故事。
在这座小茅庐中,诸葛亮提出了名震天下的“”,即:刘备先取荆、益二州为根据地,再命一上将率荆州之军出宛、洛,刘备以益州之众出秦川。
要知道,诸葛亮提出隆中对时,只有27岁,而诸葛亮凭借超前眼光和而被认为是优秀的战略家。
不过,其实早在诸葛亮之前,已经有一个人提出过类似的战略了,而且比诸葛亮早了整整7年。他就是鲁肃鲁大师。
鲁肃字子敬,江临淮郡东城县人。他体貌魁伟,性格豪爽,喜读书、好骑射。当时,为居巢长,因缺粮向鲁肃求助,鲁肃将一仓三千斛粮食慷慨赠给周瑜。从此,二人结为好友。
建安二年,鲁肃率领部属投奔,为其提出鼎足江东的战略规划。《志?鲁肃传》记载:权即见肃,与语甚悦之。众宾罢退,肃亦辞出,乃独引肃还,合榻对饮。
孙权面对着鲁肃,问出了他心底最困惑的问题:“今汉室倾危,四方云扰,孤承父兄余业,思有桓文之功。君既惠顾,何以佐之?”
这时,鲁肃提出了东吴版的“隆中对”:“昔高帝区区欲尊事义帝而不获者,以为害也。今之,犹昔项羽,将军何由得为桓文乎?肃窃料之,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为将军计,惟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规模如此,亦自无嫌。何者?北方诚多务也。因其多务,剿除黄祖,进伐,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此高帝之业也。”
鲁肃的这番战略被称为“榻上策”,后来成为东吴一以贯之的治国方针,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鲁肃对东吴的贡献要比周瑜都大。
孙权说他希望有和一样的功勋,问鲁肃怎么做,鲁肃建议他先统一南方,因北方多务,剿除黄祖,进伐刘表。
接着鲁肃还认为,等孙权拿下荆州之后,“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就是让孙权把领土延伸到长江的尽头,拿下益州,和曹操划江而治,这个时候孙权就可以称帝,以图天下。如果按鲁肃这样的规划,应该是“二分天下”,而不是三分。
鲁肃早在建安五年的提出了榻上策,比隆中对早了7年,眼光不可谓不长远。
不过,正是因为榻上策提出太早,难免有一些问题,比如“进剿黄祖占有荆楚”的目标就一直未能全部达成,终鲁肃一生他也未能见到东吴占领荆南全土的一天。
虽然历史上的鲁肃豪放、有远见有谋略,但在里,鲁肃被罗贯中写成了忠厚老实到愚笨的地步,成了和公瑾斗智的牺牲品。
周瑜反语激孔明,他没看出来;诸葛,他胆战心惊;赤壁战后,鲁肃在诸葛亮的设计下,成为保人,将荆州“借”予刘备,此后多次讨要不成,处于两难的境地。周瑜去世后,鲁肃代周瑜成为水军都督,数年后病逝。
斯人已逝,是非功过自留与后人评说。《鲁肃墓》如此概括了鲁肃的一生:
年少粗疏未可轻,榻边视画最分明。直将诸葛同心事,空被识姓名。大业竟从身后定,丰碑自向墓前横。指因风义人争说,细故何能概一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