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死刑犯“秋后问斩”的原因是什么?
古代死刑犯“秋后问斩”的原因是什么?下面双元制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
“国家”出现的一个标志,便是法律。中国早在时期就已经出现了法律,当时称之为“禹刑”,里面规定了各种不同的规则,比如周礼曾经提到过,“夏刑大辟二百,三百,宫刑五百,劓刑各千。”光是判死刑(大辟是死刑的统称)就有两百种情况,判宫刑的情况居然有五百,可谓是严苛。
对于死刑,若是谋反或者作恶太多,则可能是凌迟或者等,如果不是大奸大恶之徒,通常都是砍头。
我们看一些古装影视剧中,常常会看到这样的情况:一旦县令判定了某人死罪,就会说“监押在死囚牢,等待秋后问斩”。
众所周知,古人事死如事生,敬畏自然与鬼神,加上人们认为刑杀是阴事,害怕人死后化成鬼来报复,所以要选择“午时三刻”,一天之中阳气最盛的时候处死犯人,这样可以压抑鬼魂不敢出现,免得报复人类。
既然如此,为什么不选择在酷夏的午时三刻处死犯人,反而都要秋后问斩呢?要知道,秋后的阳气显然不如盛夏啊!
不是因为古人不懂,这么做,其实主要有三层深意在里面。
首先,秋后问斩是受农业规律的影响。
我国自古就是一个农业国家,春季和夏季是是农
业播种的开始,需要大量人力去经营,有时候甚至需要囚犯去参与其中,因此春夏季节不轻易行刑。而秋后冬季比较清闲,所以一般要在秋冬季行刑。
说到底,还是人口不足的原因,必要时刻还需要这些死囚犯。就好像杀贪官一样,有时候贪官上刑场或者监狱之前还得处理事情,就因为官员杀得太多,人手不够用。
其次,秋后问斩是为了警示众人。
这个原因承接第一点,要知道法律不仅仅是为了惩罚犯人,还要示警其他人。春夏之际人们忙于耕种,无暇观看这些囚犯被杀;只有在秋后冬季,忙了大半年的人们才有空闲着,这时候他们才会到刑场看。
见到犯罪是这种下场,这才能告诫世人,一切要遵守规矩,切不可学犯人。倘若没人来看,那怎么能起到告诫的作用呢?
最后,秋后问斩是遵守大自然规律。
古时候,人们敬畏自然,认为一切都是有大自然来主宰。无论是灾害、瘟疫还是祥瑞、丰年都是上天赐予的,因而人们的一切行为都必须符合天意。设官、立制固然要与天意相和谐,刑杀、赦免也不能与天意相违背。
天人合一,春夏之间草木茂盛生机勃勃,是生命的象征,不宜杀伤,法律甚至规定,不能打三春的鸟儿,不能捕捞三月的鱼儿,因为万物都在繁衍、生存。而秋后草枯叶落,万物凋零,处决罪犯才合天地肃杀之道。
其实,秋后问斩一词直到才出现,宋元时期人们逐渐意识到重要性,明清时期才开始固定为“秋后问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