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都出现的倭寇问题 为何到了清朝却不见了
对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双元制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整个明代几乎都有倭寇之乱,为何到了,倭寇之乱就消失了?
要理解为什么明代时候倭寇之乱盛行,而清代的时候倭寇之乱消失,首先就要搞清楚倭寇之乱是怎么形成的?
倭寇之乱的出现,首先是从开始实行海禁的结果。
朱元璋建国以后,面临的第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恢复国内农耕经济。
中国古代一直是农业大国,农耕经济是国家的命脉,只有农耕经济发展起来,老百粮吃,有衣穿,有房住,社会才会稳定。往往每一个大一统的朝代开篇阶段,都会实行休养生息,也就是尽量少地劳役老百姓,让老百够在自己的土地上专心致志搞农业生产。
同时,朝廷为了鼓励并促进农业生产,除了在税收方面进行一定的减免以外,也就是打击商品贸易,正所谓的“”。
农耕社会“重农”好理解,为什么要“抑商”呢?因为古人认为,搞商品贸易由于能够产生高额的利润(古代信息交通不发达,倒买倒卖产生高额利润,是很正常的),因此这使得人们不愿意安心地在土地上劳作。再加代最大的问题就是缺劳动力,一旦劳动力变少了,粮食生产也就变少了。再加上商品贸易引发物价混乱,因此,这会给农业生产带来极大的伤害。
明代初年,朱元璋实行海禁,这实际上就是一种“重农抑商”的举措。毕竟海外贸易产生的利润更大。如果大量的人进行海外贸易,一方面将更少有人在土地上种庄稼,另一方面也造成了大量的白银流通到了海外。当时明代的钱根本就不够用,大量的白银流通到海外,对明代是一个很大的伤害。
不过,朱元璋这样做,其实是并不太恰当的。因为经过的发展后,海外贸易已经形成了好的气候,已经形成了一个好的经济链条,它对农业生产的伤害并不是很大。
当然了,明代初期,,朱元璋做这项禁令,也无可厚非。关键是当后期国内经济发展起来后,统治者应该及时调整政策。但是“祖宗之法不可变”,后期统治者没有及时调整,因此这项政策带来的副作用,也就越来越大。
受伤害最大的,就是海边的渔民,以及海边与明代海边渔民做生意的那些外国人,尤其是隔得最近的日本人。因为他们一向是通过海外贸易求生活的,现在明代不准他们出海打鱼,不准他们搞海外贸易,这就断了他们的经济来源。也就在这种情况下,海盗自然而然就变多了。
实在来说,这些海盗,绝大多数是日本人,但其中也有明代海边生活不下去的渔民。
那么,为什么那时候日本人会更多地加入到海盗的行列呢?
因为那时候,日本恰好处在。也就是说,日本国内是一个乱世。因为是一个乱世,因此日本就没有一种一统的管理,再加上战争频繁,老百姓生活艰苦,无以为继,只好向海外发展。而明代实行海禁,断了他们的生活来源,于是倭寇就在这时候,变得越来越猖獗。
从这里可以看出,所谓的“倭寇”,并不是国家大军,只是一些日本流民组成的海盗群体。不过随着他们遭受明代的打击越来越厉害,为了复仇,很多日本的大名(相当于地方诸侯),也加入进来,成建制地和明代作战。倭寇入侵也就越来越厉害。
因为是流民群体,而日本战国时代一直没有结束,因此倭寇屡禁不绝,成为了整个明代时期,东南沿海的一个大麻烦。
随着日本国内一统战争的进行,出现以后,逐渐实现了日本国内的一统。当丰臣秀吉一统日本国内以后,野心勃勃的丰臣秀吉,想拓宽海外渠道,所以就发动了入侵朝鲜的世界,并希望以朝鲜为跳板,向明代挺进。只不过在明代年间的援朝战争打击下,丰臣秀吉失败。
丰臣秀吉死后,德川家康崛起。德川家康的崛起,也就意味着日本进入了。江户时代算得上是日本历史上一个一统的封建时代。这个时代对国内的管控明显加强,流民的情况,比之前要少很多。自然,之前多次出现的海盗现象,也就越来越少了。
中国这边,又已经进入了清代时期。清代初期,又进行了更加严厉的海禁。
清代为什么要进行更加严厉的海禁呢?主要是清代入关以后,长期存在,又和海盗勾结,形成了强大的海上势力。尤其以郑成功为代表的海上力量,让清代吃尽了苦头。他们认为这些海上势力依靠大陆的物资发展自己的力量。要打击这些海上力量,最好的办法,就是掐断对他们的物资供应。所以才要实行这样严厉的海禁。
在这种严厉的海禁政策之下,加上日本国内对流民的管控,所以之前出现的那种倭寇现象,也就几乎消失了。后来,当清代平定了南方,并收回了台湾以后,从年间开始,又渐渐地恢复了海上贸易。这样一来,之前所遇到的那些矛盾,也就没有了,倭寇现象则更加不会出现了。
而日本再次与清代发生战争的时候,是在日本江户时代结束,兴起,大力发展他们的工业的时候。不过那时候日本对清代的侵略,就已经是整个国家的战争,而不是之前小打小闹的倭寇袭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