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后赵国衰弱,为何白起没有趁机灭了赵
后,确实是元气大伤了。若是在打了长平之战后,立刻带领秦国骁勇善战的士兵,杀到赵国的都城邯郸去,肯定是可以一举拿下赵国,直接灭掉赵国的。而且当时的白起就是这样想,这是一个可遇不可求的机会。但是,当白起把这个情况汇报给之后,被秦昭襄王给否决了。
不得已白起只好心不甘,情不愿的班师回朝了。那么,秦昭襄王为何不让白起直接把赵国给灭了呢?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说秦国的宰相了,正是这个范雎从中作梗,然后坏了白起灭赵的计划的。
本来赵国在长平之战失败之后,他们最怕的就是秦国直接出兵去打他们,毕竟他们损失了几十万人马,国家也没有粮食了。这时候强秦来了,他们根本无力防守;想要请求别的国家增援,也是没有机会的,因为时间不允许。所以,他们就派了人去说服范雎,让范雎说服秦昭襄王,让白起不要这么快去灭赵国。
赵国使者打动范雎的,就是一旦白起把赵国给灭了,他在秦国的功劳肯定是最大的了,若是白起功劳第一,范雎尽管是宰相,他在面对白起的时候,也要底一头了。
正是这个理由打动了范雎,所以,范雎就给秦昭襄议,最好不要现在灭赵。因为秦国的士兵在外已经征战了几年了,现在我们也要休养生息。现在在疲惫的情况下,出兵去打赵国,不一定能灭了他。更何况赵国如今已经元气大伤了,没有个几十年,他们是恢复不过来的。所有,秦昭襄王就听从范雎的建议。
就这样白起失去了最好灭赵的时机。白起知道此次若是灭不了赵,短时间内也一样灭不了赵国了。这就是为何赵国能在长平之战后苦撑三十多年的原因。
为什么白起会说,长平之战后若是不立刻灭赵,短时间内就灭不了赵国了呢?
原因如下:
第一,当时的其他的国家,不会眼睁睁的看着赵国灭亡的。一旦秦国没有立刻去灭赵,就会给赵国争取更多的时间,去游说另外五个国家。
只要有任何一到两个国家来援助赵国,那么秦国想要灭赵就不是那么容易了。毕竟是一个国家,对付几个国家呀。
事实上也是如此,在白起班师回朝之后,赵国就说服力了和,让这两个国家的出兵来援助赵国了。
这也就是后来,为何秦国再次发兵灭赵的时候,没有打败赵国的原因。
第二,赵国还有很多名将,至少李牧还在,当然廉颇也在,只不过廉颇已经不被重用了。
李牧和廉颇都是,李牧一直带领着他的士兵,在北方抗击匈奴,他的主力军还在。
长平之战的时候,李牧没有参与,所以,他的军队还是十分的完好的,而且李牧的军队,也是十分骁勇善战的,他们长期和匈奴作战,积累了大量的作战经验。因此,长平之战后,李牧的军队就担负起来了护卫赵国安全的重任。
第三,赵国自身一直在发展中,因为秦国没有直接把赵国给灭了。所以,赵国得到了喘息的机会,在这期间赵国的男子不断的成长起来,补充了赵国的兵员。
所以,正是这些原因,综合在了一起,导致了秦国再想灭赵已经不那么容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