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的外孙杨恽在历史上是个怎样的人?

世界历史 2022-07-26 17:15www.worldometers.cn世界历史故事

  的外恽在历史上是个怎样的人?下面双元制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杨恽是名人,父亲是汉昭帝的丞相,母亲是史学家司马迁的女儿,也就是说,杨恽是司马迁的亲外孙。司马迁生前一直防着《》被焚毁。后来,一部《史记》藏匿在杨恽的母亲司马英家中。在的时候,杨恽看到当时朝政清明,就把这部尘封了20年的巨著献给了朝廷。杨恽为《史记》公开发行,见诸于天下,立下了。

  关于杨恽的“天下君王都信任小人,都是一丘之貉”的言论,小编认为,杨恽的说法未免理太偏!至少唐太宗、就不这样。为什么这么讲,且听小编娓娓道来——

  杨恽:古今君王都信任小人,一丘之貉!

  杨恽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未成年就成为当朝的名人。

  汉宣帝时,(子孙)谋反,杨恽得知后,最先向汉宣帝报告,事后被封为平通侯。

  霍氏谋反,恽先闻知……霍氏伏诛,恽等五人皆封,恽为平通侯,迁中郎将。——《汉书》

  当时,在朝中做郎官(的侍从)的人,贿赂之风日盛,有钱的人,通过行贿可以经常休息、在外游山玩水;没钱行贿或者不愿行贿的人,几乎是“5+2”和“白+黑”,甚至全年无休。

  杨恽任职做中山郎后,就把这些弊病全部割除,满朝官员都称赞他的廉洁。

  由于杨恽少年得志,又有功劳,便骄傲自满,结果与太仆(九卿之一,掌皇帝舆马,相当于皇帝的司机班班长)戴长乐(宣帝在民间时的至交,最受宣帝宠信)结怨。

  有一次,杨恽听一个说匈奴降汉的人说他们的单于被部下杀了,杨恽有感而发:“遇到这样一个不好的君王,大臣们给他拟再好的治国方略也不用,结果白白地搭上自己的性命,这就像一样,专门信任小人,杀害忠贞的大臣,结果亡国了!

  如果当年的不如此,可能现在还是秦朝,

  从古到今的君王都信任小人,真是同一山丘里生长出的貉一样,毫无差别啊!

  ”

  恽曰:“若秦时但任小臣,诛杀忠良,竟以灭亡,令亲任大臣,即至今耳,古与今如一丘之貉。”——《汉书》

  这样的话传到皇帝耳朵里,杨恽就被免职了。

  唐太宗既知人善任,又虚心纳谏

  唐太宗李世民,名如其人,有“济世安民”的意思。

  唐太宗继位以来,吸收暴力统治,二世而亡的教训,调整工作方法:

  一是广求贤良,知人善任;二是虚心纳谏

  ,如把魏徽比作一面镜子,也成就了。

  在知人善任方面,如对待秦叔宝:

  秦叔宝原来是隋将的部下,后来归属了首领,之后又被封为龙骧大将军。

  秦叔宝三次离开旧主,李世民非但对他并不起疑心,而且放心派用,最终使秦叔宝死心塌地地报效他,成了开国功臣。

  在虚心纳谏方面:

  由于唐太宗鼓励进谏并够虚心纳谏,身边出现了一批敢于直谏的大臣,如魏徽、、刘洎、褚遂良等,形成了以进谏为忠的风气。

  就连原太子的心腹,曾多次劝谏李建成除掉李世民的魏徽,后,成了阶下囚魏徽,李世民还是不计前嫌,委以重任,并成了李世民的肱股之臣。

  魏徽在任谏议大夫、宰相期间,敢于向皇帝犯颜直谏,成为进谏最多的,他进谏200多件,大多被唐太宗采用。

  魏徽的“兼听则明,偏听则暗”“水能载舟,也能覆舟”等政治谏言,。

  宋仁宗宽容,允许下属顶嘴,成就了包公的美谈

  第四位皇帝、宋仁宗,在知人善任和虚心纳谏方面和唐太宗李世民具有相同的品格。

  在知人善任方面:

  宋仁宗对下属非常宽容,人才方面做到知人善任,以至于人才辈出,的六家(、、、)都活跃在宋仁宗时期,没有、大不逆等条条框框的桎梏,成就了文化的繁荣。

  在虚心纳谏方面:

  宋仁宗不仅能虚心纳谏,还和大臣辩论,甚至允许大臣顶嘴,这一点该是了吧。

  在担任监察御史和谏官时候,屡屡犯颜直谏,唾沫星飞溅到仁宗脸上,仁宗一面用衣袖搽脸,一面虚心接受他的正确意见。

  这种事放在其他皇帝身上,说不定早已龙颜大怒,让你人头落地了。

  宋仁宗的宽容也成就了包拯廉洁公正、不附权贵、铁面无私、英明决断,敢于替百不平的高大形象,获得了"包青天"、"包公"之美誉。

Copyright © 2016-2025 www.worldometers.cn 全球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全球化,全球疫情,全球股市,全球新闻网,全球地图,全球通史,经济全球化,全球变暖,全球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