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为什么要逼死舅舅长孙无忌?

世界历史 2022-07-26 17:15www.worldometers.cn世界历史故事

  为什么要逼死舅舅?下面双元制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

  从长孙无忌的身份地位来看,可能人们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他最终竟然是以“谋反”的罪名被贬官流放,直至被逼自杀的。因为,长孙无忌不仅是凌烟阁二十四位功臣画像中,位列第一的开国功臣,而且还是货真价实的皇亲国戚,唐太宗是他亲妹夫,李治更是他一手扶持登上帝位的亲外甥。之所以长孙无忌会有此悲惨结局,其原因无外乎就是“功高震主”,他的权力已经严重影响到了皇权,也就必然要遭到打压和惩罚。

  其实,我们看历史上那些权臣们,有几个是结局好的?像西汉的霍光、明朝的张居正、的、等人,不是死后被抄家清算,就是在权力鼎盛时被一举拿下,结局都不太好。所以,长孙无忌被赐死也就没有什么可奇怪的了,谁让他的权势已经令不安了呢?再说唐太宗李世民为了皇位,连自己的亲兄弟杀起来都毫不手软,那唐高宗李治拿长孙无忌这个亲舅舅动手,也就毫不奇怪了。

  被莫名其妙拉入“谋反”案件的长孙无忌

  显庆四年(659年)四月,在已经是皇后的()的授意下,其亲信中书令许敬宗、侍中辛茂将在查办一个非常小的案件时,将矛头指向了当时约等于大唐政权二号人物的长孙无忌。武则天之所以会对长孙无忌下手,主要就是因为唐高宗李治在废掉,改立她为皇后时,遭到了长孙无忌的强烈反对,这也是武则天对长孙无忌怀恨在心的主要原因。

  案件的起因是有一个叫李奉节的人,指控韦季方和监察御史李巢结交朋党,唐高宗就派中书令许敬宗、侍中辛茂将等人前去调查;也许是许敬宗等人刑讯逼供下手太狠,韦季方实在是受不了,就企图自杀,但是自杀未遂。本来这件事和长孙无忌是毫无瓜葛的,不过,因为有武则天对许敬宗等人借机扳倒长孙无忌的暗示在前,许敬宗就灵机一动,准备将这个案件扩大化,将长孙无忌拉进这个案件中来。

  许敬宗于是上奏唐高宗说,韦季方自杀并不是因为一个简单的朋党案,而是另有重大隐情,他在奏疏中说:“季方欲与无忌(长孙无忌)构陷忠臣近戚,使权归无忌,伺隙谋反,今事觉,故自杀。”也就是说韦季方自杀并不是因为那个小案件,而是因为他与长孙无忌密谋陷害忠良和皇亲国戚,夺取朝政大权,准备发动政变。

  这样一来,原本的小案件就成了惊天大案,而且还涉及到了皇帝的亲舅舅。在唐高宗李治的默许下,许敬宗连夜突审韦季方,第二天许敬宗就向唐高宗报告,说韦季方已经招供,长孙无忌是因为当初他主张拥立唐高宗的长子为太子,现在李忠的太子之位被废,长孙无忌担心唐高宗会对怪罪他当年拥立李忠的行为,于是就与韦季方等人密谋发起政变。

  其实,长孙无忌与韦季方的朋党案是毫无瓜葛的,但是,在唐高宗与武则天的暗示和引导下,由许敬宗等人亲自操作后,长孙无忌谋反的罪名就一条条被罗织起来了,从子虚乌有逐渐变成了铁证如山。显庆四年(659年)四月二十二日,唐高宗下旨削除了长孙无忌的爵位和封邑,贬为扬州都督,但是,并不让他到扬州就任,而是将其遣送到了边远的黔州,权倾朝野的长孙无忌政治生涯就此彻底结束了。从案件开始调查到长孙无忌被流放,仅用了不到二十天时间,可见唐高宗打倒长孙无忌之心是如何迫切了。

  在拿下长孙无忌之后,唐高宗又大肆株连,将长孙无忌一党的成员,凡是牵连到的官员不是贬官就是流放,在武则天的授意下,被诛杀的人也有不少。显庆四年(659年),唐高宗下旨让李勣、许敬宗、辛茂将等人再次重审长孙无忌谋反案件,这一次,唐高宗的用意非常明显,就是想置长孙无忌死地。

  许敬宗立即领会了唐高宗的意图,马上派出自己的心腹中书舍人袁公瑜前往黔州“再鞫(ju)无忌反状”,就是对长孙无忌进行再次审问。袁公瑜也非常明白自己此行的目的,哪里还有必要再审?他在见到长孙无忌后地表达了自己此行的目的,长孙无忌此时已毫无反抗之力,最终只得自缢而死。随后,唐高宗和武则天对长孙无忌一党又展开了新一轮的清洗,原来打击不够的,再次打击,该杀的杀,该贬的贬,该流放的流放,总之是不能放过一个。

  唐高宗李治对舅舅长孙无忌被人陷害的暧昧态度

  也许有人有这样的疑问,长孙无忌毕竟是唐高宗李治的亲舅舅,又是他一手将李治扶上太子的位子,然后又不遗余力的将他扶上皇帝的宝座的,唐高宗李治怎么能够对他舅舅下得了手呢?打击长孙无忌可能是武则天一手操作的吧?但是,通过李治对长孙无忌的态度来看,他可能比武则天更迫切想除掉长孙无忌。

  唐高宗在接到许敬宗报告长孙无忌参与谋反的奏疏后,表面上表现得是十分震惊的,他作出大惊失色的表情说:“怎么会有这种事?舅父遭到小人离间,小小的猜忌可能会有,何至于谋反呢?”不过,他还是安排许敬宗深入调查,要求掌握确凿证据。

  当许敬宗将调查结果交给唐高宗时,唐高宗甚至哭着说:“舅父如果真的谋反,朕也决不忍心杀他,如果杀了他,天下人将把朕当着什么人?后世将把朕看成什么人?”但是,在许敬宗拿诛杀舅父一事举例后,李治立即同意将长孙无忌逮捕治罪了。

  从许敬宗上奏说长孙无忌谋反,到唐高宗同意许敬宗将长孙无忌逮捕,这期间,如果唐高宗李治真的不相信长孙无忌谋反,想还其清白的话,最起码他应该慎重的对证据进行核实,亲自了解一下案件的具体细节吧?无论如何应该亲自见一下自己的舅父,当面问一问吧?

  可是,从长孙无忌被牵扯进案件,到长孙无忌被免官逮捕,再到长孙无忌被贬出京城赶到黔州,这段时间里,唐高宗竟然与自己的舅舅长孙无忌一面都没见,就这样相信了许敬宗的调查,听任了对长孙无忌谋反的栽赃陷害。从唐高宗对舅舅谋反一事的暧昧态度来看,正是他迫切地希望借助别人之手,扳倒挡在自己前面的长孙无忌。

  其实,长孙无忌谋反一事,不论是许敬宗还是唐高宗,都拿不出令人信服的证据,这就是一件货真价实的“莫须有”案件。直到上元元年(674年),唐高宗才为他的舅舅长孙无忌平反,追复了长孙无忌的官爵,可是,此时长孙无忌已经自杀近十五年了。

  长孙无忌强势的“相权”,严重挑衅了唐高宗和武则天的“皇权”

  长孙无忌是唐太宗李世民的亲哥哥,又是凌烟阁排在第一位的功臣,在唐太宗执政期间,他就是唐太宗所倚重的朝廷重臣。原本唐太宗李世民最喜欢的儿子是魏王,他是想册封李泰为太子的,可是在长孙无忌的支持下,唐太宗李世民最后选择了李治为太子,也就是说,唐高宗李治就是长孙无忌一手扶上皇位的,不仅如此,在唐太宗去世时,长孙无忌也是唐太宗为儿子李治指定的两位托孤大臣之一,由此可见,长孙无忌对于唐高宗是多么重要了,可以说是实实在在的位极人臣,权倾朝野。

  在唐高宗李治继位以后,长孙无忌继续为自己长期掌控朝廷做准备,在长孙无忌的主导下,唐高宗李治被动地册立了长子李忠为太子,这也正是长孙无忌更为长远的计划,他不仅拥立了唐高宗李治登基,又想接着拥立现在的皇储、将来皇帝,以确保长孙无忌一党以拥立之功,得以达到长盛不衰的目的。长孙无忌的,也就不可避免地触及到了李治的皇权,让李治感觉自己好像是一个傀儡皇帝一样,使他对舅舅由感激逐渐变成了害怕和反感。

  我们可以通过两件事,来看看长孙无忌的相权,是如何凌驾在唐高宗李治的皇权之上的。第一件事是永徽四年(653年)的“房遗爱谋反案”。房遗爱是唐初名臣之子,他的老婆是唐太宗李世民最宠爱的女儿。事情的起因是高阳公主怂恿老公房遗爱,与哥哥房遗直争夺其父房玄龄梁国公的爵位。可是,因为房遗直是长子,爵位理当由他继承,怎么可能给弟弟房遗爱呢?

  高阳公主为了从房遗直那里将梁国公的爵位抢去,就跑到哥哥唐高宗李治那里说房遗直非礼她。高阳公主毕竟是,被人非礼还得了。李治就准备让人调查处理,这时候长孙无忌主动站出来将调查的任务接了过去。其实,长孙无忌之意不在酒,他想借这件事达到自己的目的。

  因为当初唐太宗李世民在立储时,大臣们是分成两派的,一派是长孙无忌等人,选择拥立当时还是晋王的李治,另一派拥立的是魏王李泰。而房遗爱则是站在李泰那一边的,也就是说房遗爱就是长孙无忌的政敌。因为房遗爱的驸马身份,许多站在魏王李泰那边的王公大臣,都与房遗爱走得比较近,长孙无忌就是想通过这个“性骚扰”的案件,将自己的政敌一网打尽。

  最后,这桩性骚扰案件,在长孙无忌的调查办理下,竟然变成了一桩“谋反案”,他不断将案件复杂化、扩大化后,将朝廷上下自己的政敌几乎全部牵连到其中。而此时的唐高宗李治对朝政则基本上没有什么发言权,全部听由长孙无忌独断专行。案件最后处理结果是:房遗爱(驸马)薛万彻(李世民妹夫)、柴令武(唐太宗外甥兼女婿)斩首;荆王李元景(唐高宗叔叔)、吴王(唐高宗弟弟)、高阳公主(唐高宗妹妹)、巴陵公主(唐高宗妹妹、柴令武之妻)赐自尽。而其他被贬官流放的皇亲国戚则更多。

  长孙无忌对这个案件的处理结果震惊朝野,连唐高宗李治也大受刺激,他不相信这么多皇亲国戚都参与了谋反,可是又没有推翻长孙无忌定案的能力。无奈之下,唐高宗流着泪恳求舅舅长孙无忌,希望能够留下荆王李元景、吴王李恪的性命,唐高宗对长孙无忌说:“荆王,朕之叔父,吴王朕兄,欲匄其死,可乎?”

  唐高宗用了“匄”这个字,从字意看就是“乞求”的意思,一个皇帝需要向大臣乞求留下自己叔叔和兄长的性命,可想唐高宗这个皇帝当得多窝囊了!但是,唐高宗得到的答复却是“不可”。唐高宗的请求被无情地拒绝了,皇权的尊严在长孙无忌的相权面前已经是荡然无存了。

  第二件就是废王皇后,改立武媚娘为皇后的事了。永徽二年,武媚娘从感业寺被接进皇宫,开始了她第二次进宫的人生大逆转。手段高明的武媚娘很快就通过自己的努力,击败了王皇后和原来受宠的,得到了唐高宗李治的专宠,“不想当皇后的妃子不是好妃子”,皇后的位置也是武媚娘志在必得的,这样一来,就必须扳倒挡在面前的王皇后。

  因为王皇后是唐太宗亲自赐婚给唐高宗李治,而且得到了长孙无忌等人的大力支持,唐高宗和武则天如果想废掉王皇后,没有长孙无忌的许可,唐高宗是不敢自己做主的。永徽五年的一天,唐高宗李治和他宠爱的武媚娘亲自来到长孙无忌的家中,此行,唐高宗不仅一次性将长孙无忌的三个儿子全部封为朝散大夫之职,还赏赐了长孙无忌十大车的金银珠宝和绫罗绸缎。唐高宗的目的非常明确,就是希望长孙无忌同意他废掉王皇后,改立武媚娘为皇后。

  可惜的是,唐高宗和武媚娘热脸贴了冷屁股,长孙无忌对此毫无表示,其实这也就是他最好的表示,说明他不同意。一个皇帝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竟然到了给大臣“行贿”的地步,大臣竟然还不给面子,可想而知,唐高宗心里是多么的窝火了。长孙无忌不喜欢武媚娘,又鼎力支持王皇后。长孙无忌的政治同盟、同为顾命大臣的褚遂良则亲自站在唐高宗面前公开反对废后,不惜以死相逼。惹得武媚娘甚至发出“何不扑杀此獠”的愤怒。

  这也激发了唐高宗和武媚娘与长孙无忌的权力博弈的斗志,两人不断培植自己的心腹,并借助他们的力量对长孙无忌一党开始进行打压,以削弱长孙无忌的力量。最终,凭借着同样是大唐开国功臣李勣的一句“此陛下家事,何必更问外人?”唐高宗才不管不顾地达到了自己废掉王皇后,改立武媚娘为皇后的目的。

  我们通过以上两件事就可以看出来,长孙无忌的“相权”已经超出了皇帝的掌控范围,甚至有凌驾于唐高宗皇权之上的现象,这怎么可能不引起他的反击呢?所以,我们也就不难理解唐高宗,在长孙无忌被人诬陷谋反时的暧昧态度了。其实,我们看长孙无忌被牵连进谋反案件的事,与他亲自主导的永徽四年(653年)的“房遗爱谋反案”,简直就是如出一辙,这都不过是权力斗争的惯用手段而已。

Copyright © 2016-2025 www.worldometers.cn 全球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全球化,全球疫情,全球股市,全球新闻网,全球地图,全球通史,经济全球化,全球变暖,全球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