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稽长公主刘兴弟之子徐湛之最后结局怎么样?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和双元制小编一起走进了解会稽长公主弟之子徐湛之的故事。
徐湛之(410~453年),字孝源,东海郡郯县(今山东郯城)人。时期大臣。徐湛之出身东海,宋武帝外孙、会稽长公主刘兴弟之子。
深得宋武帝刘裕喜爱,封枝江县开国侯。宋文帝即位,起家著作佐郎,历任南彭城沛二郡太守、黄门侍郎、秘书监、散骑常侍、骁骑将军、太子詹事、侍中、丹阳尹。卷入刘湛和谋反案受到株连,因母亲会稽长公主刘兴弟求情而保住性命。此后,屡次升迁,迁中书令,转尚书仆射、护军将军,联合尚书令何尚之共掌机要,深受刘义隆的信任。
元嘉三十年,元凶弑杀父亲刘义隆,徐湛之也被杀,时年四十四。宋孝武帝即位后,追赠本官、司空、散骑常侍,忠烈。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徐湛之,字孝源,东海郯县人。幼年时便成了孤儿,深得宠爱,常和江刘义恭呆在宋武帝刘裕身边,寝食不离。
元嘉二年(425年),他被任命为著作佐郎,员外散骑侍郎,他未接受。
元嘉六年(429年),开始修建东宫,他始任补,转任国子博士,后任奋威将军,南彭城、沛二郡太守,又调黄门侍郎。因祖母年老,辞去官职。又被授予二郡太守,加辅国将军,调秘书监,领右军将军,转任侍中,加骁骑将军。又任秘书监,加散骑常侍,骁骑将军职位不变。
调任中护军未接受,又调任太子詹事,不久又加侍中。
屡次升迁
徐湛之任冠军将军、丹阳尹,又封为征虏将军,加散骑常侍,因为服公主丧,未接受。葬礼过后,又被授予前面的官职,他上表坚决辞谢,又到廷尉那里去请罪,刘义隆诏令狱官不得接受,这之后他接受了任命。他坚决辞谢常侍,刘义隆允许了。
元嘉二十二年(445年),范晔等人谋反,徐湛之开始与他一伙,后来揭发了他们的事,但说的事都不彻底,被范晔等人牵连,他就到廷尉那里认罪,皇上抚慰他并让他回去了。
元嘉二十四年(447年),徐湛之服完公主丧后,转任中书令,领太子詹事。出朝任前军将军、南兖州刺史,徐湛之非常善于治理,恩威并用。
元嘉二十六年(449年),徐湛之又任丹阳尹,领太子詹事,将军不变。
元嘉二十七年(450年),北魏南侵至瓜步,徐湛之率军保护京城,与皇太子刘劭一道守卫石头城。
元嘉二十八年(451年)春,鲁爽兄弟率部下归顺南朝宋,鲁爽是鲁轨的儿子。徐湛之为了国家的长远利益,特加奖励接纳鲁爽等人,没有任性申明自己的私怨。他乞求退居乡村,没被批准。后转任尚书仆射,领护军将军。
江徐共事
当时尚书令何尚之认为徐湛之是国戚,深得皇上恩宠,就想把朝政都推给他,一切上书上诉全不处理,徐湛之也根据《职官记》以及有关法令认为:尚书令掌管朝廷内外事务,总揽全局,如果尚书令空缺,政事才归仆射负责。因而他也将政务推给何尚之,两相互相推诿。御史中丞袁淑上奏要求将二人一起免去官职。
刘义隆下诏:“尚书令、仆射是具体处理朝政的,两人不共同努力各司其职却相互推诿,应该纠正。但是因为前朝的朝政比较混乱错谬才导致如今的问题,破例不予追究,应详加匡正。”于是就让徐湛之和何尚之共同受理下面的上书。
何尚之虽然是尚书令,但朝政仍全归徐湛之处理。先前,刘湛被诛杀,殷景仁死去,刘义隆委任沈演之、庾炳之、范晔等人,后来又有江湛、何禹之,范晔被杀后,炳之免官,演之、禹之皆去世。到这时江湛任和徐湛之共处权要之位,世称“江徐”。
牵连被杀
刘义隆有病,徐湛之就入宫侍候医药。二凶巫蛊的事情暴露后,皇上想废弃刘劭,赐刘浚死。而刘骏不为皇上宠爱,所以屡次出使外藩,不能住在京城。
王刘铄、建平王同被皇上宠爱,刘铄的妃子就是江湛的妹妹,就劝皇上立刘铄为太子。
元嘉末年,刘义隆将刘铄从寿阳召回京城,来了后又改变主意,想立刘宏为太子,但又嫌宏不够次序,所以议论许久却难以定下来。刘义隆和徐湛之除去旁人共同议事,有时通宵达旦。刘义隆常在夜里让徐湛之拿着蜡烛,绕着房外墙壁的护卫,担心有人窃听。
刘劭入宫杀君之日,刘义隆和徐湛之两人头天晚上就在房内单独谈话,直到早上还未熄灯。徐湛之听到响声惊起走到北门,还没有来得及开门就被杀害,时年四十四岁。
宋孝武帝刘骏即皇位后追赠他为司空,加封散骑常侍,原官职不变,谥号为忠烈公。又下诏:“徐羡之、江湛、王僧绰三家遭祸害荼炭,遗孤流落在外,思念他们的过去,心情异常沉痛。可以让他们的子孙回到他们原先的住处,厚加抚恤。”从此这三家长期接受国家的供给。
《宋书-卷七十一列传第三十一》有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