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骜执政期间为何外戚干政如此严重呢?
众所周知,自之后逐渐被称之为。一直到今天,中华大地上千千万万的炎黄子孙还是以汉族自居。
其实,这是有历史原因的。因为汉朝和当时的罗马帝国并称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无论是经济,军事,文化,还是国土面积等都是当时世界上独一档的存在。两汉时期的国土面积达到了近700万平方公里,人口最高峰达到6000余万人。而且无论是西汉还是,在与北方的交锋中,都取得了重大的胜利,甚至到东汉时期,很多少数民族依附于汉朝,称之为:
由此可见,汉朝在中国历史上是多么强大的一个朝代。但就是这样一个无敌强大的东方帝国,没有被外族入侵打败,而是从内部分裂瓦解的。
究其原因,主要是专政所引起的一系列连锁反应。而今天我们要说的,是西汉第十二位帝王执政期间的事件。汉成帝(公元前51年-公元前7),公元前33年继位称帝,继位称帝后荒废朝政,沉迷于酒色,导致各地方相继爆发农民起义。
同时,他在任期间,任由外戚把持朝政,左右朝局,西汉在其执政期间外戚权力达到了历史顶峰,为后期篡汉埋下了祸根。那么,汉成帝时期的又是怎么形成的呢?
公元前33年,驾崩,太子刘骜继位称帝,是为汉成帝。从此,由汉成帝刘骜的母亲为代表的家族集团正式登上了西汉的政治舞台,一直把持着西汉政权几十年时间,直到成功,西汉时期外戚专政的历史才随之烟消云散,因为王莽本身就是最大的外戚集团首脑,他直接取代了西汉王朝,登上帝位。
一:西汉传统,历代相传
西汉时期的外戚政权是非常强大的,这其实要追溯到西汉开国的身上。
众所周知,刘邦草莽出身,在末年的大乱世中开创出了大汉王朝。刘邦去世后,其子继位,皇后晋升为皇。但由于刘盈天生性子软弱,没有帝王之资,而吕雉又是一个陪着刘邦打天下的强势女人,在这样的情况下,吕雉逐渐掌握了朝中大权,并最终左右朝局,家族发展壮大,成为后刘邦时代最强大的政权,开“
专政”时代。这是汉朝最开始的外戚专权。所以说,是吕雉开启了汉朝的先河。虽然吕雉死后,等人推翻了吕氏家族的统治,瓦解了吕氏在朝中的根基,但是此传统却流传了下来,成为汉朝时期一直存在的一个弊端。
其后,到了时期,较有影响力的外戚是窦太后家族的窦家了,窦家对西汉的历史发展影响深远。
而后时期,其实也出现过外戚掌权,汉武帝宠幸皇后之后,卫子夫的弟弟逐渐成长为汉朝有名的将军,在汉武帝时期成长为朝中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而后,卫青的侄子崛起,成为汉武帝时期的风云人物。
虽然卫氏家族和家族在汉武帝时期没有形成专政的局面,但其外戚的身份是跑不掉的,而且在朝中都做到了高位,影响力巨大。
虽然这几个帝王时期出现过外戚权力甚大的情况,但都没有到外戚专权的地步,而且西汉前期的几位帝王都算是历史上较为优秀的帝王,能够把
扼杀在萌芽状态,西汉王朝一直在平稳的过渡发展。
直到汉武帝晚年,他病入膏肓的时候,当时的太子还很幼小,他突然意识到了外戚专权所带来的的危害,所以毫不犹豫的处死了刘弗陵的母亲,断绝了其家族专政的根基,并且在去世之前托孤等人(霍去病家族后人)。
但也就是因为汉武帝的这个举措,导致了历史上著名的“霍光专政”。
霍光是霍去病的弟弟,他摄政之后,当时的皇帝年仅8岁,根本无法处理朝政,这给了霍光能够左右朝局的基础,经过一系列的宫廷争斗,霍光击败了所有的的阻力,成功的做成了权倾朝野的权臣。
而后,霍光将自己的外孙女嫁给了汉昭帝,权力进一步加大。而到了汉宣帝时期,更是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汉宣帝做皇后。而此时的霍光已经完成了从外臣向外戚的转变,权倾天下,成为了西汉王朝有名的外戚,甚至拥有了废帝自立的实力。例如霍光当年就废除改立汉宣帝刘洵。意味着西汉王朝再次开启了的传统。
刘洵继位后,不仅加封了霍光家族的一干子弟,而且还加封了其皇后一族的子弟。甚至于许皇后的祖母,外祖母都被加封列侯,成为外戚。
所以,自汉宣帝时期,开启了外戚无功封侯的先例。
而且汉宣帝封侯的一些外戚子弟个个权倾朝野,位极人臣。最著名的就是汉宣帝的两个舅舅王无故和王武,他们的儿子王接和在后来成为西汉的大司马,丞相等职务,位高权重。
汉宣帝,汉昭帝时期恩宠的外戚使西汉王朝重新确立了外戚掌权的政治格局,且被后来西汉的历代帝王所继承。
二:太后干政,外戚壮大
由以上可知,西汉历史上外戚干政从吕后时期就有着传统,一直到汉成帝刘骜时期,太后王政君的干政使外戚王氏家族集团迅速崛起。
汉成帝刘骜继位后,王政君晋升太后。之后,但凡与她有血缘关系的王氏外戚都得以封侯拜相,使汉成帝时期的西汉王朝内部迅速形成了以王氏家族集团为核心的政治团队。
例如:汉成帝继位后,由于王政君的同母弟王崇英年早逝,侯爵由其遗腹子继承,但王政君哀伤其弟弟英年早逝,整天伤心哭泣。而汉成帝为了安抚太后,将王氏子弟中的五个王氏公子同日封侯,史称
“一日五侯”
而后面篡汉自立的王莽也是由于王政君太后的大力支持而得以受封。当年汉成帝刚刚继位,活着的王氏子弟都被一一封侯,按道理来说,已经死去的就没必要再封侯了但此时王政君太后又开始了,整天在刘骜耳朵边上叨叨叨不停,哀伤其弟弟王曼还未封侯就英年早逝,侄子王莽孤苦无依。于是,汉成帝又给死去的王曼封侯,侯爵之位由其子王莽继承。
整个汉成帝时期,王氏家族子弟被封侯者达到了数十人,数量之多超过了西汉时期任何外戚家族。
而且,王政君太后极其护短,凡是损害到王氏集团的利益,王政君必定是其保护伞,为王氏集团摆平一切危机。
有一次,大将军摆弄专权,被京兆府尹王章抓住把柄,于是上书弹劾王凤。汉成帝一看,王凤确实是专权乱国,正准备罢免王凤的时候。不料消息泄露,汉成帝和王章的对话被王凤的堂弟王音听到了,于是,传到了太后王政君耳朵里。王政君太后用绝食的方式表示抗议,意思再明显不过了,你是皇帝,你要弄我弟弟,我就饿死拉倒。
汉成帝没办法,不仅没有罢免王凤的爵位,还亲自给王凤道歉,把王章下狱。最终,王章被王氏家族在狱中迫害致死。
由于王政君是王氏外戚集团最大的保护伞,导致外戚王氏的行为越来越跋扈,他们的朝中结党营私,胡作非为。生活上极其奢靡,腐朽不堪。老百姓在他们眼里,猪狗不如,他们可以随意打杀,无人敢追究他们的责任。
当年成都侯王商生病期间还不忘享乐,主动跟汉成帝提出要借用汉成帝的明光宫来养病,没想到汉成帝的都能答应。而且为了能够在自家行船作乐,擅自从自家挖沟渠一直通到长安城外,引城外河水注入自家。
还有曲阳侯王根更是在自家造了一个和皇家白虎殿的宫殿,这无异于造反。
他们这样的行为终于引起了汉成帝的不满,但是还没等汉成帝下旨诏书,他们就自行跑到太后王政君面前哭诉去了,仿佛受到了莫大的委屈。而太后当然是护短了,最后这些事情也就不了了之。
由此可见,在太后王政君的保护和纵容之下,王氏外戚的气焰有多嚣张跋扈,整个国家已经成了外戚王氏手里的玩物。
而王政君太后,恐怕是史上最长寿的太后了,她活了84岁,一共经历了四代帝王,甚至到了王莽篡汉的时候,她还在世。
三:成帝昏庸,贪图享乐
刘骜继位以后,整天沉迷于酒色,荒淫无度,对于王氏外戚集团的迅速膨胀不闻不问,甚至倚重于外戚集团。
汉成帝刘骜19岁继任大统,虽然已经成年,但他无法独自处理朝政,朝政严重依赖于其舅舅王凤,他任命王凤为大司马,大将军,并让王凤取代了汉元帝时期的辅政大臣。不仅如此,他还大肆地封赏外戚王氏子弟,曾经一口气封了5个侯爵。有朝臣出来反对,并且搬出了刘邦当年的话,说:“刘邦当年有规定,不是功臣不可封侯,如今太后的弟弟们对于大汉没有功劳,却被封侯拜相,这是有悖于高祖当年的约定。”
这就是所谓的“无功不封侯。”
但是刘骜需要依靠外戚王氏来维持政权的稳定,对于群臣的谏言无动于衷,不以为意。
由此可见,汉成帝继位之初,是把外戚王氏集团当成了自己的执政根基,这种对于外戚集团的极端倚重,在西汉历史上是比较少见的。
汉成帝日益昏庸无能,外戚王氏政权就日益强大稳固,最后导致了汉成帝直接被架空,他的任命底下人都不从,直接听命于王氏集团的王凤。
当年刘骜想任命一位宗室子弟为侍中,却遭到了群臣反对,认为必须报于大司马王凤知晓。汉成帝不以为意,认为此等小事,无需王凤知晓。可事情的结果就是汉成帝所认为的“小事”遭到了王凤的否决,而汉成帝也默默忍受了。
还有一件事,宗室子弟刘陶入京,刘骜想把他留在京城陪伴自己,却遭到了王凤的反对,王凤以日食异响给否决了,而汉成帝只能跟刘陶“相对泣而决。”
由此可见,汉成帝刘骜执政期间,其权利已经被王氏集团严重分化了,皇帝都无法拍板确定了。但是汉成帝还是不以为意,没有采取任何措施,对王凤又具有怕,彻底失去了帝王风采。
另外,汉成帝继位后,贪图享乐,沉迷美色无法自拔,根本无心过问朝政,给王氏集团外戚的崛起创造了有利条件,导致王凤等王氏集团成员。
汉成帝在位26年,王氏集团先后又5人担任大司马,大将军等辅政大臣,执政25年。
因为汉成帝好玩好色的本性,经常微服出巡,而出巡期间,朝政基本上都是王氏集团把持着,朝堂稳定,没有外患,他就可以安心玩乐。甚至为了得到,这对姐妹花的欢心,不惜亲手杀死自己的其他子嗣,导致其死后无子继承大统,而自己也由于酒色过度,死在赵合德的床上。
总而言之,王氏外戚集团在汉成帝时期急速膨胀,其势力已经严重威胁到皇室地位。最终,在汉成帝死后,王莽篡夺了汉朝天下,取代汉室。
最后:
汉朝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外戚干政。外戚形成的主要原因其实是来自于皇帝的后宫。历代帝王大多都娶有权势的大臣之女为妃。不仅为了维护君臣关系,更能够使臣子更加忠心于自己。但也因此,让背后的家族势力日益壮大得势。而一旦帝王去世而嫔妃还在世的话,新上任的皇帝就更加依赖于后宫嫔妃的家族势力。由此循环往复,外戚集团不断壮大,增强势力,最后对皇权形成威胁。
汉成帝期间就是如此,才导致后面的王莽篡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