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仁宗为什么二十三年不识生母?
为什么二十三年不识生母?下面双元制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在很多的古装剧中,都多多少少会涉及到“狸猫换太子”的情节,这个太子便是北宋第四位宋仁宗。那么历史上究竟是不是以狸猫换的这位皇子呢?显然答案是否定的,赵祯最多算是从小由养母抚养长大,并未有狸猫替换一说。直到养母去世后他方知道自己生母是谁,而刘氏一族也险因为刘氏生前关于丧仪一事而遭殃,幸得当时宰辅深谋远虑方躲过一劫。
真宗中年得遇麟儿,交由宠妃代为抚养
1010年(大中祥符三年)四月十四,赵祯出生,初名“赵受益”,生母为当时的庶妃李氏,久未得子的龙心大悦,为了爱子的未来发展,真宗直接命当时正受宠的刘氏代为抚养,倒也合情合理。
但由于当时赵受益的年龄太小,且刘氏在他两岁时便被封为了皇后,无人敢道出实情,故随着赵受益年龄增长开始记事起,他根本不知道李氏才是自己的生母,一直将养母刘皇后看作是自己的亲生母亲。
1018年(天禧二年)九月,已为升王的赵受益被进一步封为皇太子,赐名“赵祯”。四年后的二月十九(1022年【乾兴元年】),宋真宗去世,时年仅13岁的赵祯继位为帝,即宋仁宗。刘氏被尊为皇,且因皇帝年幼,被授予垂帘听政之权,身为生母的李氏当时更不敢对儿子表现出什么不同。
养母降生母丧仪规格,欲隐瞒20余年真相
1032年(天圣十年),李氏病重,刘太封其为宸妃,只可惜在册封当日李氏便去世了,享年仅46岁。而刘太后想将李氏的丧仪一切从简,如此便不会引人注意,其乃皇帝生母之事也就不了了之了,但时为宰相的吕夷简却不同意,坚决表示李氏应当厚葬。
当时赵祯也在现场,惊得刘太后赶紧找了个理由把皇帝支开,质问李氏身为普通妃嫔为何要厚葬,嫌这位宰相干涉后宫之事。而吕夷简不为所动,依旧地说:“臣身为宰相,自当事事关心,如果太后您真想为刘氏家族未来考虑,就不要将李氏丧仪办得太简单,当然如果您不顾虑宗族,就当臣没说”。
听到吕相如此说,刘氏顿时陷入了深思。毕竟除了仁宗本人之外,但凡上了年纪的老臣宫人们可是都知道她并非皇帝生母的,如果自己,皇帝或许对自己没什么办法,毕竟这二十多年的养育之恩还是有的,但能不能放过自己宗族一大家子,就不好说了。故想到此处,刘太后欣然同意了吕夷简的建议,下令厚葬。
吕夷简深谋远虑以避大祸
而吕相面见完太后之后,为了,又去找了当时刚领了太后旨意的治丧总管罗崇勋,千叮咛万嘱咐,李宸妃一定要以后礼下葬,且必须要用水银棺,这两点一定要牢记。罗崇勋虽然不明其中奥义,但见吕相少有的严肃,故还是按令严格执行。
就在李宸妃去世后的第二年三月,刘太后也崩逝了。素有名望但又疯癫不上朝的燕王赵元俨却于此时十分清楚地告知仁宗其真实身世,且对当时李氏的死因提出了质疑,甚至直接指是刘氏一族搞的鬼。
此事犹如晴天霹雳一般击在仁宗的内心深处,他立即召来尚存于世的老宫人一个个问话,由于刘太后去世,所以这桩秘闻大家便敢于说出来了,纷纷如实相告。知悉一切的仁宗,痛哭愧疚,不仅颁布了罪己诏,深觉过往面对朝夕在侧的生母却从未奉养过一日还让其遭受如此磨难,实乃大不孝。
而且改尊生母为太后,并以死者为大,欲为母改以后礼入葬,待丧仪改办完成后再定刘氏宗族之罪。而没想到的是,当他哀痛莫名地打开李氏棺椁之后,却发现在水银的保护下,母亲的容貌如生肌肤完好,就连随葬物品都是严格按照后礼来安放的,顿时悲伤和愤怒减少了很多,感叹“人言岂可信哉”。如此非但没有追究刘氏一族的罪过,还待以往更为优厚。毕竟当时是谁下的令办丧仪,他是知道的,只不过不知道是谁暗中帮忙而已。
北宋素以“重文轻武”而闻名,是辈出的时代,而吕夷简在当中实在算不上优等,但他却在处理仁宗生母丧仪一事上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其谋略之深远实乃高明之举。
古代皇后或高位分宠妃,代为抚养其他低位分不受宠的妃嫔所生之子,实乃家常便饭。如明德,抚养了后来继位的章帝,不过和宋仁宗所不一样的是,刘炟自始至终是知道马皇后是自己养母的,为感念其抚育之恩,他将马皇后等同生母一般来对待,而对养母的宗亲甚至比生母的宗族还要优待,坦诚之优势一目了然。
而刘太后显然不谙此道,随着仁宗年龄的增长,总是想方设法一味地隐藏真相,试问再隐秘之事,终究是有大白于天下的那一天的,在这里我们不能否定刘氏抚养仁宗的辛劳之功,但她的一味隐瞒却为家族后来埋下了隐患。
如果不是吕夷简早早地想到了一切后果,包括秘闻大白天下、有人进谗言、仁宗得知真相之后的反应,否则将不堪设想。吕相借李氏丧仪一事早早谋划,为的就是及时阻止未来一切可能发生之祸患。而刘太后经过吕夷简暗示之后,所幸能明白其中用意,所以能同意厚葬的提议,但她在所有后果预想上还是没有吕相想得全面,所以为了保证万无一失,吕夷简找到了具体的主事主管,令其切记不要贪小便宜偷工减料,最终的水银棺实乃整个计谋中最高明之处。
试想,如果仁宗打开生母棺椁之后,发现尸体因为腐烂早已无法辨认,陪葬之物又太失礼数,即使仁宗再如何好脾气,在怒上加怒的情况下,很可能根本不会去查生母的死因真相,直接便拿刘氏一族开刀问罪都不在话下。然在吕相的深谋远虑之下,仁宗开棺之后却看到的是同他内心所设想的生母该有的丧仪无二的景象,悲痛之感定会立减,一方面对于生母的死因疑虑慢慢消退,另一方面对当年主办此事的养母和一干人员反而会感恩,所谓,刘氏一族自然也就能安然无恙。
赵祯在北宋是难得宽仁之帝,而刘太后在抚养赵祯以及临朝处理国政上也有大功,然谁也不会想到,如果不是吕夷简的深谋远虑,她本来认为很理所当然的一项举动却会让宗族在未来即将遭受大难。正所谓“”,人生在世每一件事都,惟有审时度势,尽可能思虑长远,方能力保安稳无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