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的沔水之战参战方是谁?最后是什么结果
在时期爆发了数不清的大小战役,下面双元制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在汉末三国时期,提到知名的武将组合,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蜀汉和曹魏。一方面,五虎上将,指汉末三国时期,跟随建立蜀汉的五位将军。分别为、、、、。陈寿最早作《》时,将五人并列合为一传。另一方面,五子良将是指三国时期,曹魏势力的五位将军,即前将军、右将军、左将军、征西车骑将军以及后将军。作为三国时期一流武将的重要代表,五虎上将和五子良将在当时也曾有过交手的纪录。其中,就沔水之战来说,就是蜀汉五虎上将之一关羽和曹魏五子良将之一徐晃的正面较量。那么,问题来了,这场巅峰对决,结果谁赢了呢?
一
首先,就沔水之战来说,是襄樊之战的重要组成部分。沔水,古时的汉水,襄阳以下别名襄江、襄水。公元219年(建安二十四年),关羽攻打襄樊,与、于禁对峙。同年八月,汉水暴涨,关羽趁势出击,不仅俘获了于禁,更斩杀了曹魏大将,可谓来到了自己人生的巅峰,也即后人常说的威震华夏。面对强势的关羽,曹魏荆州刺史胡修、南乡太守傅方等相继归降。为了力保襄樊这一兵家必争之地,在于禁大军失利之后,又派遣徐晃前去支援。虽然徐晃手下的将士多位新兵,但是,徐晃并没有被关羽的气势所吓倒,而是主动出击,顺利进入偃城,两面连营,渐向围城关羽军逼近,徐晃军营距关羽军所围仅三丈。
二
针对沔水之战,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记载:“晃营距羽围三丈所,作地道及箭飞书与仁,消息数通。为笺与魏王操,请以讨羽自效,及乞不漏,令羽有备。”在两军对峙的背景下,孙权主动和曹操沟通,准备在背后偷袭关羽。值得注意的是,孙权让曹操不要走漏消息,以免关羽有所准备。但是,曹操在手下谋士的建议,故意将这一消息走漏给了关羽。在此背景下,通过这一心理战,关羽大军的士气受到了影响。而这,无疑为沔水之战的结果埋下了伏笔。在心理战之后,虽然关羽没有退军,但是,对于徐晃来说,不愿意错过关羽大军气势受到影响的机会,选择和关羽进行决战。
三
在决战中,徐晃声东击西,扬言欲攻围头,却出其不意突袭四冢。与此相对应的是,关羽因为担心四冢将失,所以从围攻襄樊的数万大军抽条了五千兵马来和徐晃决战。根据《蜀记》的记载:羽与晃宿相爱,遥共语,但说平生,不及军事。须臾,晃下马宣令:“得头,赏金千斤。”羽惊怖,谓晃曰:“大兄,是何言邪!”晃曰:“此国之事耳。”在这场决战中,徐晃为了激烈士气,和手下表示能够获得关羽首级之人,将会获得重赏。而这,让关羽非常惊讶。对此,徐晃表示这是为了曹魏才这样做的。紧接着,两军混战起来了。
四
最后,因为担心荆州后方遭到偷袭,加上兵力不占据优势,关羽被徐晃击败,当其退走营寨时,徐晃率军穷追不舍,紧随其后冲入营内。根据司马光在《资治通鉴 卷六十八》中的记载:“羽围堑鹿角十重,晃追羽,与俱入围中,破之,傅方、胡修皆死。” 虽然关羽的防御工事非常严密,但是,这依然遭到了徐晃的重创。在攻破关羽大营之后,一度归降关羽的曹魏荆州刺史胡修、南乡太守傅方,也被徐晃所斩杀了。
面对沔水之战的失利,关羽只能从襄樊撤军,而这,意味着樊城之围终于得到了解除。总的来说,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沔水之战的胜利,对于巩固曹操的南部疆土,稳定后方都起了重大作用。此外,蜀汉五虎上将之一的关羽,虽然俘获了曹魏五子良将之一的于禁,但是,在之后的较量中,关羽还是败给了另外一位曹魏五子良将——徐晃。当然,在曹操和孙权两大势力的夹击下,关羽之败,无疑是虽败犹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