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学渣科举是如何作弊 作弊的方式都有哪些

世界历史 2022-07-26 19:37www.worldometers.cn世界历史故事

  还不了解:古代作弊的读者,下面双元制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古代学渣参加科考有什么作弊手段?30多万字的小抄竟比火柴盒还小

  《登科后》诗云:“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古代科举考试是为国选才,也是众多寒门学子实现人生逆袭的最好途径,不过是考试就有作弊,古代学渣们的作弊方式也很高明。

  古人的智慧不可小觑,在考试作弊方面花费的心思远胜于现代人,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还要归结于科举考试在国家选拔官员中的重要地位。对于广大寒门学子来说,科举考试就是改变命运的最好途径。

  伴随考试出现的,自然就是令人防不胜防的作弊手段了,不过与现代各种采用科技手段作弊的方式不同,古代学渣们的作弊方式可就十分“原始”了,无非是代考、贿赂考官以及夹带小抄3种。

  代考

  古代考试可不像现在那么严格,指纹、面部识别等等都给用上,古代考生进考场主要凭手中的“准考证”,上面记录有考生的户籍、外貌、家人等信息。

  监考官只能通过上面记载的样貌信息以及口音判断是否是考生本人,这就给了代考者,毕竟那时候没有照片,样貌、口音大差不差就能混进考场。

  晚唐著名诗人就是一名高级“枪手”,还因此进了科考黑名单。温庭筠此人虽才华横溢,但他道德有缺,喜欢吃喝嫖赌,经常写一些不入眼的“艳词”,考官们默认不让温庭筠中举。

  也许是为了发泄心中的不满,温庭筠开始替人代考,据说其最辉煌的战绩是在考官眼皮底下,替八人代考,其作弊手段之高令人感到匪夷所思。

  也不了解温庭筠这一作弊高手给多少学渣带来了福音,不过很遗憾,最后温庭筠代考的事情还是暴露了,被惩罚终生不得再入考场,也就说温庭筠被终生禁考了。

  贿赂

  考官古代科举作弊是有很大风险的,轻者禁考,重者甚至死刑,不过为了功名,不少人选择铤而走险。有些富贵人家会花费重金打通考官关节,比如提前获得试题、在考卷上做记号、更换试卷等。

  贿赂虽然是最有效的作弊手段,但难度也最高,除非给出的利益足够多,不然考官不会冒着砍脑袋的风险帮助考生作弊。

  就对科考舞弊者深恶痛绝,一旦查明有作弊行为,不管是考生还是考官,统统斩立决,绝不留情。即使有如此严厉的惩罚,也挡不住作弊的脚步,仍有人以身犯险。

  夹带小抄

  夹带小抄是科考作弊风险最大的一种,因为相比于前两种作弊方式很容易被发现。考生夹带的方式,有藏在衣服夹层里的,也有藏在鞋底的,还有狠人将小抄放在身体里带进考场,各种夹带小抄的方式真是令人大开眼界。

  考生夹带的小抄发展到后期,都快成一种微雕艺术了。比如在晚清时期有一本小抄叫《五经全注》,别看这本书比火柴盒还小,里面却印刷有《尚书》、《》等五经以及儒学大师对经书的注释,字数超过了30万。

  书上的字只有一毫米大小,但印刷得十分清晰,据说这种印刷技术还是从德国引进的,整本小抄造价不菲,普通家庭还真买不起。不过,要看清楚这么小的字,考生的眼神该有多好啊,为了取得一个好名次,他们也是拼了。

  而据资料记载,曾经有考生将68篇八股文章写在一个衣袖上,其技艺之高令人惊叹。不过既然有这种技艺,还去参加什么科考呢?才华着实用错了地方啊。

  朝廷应对这些作弊方式也是绞尽脑汁,搜身、检查携带物品都是小儿科,为了防止各种夹带小抄作弊,干脆规定考生在考试前需要先洗澡,然后换上考试专用衣服才能参加考试。

  科考作弊中的“高科技”

  为了能在考场上作弊,古人们也绞尽脑汁发明了一些“高科技”。比如一种叫“银盐显影”的发明就很实用,用特制盐水在衣服上写字,考官检查时根本看不出什么,考生进入考场后,只需用蜡烛烘烤片刻,衣服上的字便能显现。

  还有一种“隐形墨”同样神奇。其实所谓的隐形墨就是一种墨鱼墨,其成分是蛋白质,在写小抄时往这种墨中加入一种透明鱼骨胶,半年后上面的字迹会变透明,根本看不出墨迹。等到考试时,汗水浸透衣衫,再撒一些灰尘,小抄就能显形了。

  当然,也有一些比较奇葩的作弊方式,大家都听说过“飞鸽传书”吧,有人却将脑洞大开,训练这些用于传信的飞鸽,帮助考生在科考中作弊。

  由于科考持续时间长,在考试期间,家人将训练好的飞鸽放入考场,将考题带出,然后请高人代写文章,之后再用同样的方法将文章带入考场。

  这种作弊方式极为隐蔽,那么考官是怎样发现的?原来是这名作弊的考生实在太“废物”了,当时飞鸽只传入一页文章,最后写有“后面还有”四个字,结果该考生原封不动将四字抄写了上去,考官看到这四个字才确定该考生作弊了。

  这些作弊方式,现代人也不一定能想出来,但在古代却稀松平常,这也导致许多学子高中之后,成为所谓的“庸才”废物,而有真才实学的学子却被挡在朝廷之外,不得不说这也是科举考试的弊端之一。

  结语

  为何科举作弊屡禁不止呢?我想根本原因还是在于朝廷选才方式单一,晋升机会匮乏。要了解古代科举考试动辄成百上千人参加,而最后考中的只有区区几十人。

  数量差异过大带来机会的稀少,导致竞争激烈,这也使得很多不肯下苦功夫的士子开始剑走偏锋,甘愿冒大风险在考场上作弊。

  毕竟在社会环境大肆宣扬学而优则仕的思想时,使得科举不仅成为读书人的梦想,也成为全社会的梦想。人人都以中举、登榜为荣,士子们整日里为此疲于奔命,甚至终生为此困顿,真是令人感叹不已啊。

Copyright © 2016-2025 www.worldometers.cn 全球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全球化,全球疫情,全球股市,全球新闻网,全球地图,全球通史,经济全球化,全球变暖,全球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