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聿键为了成了众臣的拥戴对象?
朱聿键为了成了众臣的拥戴对象?感兴趣的读者和双元制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原来,早于鲁王监国前的四十天,即六月十七日,唐王朱聿键已经在浙江衢州宣布监国,并于闰六月二十七日在福州即位。
这,就是南明史上第二个政权,一般称为“隆武政权”。
朱聿键,小字长寿,出生于三十年四月初五日(1602年5月25日),是个的帝王子孙。
说他与众不同,是因为他的成长过程充满了磨难。
这种磨难,可以用一句话来总结:朱聿键这年四十三岁,其中有三十五年的光阴在逆境中度过,光坐牢就坐了二十四年。
他的牢狱之灾说来很狗血、很俗套。
他的先世唐定王朱桱乃是的第二十三子,受封于河南南阳,至他这代,已历经九世。
朱聿键的父亲朱器墭是唐端王朱硕熿的嫡长子,按宗法礼制,得封为世子。但唐端王朱硕熿喜欢宠妾所生的次子,就想行晋献公废申生改立奚齐的故事,将王位改传给次子。
朱聿键十二岁那年,唐端王朱硕熿胡乱找了个由头将朱器墭、朱聿键父子囚禁入了承奉司。
这一囚禁,就是长长的十六年。
按照明太祖朱元璋以祖训形式所制订的制度,朝廷设有专门管理皇族本家宗室事宜,府里又有专门记载皇族宗室繁衍传递和生死娶葬的谱牒,叫做玉牒。玉牒每十年一修,由的官员专司其职,定期公布。宗亲子弟出生时须向专门掌管皇室宗族事务的宗人府请名,年长再请婚,食俸终生,死后复由朝廷祭葬。
可是,朱聿键都已经二十八岁了,朱硕熿还不为他请名。
唐端王朱硕熿的心思是想把朱聿键父子关在狱中,从肉体到精神上将他们活活折磨死。
哪料,一个名叫张书堂的小官暗中给朱聿键提供了不少帮助,不但时常送些好吃的酒饭进狱,还送入了大量儒学典籍,这让朱聿键父子,尤其是朱聿键,不但没被折磨倒,反而意志弥坚,志气更高。
朱聿键“有大志,好读书,虽处患难,而志气不挫”。(温睿临:《南疆逸史》卷2,《纪略》第2,《绍宗》)
关于狱中苦读书的旧事,朱聿键即皇帝位后写有一篇自叙,也记述说:“十二岁,曾祖母薨,祖即将朕与父同禁,篝佛灯日夜苦读。禁十六年,朕二十八岁尚未报生焉。”(《思文大纪》卷二;李天根《爝火录》卷十一)
一心想取代世子位置的唐王次子实在等不了了,在饭菜中下毒,把朱聿键的父亲朱器墭毒死了。
在狱中,朱聿键注视着父亲的尸体,没有流泪,但一股复仇雪恨之心已勃勃不可抑止。
在后来的自叙中,他用了八个字形容当时的心情:“父为叔鸩,朕誓报仇!”(《思文大纪》卷二;李天根《爝火录》卷十一)
那么,身处囹圄的朱聿键有没有机会报仇呢?
有。这机会来自于父亲的丧礼。
大明分守道陈奇瑜来前王府吊世子丧,感觉世子死得不明不白,就警告唐端王朱硕熿说:“世子已经是死得这么蹊跷,你又不立他的儿子为世孙,上面调查起来,恐怕你。”(“世子薨逝不明,若又不立其子,事且露。”温睿临:《南疆逸史》卷2,《纪略》第2,《绍宗》)
唐端王朱硕熿想想也有些后怕,担心迫害世子的阴谋,自己会受到朝廷的严惩,只好为朱聿键请名,并立为世孙。
二年(1629年)季冬,忧惧交加的唐端王朱硕熿病死。
这样,朱聿键,嗣位为唐王。
在位期间,朱聿键多所建请,在宗室换授等问题上常与崇祯廷臣的意见相牴牾。
十六年的狱中苦读,他,写书与廷臣辩论驳难洋洋洒洒数万言,且“称说典训,援据经传,皆有本”(温睿临:《南疆逸史》卷2,《纪略》第2,《绍宗》),因此得罪了不少人。
崇祯九年(1636年)七月,朱聿键设计杀掉了毒死自己父亲的叔叔,终于报了大仇。
这年,正遇上清兵攻打北直隶等地,近畿州县,多被涂炭。
唐王朱聿键耻于国家被虏人蹂躏,置藩王不得擅自离境的律令于不顾,招兵买马,从南阳北上“勤王”。
当年以一介藩王反叛而得天下,为了防止以后其他藩王效尤,不仅剥夺亲王的军事指挥权,还大量削减了亲王们的护卫,并严禁藩开藩属。
现在,朱聿键连招呼都没打就引兵往北京来了,朝臣一片哗然。
御史杨绳武率先弹劾朱聿键。
崇祯随即降旨切责,以“越关、擅毙”之罪将朱聿键废为庶人,幽禁凤阳高墙。(南沙三:《南明野史》卷中,《绍宗皇帝纪》,录朱聿键自述早年经历)
押送凤阳路上,解官把朱聿键捆绑在槛车内,这让傲骨铮然的朱聿键引为平生大辱,为此,朱聿键曾数度自杀。
落地凤凰不如鸡。
在凤阳狱中,守陵地向朱聿键索贿,索贿不成,便搬出了所谓的“祖宗法制”,把朱聿键往死里整,直将朱聿键摧残得死去活来。
在狱中过了近七年的非人生活,直到崇祯十六年,淮扬巡抚到凤阳巡视,听说了朱聿键的悲惨遭遇,非常同情,对他多方保护,情况才得以好转。
驾崩,弘光登基,大赦天下,朱聿键获释,受命徙居广西平乐府。
然而,朱聿键刚南行到杭州,已经覆亡,紧接着,潞王又献杭州出降。
在一片乱哄哄中,朱聿键遇上兵败南逃的镇江总兵郑鸿逵和户部郎中苏观生。
郑鸿逵听说他就是那个历经磨难而不死的传奇王爷,觉得奇货可居,便令副将保护他入闽。
六月十一日, 清兵进抵塘西,马士英被方国安兵裹胁而去,大名鼎鼎的忠直良臣黄道周杭州城外舟船中见到了唐王。
黄道周初见朱聿键仪表非凡,便油然而生几分亲好之感,几番交谈下来,又发现朱聿键谈吐慷慨,每谈及国事,则涕泪横泗,以恢复自任,惊奇之下,便有了拥立他出任监国以收拾残局之意。
黄道周,字幼玄,一字细遵,又字螭若,号石斋,一号逃雨道人,世称为石斋先生,福建漳浦人,当时的儒林领袖、一代宗师,被时人赞为“字画为馆阁第一,文章为国朝第一,人品为海内第一。”
黄道周学问独步当世,仕途却颇不平顺。
崇祯十三年(公元1640年),黄道周还被指为“党邪乱政”,廷杖八十,囚入死牢。
在狱中,黄道周受尽拷打刑讯,却能保持一名学者的气节,,著述不辍,撰成了《易象正》十二卷。
可以说,朱聿键在狱中苦读一事,颇能让饱尝牢狱之灾的黄道周产生共鸣和怜惜。
清军已攻取南京,弘光君臣星散,南京政府宣布垮台。
在这国家、民族危亡的关头,黄道周积极投身到推动兴灭继绝的事业中去,以尽一个老臣之责。
他先上疏逃亡到杭州的邹,敦请聚集两浙、江西各路义师,以图王事,继而又力劝潞王朱常淓出任监国,以系人心。
但是,他的这些操劳和愿望全都被无情的现实否定了。
就在一片灰心丧气中,黄道周遇上了唐王朱聿键,为朱聿键的人君气度所折服,很快,他便作出了疏请唐王监国,“约成大业”之举(见《黄漳浦集》卷二十四《逃雨道人舟中记》)。
黄道周也异常清楚,“虽靖虏意,亦以板荡之会,非太祖亲藩不足复襄大业也”(见《黄漳浦集》卷二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