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占领天京之后 他们为什么要选择北伐
还不了解:的读者,下面双元制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为什么太平天国留着江南大营不去打,而去选择北伐、西征呢?
太平天国的北伐,无论是从出发点还是从结果来看,都说不上是正确的决定,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失败的结局。
对于北伐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可能和清自己都不清楚,是在占领天京之后,盲目乐观情况下做出的错误决定。
首先是做出北伐的决定过于仓促。
北伐之前,太平天国刚刚占领天京,此时最大和最直接的威胁是近在咫尺的清军江南和江北大营,这两大营地对太平天国形成了夹击之势。
不打破江南江北大营,太平天国就根基不稳,随时都可能被清军攻破天京;但出乎所有人的意外,太平天国不仅不稳固来之不易的天京,反而选择了主动出击,主动分散兵力北伐。
洪秀全和杨秀清是北伐的推动者,但是太平天国内部也并不是没有反对意见,比如是坚决反对的。
罗大纲认为,太平天国应该先巩固在天京的根基,随后在长江以南与清政府划江而治,稳定后方之后再去北伐;如今才入天京就北伐,是“必败之道”。
洪秀全和杨秀清错误的估计了形势,对形势过于乐观,,犯了兵家之大忌,四处出击反而是分散了自己的实力,把自己的薄弱点主动暴露给敌人,应该对北伐的失败负主要责任。
其次是高估了太平军的实力、低估了清军的实力。
北伐的太平军战斗力强不假,但称不上是太平军的主力,只能说是精锐部队,并不比西征以及留在天京的太平军强多少。
而且带兵的将领,分别是、李开芳以及吉文元,说这三位不强、指挥能力不够,肯定是冤枉他们了。
但是被寄予厚望“直捣黄龙”的北伐军,竟然没有太平天国中任何一个“王”级别的大佬坐镇,就有点说不过去了。
指挥官的级别不够高、能力说不上是最强,洪秀全以及杨秀清对北伐到底有没有必胜的决心值得商榷,也就是说北伐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太平天国内部是没有清晰的目标的。
到底是作为太平天国的主要军事策略直接攻破的京城、取而代之,还只是作为牵制清军的“偏师”,也许洪秀全和杨秀清都在摇摆不定。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整个北伐军竟然只有区区两万人,而且是没有后援支持的。
在清军尚有数十万甚至更多大军,沿途都有重兵把守的情况下,两万人的太平军无异于是“以卵击石”,是送上门给别人包饺子的。
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北伐前夕,太平军出其不意、奇兵制胜,取得了一系列胜利,可谓是“战果累累”,但越是备上,就越显出“孤军深入”的态势来,陷入清军的重重包围之中。
以太平天国北伐军的战斗力,与清军一对一肯定是胜率更大,但是面对数倍乃至数十倍的清军,失败的必然的。
再次是北伐军的军事策略有误。
杨秀清给北伐军的指示是“直奔北京”,说白了就是“孤军深入”,这颇有点“置死地而后生”的意思在里面。
什么意思呢?
就是说北伐军不建立根据,任何粮草、武器、医疗以及兵源都不会有任何稳定的补充,靠的就是一鼓作气。
但是,一鼓作气、再而竭三而衰。
在经历了前期的胜利之后,太平天国北伐军在远离天京,被隔离了与天京的联系之后,清军也吸取了失败的教训,主动改变了战术。
走马上任,对太平军以“围堵包围”为主,太平军没有根据地,缺乏补给,僧格林沁就是看准了这一点,耗也要耗死太平军。
太平军前期取得的胜利瞬间化为乌有,随后就是接踵而来的失利。
并且随着比方天气越来越冷,对于大多数兵源来自南方的太平军也是个严酷的考验。
在阜城之役,太平军主要将领之一吉文元战死;仅剩的一万北伐军被僧格林沁的三万清军包围。
李开芳率小部分北伐军突围后,随即又被困在高唐;而此时林凤祥还被清军包围在连镇。
就这样,北伐军被清军分别围困,动弹不得,援军也被清军击溃,形势及其恶劣。
最终的结果大家都了解了,清军攻克连镇,林凤祥被押解至北京,旋即被凌迟处死;李开芳向清军投降后也被凌迟处死。
林凤祥在被处死前,就哀叹:
“吾孤军深入,犯兵家之所急,取败宜也。”
而多年后太平天国后期的重要将领李秀成,在《天国十误》总结了十大错误中,排在第一位的就是“扫北败亡之大误”,而且头三条都和北伐失败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