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本是忠臣,为何要帮助赵高改遗诏呢?
纵观历史长河,是奸臣还是忠臣,只在人的一念之间。宰相辅佐时,曾激起他吞并六国之志,辅佐时能冒死劝谏,请求胡亥减免赋税取消苛政。从这两方面来看,李斯是个为国为民的忠臣。可他后来却为何要帮篡改秦始皇遗诏,改立胡亥为新帝?难道他不知道其实更适合做,他究竟有何用意?
李斯本是人,他素有才学,被郡中委任为小吏,可李斯志不在此。他有次在茅厕看到一只又脏又瘦的老鼠,那老鼠遇到人或者狗的时候,都会仓皇逃窜。但是在米仓里的老鼠却活得逍遥自在,长得又肥又大。
著《·卷八十七·李斯列传·第二十七》有载:见吏舍厕中鼠食不絜,近人犬,数惊恐之。斯入仓,观仓中鼠,食积粟,居大庑之下,不见人犬之忧。
于是他便感叹道“人之贤不尚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为力争上游,他到拜荀子为师,学习之道,李斯虽满腹才学,却也想干出一番事业。他自以为楚王不值得辅佐,为飞黄腾达,经过对各国情况的分析和比较,便西行去秦国,还美其名曰“故诟莫大于卑贱,而悲莫甚于穷困。久处卑贱之位,困苦之地,非世而恶利,自托于无为,此非士之情也”。
李斯认为,人最卑贱之处在于,明明处在卑劣环境中,还要标榜自己与世无争,厌弃名利。
李斯到秦国后,先做了吕不韦的舍人,后又以“夫以秦之强,大王之贤,由灶上骚除,足以灭诸侯成帝业,为天下一统,此万世之一时也。今怠而不急就,诸侯复强,相聚约从,虽有之贤,不能并也。”激起赢政图谋天下之心。
司马迁著《史记·卷八十七·李斯列传》中有载:至秦,会庄襄王卒,李斯乃求为秦相文信侯吕不韦舍人;不韦贤之,任以为郎。赢政本就有一扫六国之宏图大志,苦于出师无名,今得李斯提醒,甚为欢喜,便将李斯任命为长史。
李斯的游说,虽不是秦王出兵的原因,却是秦王出兵的导火索,秦国能一统天下,李斯功不可没。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年),秦始皇死于他第五次东巡途中的沙丘宫,宦官赵高胁迫李斯发动“沙丘之变”,他们合谋篡改了始皇的传位诏书,废太子扶苏,改立胡亥为新帝,为。
秦二世登基后加紧修建阿旁宫,李斯知晓百姓难忍苛捐杂役之苦,迟早会起事,便试图劝谏胡亥。可赵高却故意在胡亥享乐时,安排李斯觐见。
司马迁著《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第六》有记载:右丞相去疾、左丞相斯、将军进谏曰:“关东群盗并起,秦发兵诛击,所杀亡甚众,然犹不止。盗多,皆以戌漕转作事苦,赋税大也。请且止作者,减省四边戍转。”
胡亥大为恼怒说:“吾常多闲日,丞相不来。吾方燕私,丞相辄来请事。丞相岂少我哉?且固我哉?” 大怒之下,将李斯等人逮捕入狱。李斯虽知晓这是赵高的阴谋,却无从辩解,只能暗中讽刺赵高欺君罔上。李斯爱国之志与赵高小人之心,相背而驰,赵高视其为眼中钉、,便想尽办法除掉李斯。
他在狱中多次上书,都被赵高扣留,赵高趁机向胡亥谗言,说李斯与其儿子李由谋反,对李斯严刑拷打,刑讯逼供。李斯最终被屈打成招,承认谋反,在秦二世二年(前208年)七月被腰斩,灭了三族,当时儿子李由在外带兵,所以暂时逃过一劫。由种种迹象而言,李斯与赵高并不是一类人,那么为何李斯会帮赵高篡改遗诏,要改立胡亥为新帝?
其原因便是,扶苏敬重,若他登上王位,必然会让蒙恬做相,而李斯只有告老还乡一条路。且当时赵高许诺,若李斯帮忙,定会让他长保封侯,封妻荫子。
李斯当初抛弃楚国来秦国辅佐秦王,为的便是青史留名,若胡亥能上位,定然不会纵容史官写自己谋权篡位之举,若胡亥能成事,自己还是一人之下的大臣。可若让扶苏登上皇位,那自己便是告老还乡的一介草民,以李斯的野心定然会选择扶持胡亥。
可李斯怎么也没想到,秦二世而亡,自己协助篡位之举也被史官一一记录,自己不仅没有封妻荫子,还被赵高陷害而死,灭了三族,甚至死后还要受万世唾骂。李斯虽有见地,可他却有自私的劣根,他辅佐秦王,劝谏胡亥,为的不仅仅是国家大义,更是为了自己。
李斯虽有寻常人难及之志,可却识人不清,他与赵高胡亥为谋,不亚于与虎谋皮,落得此下场也只是他自作自受。若他能拥护扶苏,以扶苏的性格,定然不会放弃这有恩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