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佩六国相印、获封武安君的殊荣,苏秦是如何

世界历史 2022-07-26 21:04www.worldometers.cn世界历史故事

  ,战国时期著名纵横家、外交家和谋略家,有人称赞他让国家的历史功绩,也有人说他是“诈人”,接下来双元制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身世背景与求学经历

  苏秦身为战国时期一个农民家庭的幼子,能够在为燕间齐的期间获得身佩六国相印、获封武安君的殊荣的原因有:一、他处于诸侯割据、战乱频仍、诈伪并立的特殊时代;二、在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下,传统农业无法维持生存,游说之风盛行,苏秦兄弟五人有可能都是走游说之道的人,其中哥哥、苏厉在当时也都是小有名气的说客;三、苏秦受到了声名远扬的鬼谷先生的教导,并且和同样才智过人的等人一同受教;四、苏“锥刺股”的方法刻苦学习《太公阴符》、练习揣摩之术。

  苏秦在早年曾和张仪一起师从,学习纵横之术。《》记载的苏秦游说秦国失败,和《》记载的出游困顿而归后,都曾用一年时间潜心学习《太公阴符》,练习揣摩之术。苏秦的家庭背景和求学经历告诉我们,每一个人的成功都不是偶然的,苏秦一个人的是他的整个家族和个人不懈奋斗的结果。

  二、说秦失败,振济弱燕

  苏秦真实的合纵经历远没有《苏秦列传》中记载的那样一帆风顺。苏秦曾奉的命令暗中破坏公玉丹到致蒙邑一事,被奉阳君李兑怀疑、扣押在了赵国。在多次通过盛庆等人传信劝说燕昭王救援后,苏秦才得以全身而退。这是苏秦合纵间齐过程中最大的危机,却并不是唯一的危机。

  苏秦为了实现自己“进取”的人生目标,到和燕昭王谋划“以弱燕强齐”之事,为燕国到做间谍,最后他用生命实现了当初的诺言。这是他对齐国的不忠信和对燕国的忠信,这是他以生命为代价的个人“进取”换来了燕国的“进取”。

  苏秦的为燕间齐等行为对战国局势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一方面,让弱小的燕国在齐国的压迫下有了喘息之机,不至于被齐国兼并;另一方面,造成了齐、赵等山东之国的内耗,客观上为秦扫平了阻碍,推动了历史的进程。但是,苏秦在为燕间齐的过程中,组织诱导了五国攻秦、齐国三次伐宋、五国伐齐等多次战争的发生,加剧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苦难,尤其是对几有灭国之祸的齐国和已经灭国的来说。

  而且,齐国的几乎灭亡,让好不容易重新恢复生机的稷下学宫再次溃散,严重地打击了齐国乃至整个战国时期文化、教育的发展。宋国的定陶和齐都临淄作为当时经济发达的城市,也受到了战争的摧残,各国的经济发展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三、忠于燕王,首次间齐

  苏秦在公元前 308 年到达燕国后,为燕国出使齐国取回燕国的十城,但这一政绩遭到了燕昭王身边人的嫉妒,并向燕王抹黑他。苏秦于是向燕昭王说明自己的进取观和忠信观,表明自己要做一个为燕国的进取之臣,获得了燕昭王的信任。

  公元前 300 年到公元前 296 年是苏秦第一次奉燕昭王的密令到齐国做间谍,希望让齐国西疲于楚、南劳于宋,给燕国争取发展的机会。于是,苏秦想方设法阻止与齐湣心和楚有矛盾的入秦,希望能借孟尝君搅弄齐国政局,让齐国无暇对燕国发动战争。但是,孟尝君最后还是离开齐国到了燕国。幸运的是,孟尝君在入秦一年逃回齐国后便向秦国发动了战争,历时三年之久。

  公元前 296 年,孟尝君组织的伐秦取得了胜利,齐国乘胜和燕、赵伐灭中山,但是,紧接着又向燕国发动了战争。苏秦无力阻止这场让燕国损失惨重的战争,只好回到燕国和燕昭王重新调整布局谋齐之事。

  四、再次为间,五国伐齐

  苏秦从公元前 296 年归燕后,一直和燕昭王一起隐忍蛰伏、等待时机。直到公元前 289 年,燕昭王认为良机已至,再次派遣苏秦入齐为间,希望通过怂恿齐国攻宋、挑拨齐赵两国关系等方法孤立齐国,让各国群起而攻齐。苏秦在公元前 289 年到公元前 284 年第二次入齐为间的时间里,他经历了劝齐去帝、联合五国攻秦、游说齐王三次伐宋、联合五国伐齐等事件。他还因为间谍身份的差点暴露,而受到了赵国的拘押。

  虽然在燕昭王的援助,苏秦得以重新归齐,但也在燕昭王、齐湣王的心里种下了怀疑的种子。苏秦为了自身和家族的安危也曾想过退出间齐的队伍,但遭到了燕昭王的反对。在经历被拘押赵国的事情后,苏秦还是决定坚持下来,继续在齐国做燕国和五国联军攻齐的内应,最后用生命实现了和燕昭王的约定。

  五、后人评价与反思

  苏秦是没有理论著作传世的,史书记载中的《苏子》已经亡佚。但是,“口者,心之门户也”,一个人的言辞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内心。同样一个人的行为也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思想。所以将《战国策》《史记》《战国纵横家书》中苏秦的言辞和行为,与纵横家的理论著作《鬼谷子》、兵家理论著作《》以及前人对纵横家和苏秦的思想研究成果结合起来,可以发现和总结出苏秦的政治和游说思想以及他对人生价值的追求。

  从的束缚中挣脱出来后,我们可以发现苏秦的思想中有很多闪光点,比如他对智慧谋略的重视与灵活运用、对言语力量的深刻认识和对个人利益的大胆追逐等等。这些和崇尚内敛、含蓄的儒家文化有很大的差异,但是却与我们今天倡导的张扬个性的意识产生了共鸣。

  身处文化思想多元的新时代,在复兴传统文化的时候,我们不仅要把目光聚焦在那些被人们历代称颂的东西上,还要看到那些被隐藏思想的光芒。不仅是以苏秦为代表的纵横家,还有、法家等,这些被长期占据正统的儒家所排斥的思想中也有很多值得我们发掘的精神、思想和文化财富。

  我们应该认识到苏秦的思想是在当时特定的社会环境和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当时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各国激烈的政治斗争,以及苏秦为了报燕昭王的知遇之恩到齐国做间谍,这些条件都决定了不能用寻常的仁义和忠信观来要求他,因为他对秦、齐、赵等国的忠诚,就是对燕国的不忠。

  但是,我们现在身处太平盛世,日常生活中并没有激烈到你死我活的斗争,将苏秦带有功利主义的道德观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只会引起不必要的争执,产生一系列的麻烦。而将苏秦的崇计重说、择交安民等思想应用在当今的外交、军事等特殊领域,或许可以发挥其真正的价值。

  同时,我们也要警惕苏秦重利薄德思想对唯利是图、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等不良社会风气的助长。苏秦的“进取”也应该是适度的、有条件的,是个人的不断提升自我和小国的合理发展,而不是强者对弱者进行剥夺、压迫的借口。 与儒家认为的“性本善”,教人崇德向善、知礼为善不同,纵横家让人清楚的认识到社会的黑暗面,让人充分了解世态炎凉、人情冷暖。苏秦的游说思想不仅是教人如何说话,更是指导新人在斗争激烈的官场中生存、发展的秘籍。

  儒家也讲“学而优则仕”,但学的却是修身养性、增益个人美德之道,在儒家思想建造的美好环境中成长起来的、纯良的儒家学子,很难适应官场的生活,往往只能归隐田园、。而以苏秦为代表的纵横家思想具有较高的官场适用性,让人更容易在复杂官场,甚至。这也是战国中晚期,“、孙卿儒术之士,弃捐于世,而游说权谋之徒,见贵于俗”的重要原因。

  六、总结

  综上所述,苏秦的经历和思想都十分复杂的,我们要学会辩证地看待苏秦的历史功绩和苏秦的思想。我们要在认识到苏秦帮助燕国亡齐,对齐国以及赵、魏、楚、宋等国家的人民造成的伤害的同时,意识到苏秦组织五国联军攻齐,造成东方六国之间的内耗,对历史沿着秦统一六国这一轨道前行的推动作用。

  我们要认识到他思想中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方面,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将苏秦的思想用在合适的领域,发挥其价值。受史料的限制,苏秦的生平考陷于困境,苏秦思想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期望以后能有新的苏秦史料出现,给苏秦研究注入新鲜血液。

Copyright © 2016-2025 www.worldometers.cn 全球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全球化,全球疫情,全球股市,全球新闻网,全球地图,全球通史,经济全球化,全球变暖,全球进化,